最近太多巧合的事,今天去光華買東西,亂逛瞄到青春電幻物語,
於是就來看看,前面實在鬱悶,不太喜歡,然後他們就去了沖繩,
對,也太巧了,就是沖繩,可是還是不知所云,突然,恍然大悟,挖靠...好厲害的電影!
然後我好像看到蒼井優了,恩對,真的是蒼井優,我的天,她的魅力真的跟她長怎樣沒有關係(?)
同時讓我想起前些年金馬影展看的一部韓國電影,只記得韓文原片名是個女孩子的名字,
找到後發現那部電影叫青春勿語,原來台灣譯名不是巧合,
根本就是向青春電幻物語致敬(?),
把其中的最強烈的那部分抓出來醃泡菜,做成韓國人最愛的重口味...
但是青春電幻物語的厲害根本不是一般人學得來的~~~~~~~~
全憑感覺的拍攝和剪接,鬱悶卻非常強烈,很.厲.害!
對了,這篇是看完就打的,所以就變成這種style了...
29.10.15
26.10.15
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成長的痕跡
腦筋急轉彎 Inside Out
情緒狀態的應用比喻非常高級!!!
可惜冒險過程太過迪士尼了...
有種被汙染的皮克斯的感覺.....
整體來說沒有很喜歡...
但對情緒變化的應用非常讚賞~~
==========下文有「腦筋急轉彎」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
.
.
.
.
.
.
.
.
這幾年我一直想表達負面情緒的重要性,以及接納的可能性,
想用這主題做一個故事,但故事不管怎麼想就是很黑暗...XD
腦筋急轉彎由淺入深的成功表達了這個想法,而且溫馨感人又不黑暗~~
一開始出現的5個核心記憶島,看到的第一眼就知道會崩潰了...
(有體會過的人應該都知道XD)
情緒崩潰的衝擊造成的某些情緒消失
(有體會過的人應該也都知道XD)
適當與適量的情緒釋放後,重新建立的核心變化,成長為各種情緒面向的混合~
(有熬過來的人應該也都知道XD)
而且這種崩潰變化是全年齡層的,第一次換環境以至於朋友摩擦,失戀,失業,轉行,父母離異,親人過世,
人生中所有的波浪帶來的打擊~
人生的衝擊性轉變絕不會只有一次~這種變化會一直出現~
所以實在是很高級的比喻應用~~~
只是中間冒險過程都太鬆散,迪士尼味又太重...
還有幻想朋友的消失也代表著成長
(不過東方人應該很少有人有幻想朋友吧...)
27.9.15
再看 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比例精準的明快經典
之前寫過一篇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心得,
買了藍光觀看收藏後,再來補充一些心得,
==========本文有「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再次強調,我覺得本片最成功的地方是
攝影,剪輯和配樂音效,讓人有膨湃激昂,熱血沸騰的感覺~
再者則是角色鮮明的個性變化和情節的安排
看了藍光特別附錄後,
關於厲害的美術,還有一些小感想,
美術包括了道具和車輛的設計,後製和調色
藍光附錄中對於找真的廢棄老車來改造還有回收藝術家有不少介紹,
用經典的車款搭配龐克的設計,非常的佩服~
關於後製和調色,可惜附錄中都沒提到,但看了實拍的畫面,真的差非常多,
在Youtube搜尋關鍵字Mad Max Fury Road CGI VFX Breakdowns
可以找到不少公司在這部電影的後製展示影片
我最喜歡的是大沙塵暴和穿越石門狹道這兩個景,
在最精采的追逐戲碼中,適時地搭配了幾個全景的滑翔鏡頭,加上音樂的剪輯點,非常有魄力~
還有酸化後的綠洲,奇異的人類四肢撐著竿子在上面行走,雖然僅僅只有一幕,卻讓人印象深刻!
看過實拍畫面後,覺得攝影這部分的成功很多是後製和調色所賜~~
有些段落,如果沒有這些美術細節的話,就會顯得乏味單調~
而因為整部電影是屬於雜亂骯髒的風格,
感覺有刻意將色調弄地鮮豔統一,看起來的骯髒就不會太過分心難受,
如同網上有人提到,電影中很多都是快速卡接切換的打鬥過程,
為了不顯雜亂和失去重點,大部分動態鏡頭都是中央重點構圖,
又如同這部電影的角色和世界觀,看似簡單,其實很多細節,
為了明快的節奏,去蕪存菁,讓大部分的角色個性互動變化做重點簡化,
不用對白,僅用了肢體語言和眼神,僅僅幾幕就表現出來,
整部電影就是一種複雜中抓出重點給觀眾看的概念~~
就像在直直的一條公路上衝刺~添加許多細節又不會干擾主軸~
這邊提些我覺得有趣又不容易發現的操作點~
1.半衰期男孩的英靈殿
反派方是末日亂世後掌握資源的武裝獨裁政權,雖沒新意但風格強烈~
而視霸權為偶像,願意赴死的半衰期男孩,
將常見的雜兵做不常見的操作,用他的心態展現出了偶像崇拜與奴性的世界觀,
映出了老喬軍閥統治的殘酷,
嘴噴銀漆壯烈赴死的概念,為了讓觀眾理解,留下印象,
所以重複操作了兩次,剛開始的追逐戲先操作了一次,
奈克斯在風暴中做的行為,觀眾就能先有印象並了解,
2.女指揮官的神射
美人兒安格海菈落車之後,綺朵往回跑,
女指揮官以狙擊槍射中遠處的追兵,讓觀眾留下印象,
而就算觀眾沒注意到,中段受兵工長追擊的時候,
麥斯讓槍給女指揮官狙擊的橋段也就不至於突兀,
就如同嘴噴銀漆赴死的操作一樣,觀眾多少會留有印象~
3.麥斯和女指揮官間的信任情誼變化
a.石門狹道,女指揮官在絕境下只好讓麥斯開車逃跑
b.女指揮官回來後,作為回禮,麥斯交給了女指揮官槍,表示共同戰線,
c.兵工長的追擊,麥斯不擅長狙擊,讓女指揮官射擊
d.逃脫的後段,女指揮官對麥斯說出了自己的故事,並想獲得救贖,讓麥斯感同身受,
e.麥斯受往事心靈愧疚,對前往鹽原的女人們伸出援手提出建議,希望能同時得到救贖
f.返程攻略戰中,為了救掉下車的麥斯,女指揮官即使受傷也沒放手
g.麥斯對女指揮官說出自己的名字
h.最後的道別,僅以相視點頭微笑,相知相惜
4.五位種母的個性論述
雖然戲份不多不少,但是每個人的個性都有其特色,頗為細心的安排
a.美人兒安格海菈=堅毅剛強:一開始就展現出氣魄和果敢,開門幫女指揮官檔槍等等
b.小焦=好強逞能:槍要重裝子彈時,搶過來裝,還幫忙數剩餘子彈
c.小笨=天真浪漫:摸著車上甲板的雕刻,戰前無意義的禱告
d小能=溫柔體貼:紅髮的溫柔讓半衰期男孩發現了生命中壯烈以外的價值
e.綺朵=膽小懦弱:安格海菈落車後,想回頭投降,給觀眾為最後的假投靠鋪梗
就像附錄中導演所講的,這5個人就像音符,一體卻又有自己的旋律,
他們在電影中代表的是弱勢和希望的象徵,沒用太多的篇幅介紹,
但也表現出些微不同的層次~讓觀眾有認識並想珍惜的感覺~
5.麥斯的心理變化
一開始和女指揮官接觸時,語言不多,只用聲音和單字交流,
因為獨自逃亡太久,彷彿忘了自己的語言,後來才漸漸的越講越多,
這點在附錄中,飾演麥斯的湯姆也有提到,和女指揮官接觸後才漸漸找回了自己的語言
6.老喬勢力
特別附錄有提到不死老喬這一方的另外兩個大佬,
1.控制預算掌控資源的煉油城財務長(拖著油罐車的那個肥佬),
2.掌握武裝火力的兵工農場長(老喬在悼念美人兒快死前,開快速坦克追擊女指揮官的那位)
這兩位在電影中並沒特別介紹,但都感覺得出他們的地位和性格,
抓好比例,省略不重要的部分避免干擾,只做出關鍵片段,
不僅不會影響到整體的節奏,卻讓反方陣營多出更多層次~~
近幾年的商業電影因為擔心觀眾覺得無聊,都會把電影搞得很複雜...
想把角色關係,故事情節搞得又多又難懂,很多弄巧成拙,反而讓人覺得無謂又無趣...
比如今年的"侏儸紀世界".......
而這整部電影雖然乍看簡單,
但其實加的東西一樣又多又雜(不管畫面,拍攝方式或角色和世界設定)
卻仍讓觀眾覺得容易吸收又清楚明瞭不干擾,
這部電影的內容並沒太多深度,卻讓人覺得非常飽滿~
除了畫面和聲音的衝擊加分外,
我覺得關鍵是情節角色的比重和擺放位置都拿捏得相當精準恰當!!
並用了最簡單明瞭的方式來呈現,
所以看的人會覺得簡單,卻又不單調而豐厚~~
據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和攝影師都已年過70,剪接據說是導演老婆...
所以我覺得此電影展現出的精準操作,大概就是所謂的
歲月的洗鍊,經驗的累積
買了藍光觀看收藏後,再來補充一些心得,
==========本文有「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再次強調,我覺得本片最成功的地方是
攝影,剪輯和配樂音效,讓人有膨湃激昂,熱血沸騰的感覺~
再者則是角色鮮明的個性變化和情節的安排
看了藍光特別附錄後,
關於厲害的美術,還有一些小感想,
美術包括了道具和車輛的設計,後製和調色
藍光附錄中對於找真的廢棄老車來改造還有回收藝術家有不少介紹,
用經典的車款搭配龐克的設計,非常的佩服~
關於後製和調色,可惜附錄中都沒提到,但看了實拍的畫面,真的差非常多,
在Youtube搜尋關鍵字Mad Max Fury Road CGI VFX Breakdowns
可以找到不少公司在這部電影的後製展示影片
我最喜歡的是大沙塵暴和穿越石門狹道這兩個景,
在最精采的追逐戲碼中,適時地搭配了幾個全景的滑翔鏡頭,加上音樂的剪輯點,非常有魄力~
還有酸化後的綠洲,奇異的人類四肢撐著竿子在上面行走,雖然僅僅只有一幕,卻讓人印象深刻!
看過實拍畫面後,覺得攝影這部分的成功很多是後製和調色所賜~~
有些段落,如果沒有這些美術細節的話,就會顯得乏味單調~
而因為整部電影是屬於雜亂骯髒的風格,
感覺有刻意將色調弄地鮮豔統一,看起來的骯髒就不會太過分心難受,
如同網上有人提到,電影中很多都是快速卡接切換的打鬥過程,
為了不顯雜亂和失去重點,大部分動態鏡頭都是中央重點構圖,
又如同這部電影的角色和世界觀,看似簡單,其實很多細節,
為了明快的節奏,去蕪存菁,讓大部分的角色個性互動變化做重點簡化,
不用對白,僅用了肢體語言和眼神,僅僅幾幕就表現出來,
整部電影就是一種複雜中抓出重點給觀眾看的概念~~
就像在直直的一條公路上衝刺~添加許多細節又不會干擾主軸~
這邊提些我覺得有趣又不容易發現的操作點~
1.半衰期男孩的英靈殿
反派方是末日亂世後掌握資源的武裝獨裁政權,雖沒新意但風格強烈~
而視霸權為偶像,願意赴死的半衰期男孩,
將常見的雜兵做不常見的操作,用他的心態展現出了偶像崇拜與奴性的世界觀,
映出了老喬軍閥統治的殘酷,
嘴噴銀漆壯烈赴死的概念,為了讓觀眾理解,留下印象,
所以重複操作了兩次,剛開始的追逐戲先操作了一次,
奈克斯在風暴中做的行為,觀眾就能先有印象並了解,
2.女指揮官的神射
美人兒安格海菈落車之後,綺朵往回跑,
女指揮官以狙擊槍射中遠處的追兵,讓觀眾留下印象,
而就算觀眾沒注意到,中段受兵工長追擊的時候,
麥斯讓槍給女指揮官狙擊的橋段也就不至於突兀,
就如同嘴噴銀漆赴死的操作一樣,觀眾多少會留有印象~
3.麥斯和女指揮官間的信任情誼變化
a.石門狹道,女指揮官在絕境下只好讓麥斯開車逃跑
b.女指揮官回來後,作為回禮,麥斯交給了女指揮官槍,表示共同戰線,
c.兵工長的追擊,麥斯不擅長狙擊,讓女指揮官射擊
d.逃脫的後段,女指揮官對麥斯說出了自己的故事,並想獲得救贖,讓麥斯感同身受,
e.麥斯受往事心靈愧疚,對前往鹽原的女人們伸出援手提出建議,希望能同時得到救贖
f.返程攻略戰中,為了救掉下車的麥斯,女指揮官即使受傷也沒放手
g.麥斯對女指揮官說出自己的名字
h.最後的道別,僅以相視點頭微笑,相知相惜
4.五位種母的個性論述
雖然戲份不多不少,但是每個人的個性都有其特色,頗為細心的安排
a.美人兒安格海菈=堅毅剛強:一開始就展現出氣魄和果敢,開門幫女指揮官檔槍等等
b.小焦=好強逞能:槍要重裝子彈時,搶過來裝,還幫忙數剩餘子彈
c.小笨=天真浪漫:摸著車上甲板的雕刻,戰前無意義的禱告
d小能=溫柔體貼:紅髮的溫柔讓半衰期男孩發現了生命中壯烈以外的價值
e.綺朵=膽小懦弱:安格海菈落車後,想回頭投降,給觀眾為最後的假投靠鋪梗
就像附錄中導演所講的,這5個人就像音符,一體卻又有自己的旋律,
他們在電影中代表的是弱勢和希望的象徵,沒用太多的篇幅介紹,
但也表現出些微不同的層次~讓觀眾有認識並想珍惜的感覺~
5.麥斯的心理變化
一開始和女指揮官接觸時,語言不多,只用聲音和單字交流,
因為獨自逃亡太久,彷彿忘了自己的語言,後來才漸漸的越講越多,
這點在附錄中,飾演麥斯的湯姆也有提到,和女指揮官接觸後才漸漸找回了自己的語言
6.老喬勢力
特別附錄有提到不死老喬這一方的另外兩個大佬,
1.控制預算掌控資源的煉油城財務長(拖著油罐車的那個肥佬),
2.掌握武裝火力的兵工農場長(老喬在悼念美人兒快死前,開快速坦克追擊女指揮官的那位)
這兩位在電影中並沒特別介紹,但都感覺得出他們的地位和性格,
抓好比例,省略不重要的部分避免干擾,只做出關鍵片段,
不僅不會影響到整體的節奏,卻讓反方陣營多出更多層次~~
近幾年的商業電影因為擔心觀眾覺得無聊,都會把電影搞得很複雜...
想把角色關係,故事情節搞得又多又難懂,很多弄巧成拙,反而讓人覺得無謂又無趣...
比如今年的"侏儸紀世界".......
而這整部電影雖然乍看簡單,
但其實加的東西一樣又多又雜(不管畫面,拍攝方式或角色和世界設定)
卻仍讓觀眾覺得容易吸收又清楚明瞭不干擾,
這部電影的內容並沒太多深度,卻讓人覺得非常飽滿~
除了畫面和聲音的衝擊加分外,
我覺得關鍵是情節角色的比重和擺放位置都拿捏得相當精準恰當!!
並用了最簡單明瞭的方式來呈現,
所以看的人會覺得簡單,卻又不單調而豐厚~~
據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和攝影師都已年過70,剪接據說是導演老婆...
所以我覺得此電影展現出的精準操作,大概就是所謂的
歲月的洗鍊,經驗的累積
22.9.15
[異次元駭客]與[詭異訊],[The Thirteenth Floor]vs[The Signal]
[The Thirteenth Floor]異次元駭客 1999
與
[The Signal] 詭異訊 2014
會同時看過這兩部冷門B級科幻片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
但意外地發現總覺得還是要記錄一下~~
今天剛看完1999的 "異次元駭客",發現裡面的梗非常的熟悉,
熟悉到連畫面和感覺都十分的相近...但是熊熊想不起來...
經過了一兩個小時的痛苦掙扎,翻遍了片單,都想不起來...
最後放棄去洗澡,才慢慢地從片段畫面,情節,去抽絲剝繭...
想起了去年(2014)看過的B級冷門科幻片"詭異訊"
"詭"算是將"異"片中的主要概念做對象的抽換,變成另一種類型的電影來拍,
但主要的感覺和表達意念是相同的,
但"異"片作為發想原創更為厲害之外,結構也較為多變和有趣~
而"詭"片替換了主要對象,並加了時下流行的特效和文青的拍片色調技法...
卻讓人覺得很是單調...
個人比較喜歡"異次元駭客"在情節和角色關係上的著墨~
=====下文有「異次元駭客」與「詭異訊」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雖然不想暴雷,
但其實只要把這兩部擺在一起討論,看過其中一部的人,就算是把另一部暴雷了XD
[The Thirteenth Floor]異次元駭客 1999
現代藉著電腦模擬出1937年的世界,並讓其中的民眾都能自行思考,自行生活,
這世界中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像現實生活中生活著,但卻都不自知是個虛擬世界,
而開發者藉由電腦連結替換裡面虛擬的自己,進入其中的世界,
但另一個自己也有自己的另一個人格...
因為開發者的謀殺案,而使主角也進入了這個世界中做調查,
才意外地發現了原來自己的世界也是個虛擬的世界~~
開車來到了世界的邊緣,衝破了圍欄,看到的卻是電腦圖像...
其中的內心衝擊,不言可喻
而這部分就是電影的主軸~
[The Signal] 詭異訊 2014結局中
主角千辛萬苦開車來到世界的邊緣
最後衝破世界邊緣的投射牆,才發現自己的世界只是外星人實驗牢籠
雖然"異"片是懸疑科幻片,而"詭"片是外星特效片,拍法和過程大不相同,
但這兩者的核心感覺幾乎是一樣的...
與
[The Signal] 詭異訊 2014
會同時看過這兩部冷門B級科幻片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
但意外地發現總覺得還是要記錄一下~~
今天剛看完1999的 "異次元駭客",發現裡面的梗非常的熟悉,
熟悉到連畫面和感覺都十分的相近...但是熊熊想不起來...
經過了一兩個小時的痛苦掙扎,翻遍了片單,都想不起來...
最後放棄去洗澡,才慢慢地從片段畫面,情節,去抽絲剝繭...
想起了去年(2014)看過的B級冷門科幻片"詭異訊"
"詭"算是將"異"片中的主要概念做對象的抽換,變成另一種類型的電影來拍,
但主要的感覺和表達意念是相同的,
但"異"片作為發想原創更為厲害之外,結構也較為多變和有趣~
而"詭"片替換了主要對象,並加了時下流行的特效和文青的拍片色調技法...
卻讓人覺得很是單調...
個人比較喜歡"異次元駭客"在情節和角色關係上的著墨~
=====下文有「異次元駭客」與「詭異訊」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雖然不想暴雷,
但其實只要把這兩部擺在一起討論,看過其中一部的人,就算是把另一部暴雷了XD
[The Thirteenth Floor]異次元駭客 1999
現代藉著電腦模擬出1937年的世界,並讓其中的民眾都能自行思考,自行生活,
這世界中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像現實生活中生活著,但卻都不自知是個虛擬世界,
而開發者藉由電腦連結替換裡面虛擬的自己,進入其中的世界,
但另一個自己也有自己的另一個人格...
因為開發者的謀殺案,而使主角也進入了這個世界中做調查,
才意外地發現了原來自己的世界也是個虛擬的世界~~
開車來到了世界的邊緣,衝破了圍欄,看到的卻是電腦圖像...
其中的內心衝擊,不言可喻
而這部分就是電影的主軸~
[The Signal] 詭異訊 2014結局中
主角千辛萬苦開車來到世界的邊緣
最後衝破世界邊緣的投射牆,才發現自己的世界只是外星人實驗牢籠
雖然"異"片是懸疑科幻片,而"詭"片是外星特效片,拍法和過程大不相同,
但這兩者的核心感覺幾乎是一樣的...
21.7.15
性本惡「Inherent Vice」2014 體制裡的"瑕疵"
前言
有鑑於最近看的幾部片...我越來越佩服自己挑艱澀片的能力了...
(我真的原本只是想看冷門的娛樂片啊.......)
這部片雖是黑色喜劇,但可以看出想表達的東西不簡單,
意境埋得很深............埋到讓人感受不到....(這麼深是要看屁啊...)
主軸劇情看懂雖沒問題,但對於他想表達的想法一頭霧水....
原本以為是種穆赫蘭大道的感覺,結果不是,所以看的時候猜了很多,反而想的太複雜XD
上網看了很多篇文章,影評,其實大部分人也都沒看懂.....(笑)
不過看完這些攏長但也沒抓到重點的文章,卻讓我有條理地整理了思緒,大致了解了~
但就算大概解讀出導演的用意之後...還是覺得不好看.......
雖然有很多地方應該要看第二遍會更清楚,但真的沒動力再看第二次.......
而且我猜如果這片不是知名大導演和眾多影星的作品,應該會跟玩命賭徒一樣,沒人想看,沒人討論...
個人解讀淺評
從底層社會的主角,接觸到的小案件,漸漸發現原來只是冰山一角,
從大麻作祟的朦朧視角,用黑色幽默和荒謬怪誕的情節手法來表現,
經歷各種離奇事件,抽絲剝繭,
最後帶出販毒集團的龐大卑劣手段和司法制度的腐敗...
揣測主要用意:
批判和描述社會上各種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背地裡卻骯髒無比的體制...
諷刺的用不被社會接受的形象角色來揭發醜陋事實和獲得救贖...
PS.
片中用了非常多的人名,地名,複雜的人物關係,眾多事件,不常用的詞彙,
連不相干的點菜和典故都用了很多奇怪的名稱,使得看這部電影時要十分的專注,
看到一半就會發現導演其實是故意這樣做的,但我還是不懂這用意是甚麼?
==============下文有「性本惡」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由於劇情實在過於攏長和複雜,僅描述重點,寫出結論
主角-嬉皮私家偵探
被世人鄙視和不屑的呼麻嬉皮,大家眼中的Loser,
卻是整個骯髒大洪流中少數秉持善良出發點的人,
最後藉由幫臥底平安回歸家庭來獲得救贖...
地產大亨-光鮮亮麗的財力,卻因吸毒吸壞腦子,被老婆設計,被集團控制,被政府利用,
金獠牙-船名(暗喻骯髒體制,)=龐大的販毒集團-從販毒到幫人戒毒和治療再復發,一條龍的龐大集團,
殺了誘拐女兒的醫生的販毒大佬-從對女兒和醫生的床事房景瞭如指掌的形容來看,也是個嚴密監控女兒的變態
大腳警探-面惡心善的贖罪者
從頭到尾找主角的麻煩,卻也給了主角非常多的線索,
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他其實很信任主角,
而強烈的同性戀暗示,
從後段指出,他以前拍檔被黑道所殺卻被骯髒的司法掩蓋...
還有個鏡頭是他含著巧克力香蕉被同僚虧,轉頭卻嚴肅的勸主角不要涉入,
所以我猜有可能是一種想從骯髒體制中生存下去的機制...(製造負面形象不和同僚接近)
莉琪-主角和女主的虛幻朋友,我原本以為是主角的內心世界,但應該是種以真理導師存在的虛構角色
女主-這位我就真的不知該如何定位,她與大亨的關係也很微妙,從大亨提到她時的表情看來,感情應該不假,
但女主自己形容的那段也不像假的,話說她挑逗主角時的那段長鏡頭,有夠煽情...演得入木三分!!!非常厲害!!
原本還有想過,是不是為了讓主角去調查販毒集團,而派出的臥底?不過這樣想似乎就有點補腦過頭了...
最後,
"固有缺陷"在海上保險中,意指你無法避免的事物,蛋會破,巧克力會融化,玻璃會碎裂
"Inherent vice," in a marine insurance policy is anything that you can't avoid.
Eggs break,chocolate melts,glass shatters,glass shatters
這段關於片名及影片主軸的重要描述台詞,表面意義就如同中文片名取的"性本惡"
但其實這段是女主角在"船上"時被說的描述,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句台詞的用意指的是:"性本善"
在這個龐大骯髒的體制中,仍保有自己心中最後的底線不被同化,
無法適應於大環境中的"瑕疵"...
有鑑於最近看的幾部片...我越來越佩服自己挑艱澀片的能力了...
(我真的原本只是想看冷門的娛樂片啊.......)
這部片雖是黑色喜劇,但可以看出想表達的東西不簡單,
意境埋得很深............埋到讓人感受不到....(這麼深是要看屁啊...)
主軸劇情看懂雖沒問題,但對於他想表達的想法一頭霧水....
原本以為是種穆赫蘭大道的感覺,結果不是,所以看的時候猜了很多,反而想的太複雜XD
上網看了很多篇文章,影評,其實大部分人也都沒看懂.....(笑)
不過看完這些攏長但也沒抓到重點的文章,卻讓我有條理地整理了思緒,大致了解了~
但就算大概解讀出導演的用意之後...還是覺得不好看.......
雖然有很多地方應該要看第二遍會更清楚,但真的沒動力再看第二次.......
而且我猜如果這片不是知名大導演和眾多影星的作品,應該會跟玩命賭徒一樣,沒人想看,沒人討論...
個人解讀淺評
從底層社會的主角,接觸到的小案件,漸漸發現原來只是冰山一角,
從大麻作祟的朦朧視角,用黑色幽默和荒謬怪誕的情節手法來表現,
經歷各種離奇事件,抽絲剝繭,
最後帶出販毒集團的龐大卑劣手段和司法制度的腐敗...
揣測主要用意:
批判和描述社會上各種表面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背地裡卻骯髒無比的體制...
諷刺的用不被社會接受的形象角色來揭發醜陋事實和獲得救贖...
PS.
片中用了非常多的人名,地名,複雜的人物關係,眾多事件,不常用的詞彙,
連不相干的點菜和典故都用了很多奇怪的名稱,使得看這部電影時要十分的專注,
看到一半就會發現導演其實是故意這樣做的,但我還是不懂這用意是甚麼?
==============下文有「性本惡」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由於劇情實在過於攏長和複雜,僅描述重點,寫出結論
主角-嬉皮私家偵探
被世人鄙視和不屑的呼麻嬉皮,大家眼中的Loser,
卻是整個骯髒大洪流中少數秉持善良出發點的人,
最後藉由幫臥底平安回歸家庭來獲得救贖...
地產大亨-光鮮亮麗的財力,卻因吸毒吸壞腦子,被老婆設計,被集團控制,被政府利用,
金獠牙-船名(暗喻骯髒體制,)=龐大的販毒集團-從販毒到幫人戒毒和治療再復發,一條龍的龐大集團,
殺了誘拐女兒的醫生的販毒大佬-從對女兒和醫生的床事房景瞭如指掌的形容來看,也是個嚴密監控女兒的變態
大腳警探-面惡心善的贖罪者
從頭到尾找主角的麻煩,卻也給了主角非常多的線索,
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他其實很信任主角,
而強烈的同性戀暗示,
從後段指出,他以前拍檔被黑道所殺卻被骯髒的司法掩蓋...
還有個鏡頭是他含著巧克力香蕉被同僚虧,轉頭卻嚴肅的勸主角不要涉入,
所以我猜有可能是一種想從骯髒體制中生存下去的機制...(製造負面形象不和同僚接近)
莉琪-主角和女主的虛幻朋友,我原本以為是主角的內心世界,但應該是種以真理導師存在的虛構角色
女主-這位我就真的不知該如何定位,她與大亨的關係也很微妙,從大亨提到她時的表情看來,感情應該不假,
但女主自己形容的那段也不像假的,話說她挑逗主角時的那段長鏡頭,有夠煽情...演得入木三分!!!非常厲害!!
原本還有想過,是不是為了讓主角去調查販毒集團,而派出的臥底?不過這樣想似乎就有點補腦過頭了...
最後,
"固有缺陷"在海上保險中,意指你無法避免的事物,蛋會破,巧克力會融化,玻璃會碎裂
"Inherent vice," in a marine insurance policy is anything that you can't avoid.
Eggs break,chocolate melts,glass shatters,glass shatters
這段關於片名及影片主軸的重要描述台詞,表面意義就如同中文片名取的"性本惡"
但其實這段是女主角在"船上"時被說的描述,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句台詞的用意指的是:"性本善"
在這個龐大骯髒的體制中,仍保有自己心中最後的底線不被同化,
無法適應於大環境中的"瑕疵"...
16.7.15
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侏儸紀世界,加州大地震
雖然這三部電影都是A級大製作的電影,
但內容和劇本差不多都B級片等級,所以一起寫比較不浪費篇幅...
個人喜好: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侏儸紀世界>加州大地震
現在電影都知道觀眾的口味變重,需要複雜豐富的內容,
所以都開始加入很多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事件,但複雜是變複雜了...卻不見得有變豐富...
加州大地震:
主要人物角色不多,關係簡單,情節小轉折多,但平鋪直述,簡言之,沒內容,
重點就是視覺上一直看建築物崩壞...
和當年的2012雖是同類型電影,但是根本不能比...
也可以說2012比這篇的三部片都好看...
侏儸紀世界:
主要人物角色多,關係複雜,但是每個角色都讓觀眾沒有感覺,沒有同理心,
最後觀眾都只想看恐龍殺人,開頭花了很多篇幅在角色關係描述和個性描寫都變多餘了,
增加人物描寫的作法並沒有不好,個人認為應該是沒掌握好比重,又乏味和沒有重點
這癥結點我覺得很像國片"想飛",
拿"侏儸紀公園1"來比較好了,同樣是拿主角的小孩遇到危難當梗,
映象中前面親子關係和個性描述鋪梗,花的篇幅不會少於侏儸紀世界,
但到了後來需要拯救小孩時就很有同理心,觀眾會很為角色擔心,會緊張~
但"侏儸紀世界"說實在的,裡面不管那個角色領便當我都不會有感覺.....
一點都不會為裡面的角色擔心緊張...
這問題我想有可能是角色塑造失敗,或是緊張情節安排的不好,
也有可能是被華麗刺激的恐龍公園稀釋...
恐龍公園的次世代樂園的概念娛樂性倒是塑造的很不錯,
尤其是發生災難的時候變成樂極生悲會很刺激...不過這點也沒發揮得很好就是了...
在背後意義上,侏儸紀公園是"生命終會找到出路"
"侏儸紀世界"則是想諷刺人類想當上帝,玩弄基因自作自受,
雖然是看的到想描述這一點的痕跡...但是弱到我寫的時候差點忘了寫這段....
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
人物角色多,但比重恰當,個性關係描寫生動.大膽顛覆前作角色形象,
本想這部只是1,2集的濃縮重拍,沒什麼興趣,所以連預告都沒看就進戲院了...
沒想到居然意外的比想像中有點看頭~~算是還不錯的重開機娛樂片~
後來聽說預告幾乎把內容都演完了,心想好在沒看過預告...
這部把每個觀眾心目中的角色形象都重新塑造,
就我記得的,幫大家簡單複習一下前幾部作品,
第一集,阿諾T800現身,殺約翰救世主媽莎拉康納,凱爾拯救莎拉,熱戀,凱爾戰死
第二集,液態金屬人T1000現身,莎拉康納為母則強,剽悍保護少年救世主約翰,
第三集,救世主約翰長大成人,努力阻止天網,最後電影走向命定論,阻止失敗,造成劇情LOOP
第四集,其實這部才是系列中我的最愛,結果被搞得跟外傳一樣,就不討論了
==============下文有「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本作打破命定論,搞了個平行時空出來,
天網改造救世主約翰,阿諾T800從小教導莎拉康納,編劇整個很大膽的打掉重練,
而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第二集中為母則強,剽悍的莎拉康納,變得有點小女孩,
不只外型,連個性上都變得會有點依賴老爹阿諾,會酸人會和凱爾吵嘴,
似乎是很多老影迷不能接受的地方...XD
而凱爾雖說是主角,但沒什麼戰力,系列作以來一直沒什麼存在感,
這集增加了改變平行未來的關鍵記憶,存在感稍稍提升了XD
最成功的角色重新塑造是老爹阿諾,不僅讓年邁的阿諾合理的回歸劇情,而且還成為重要的情感連結角色,
第一次送走莎拉時,疑似落寞的鏡頭,逐漸學習人類習性的梗,
年邁的機械故障,老了卻還派得上用場的描述,莎拉的不捨
和有如女婿般的凱爾有些互看不順眼,比較對峙的畫面,很多情節都描寫出老爹阿諾的父親身分,
這些部份我認為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救世主約翰轉身成為最後的大魔王,也是個很大膽的改編,
不過對正義感的扭曲到由正變邪,也不是沒看過就是了...
但是他的機械結構造型和分子效果很有質感~~蠻好看的~~
但我是很不懂凱爾最後為什麼還要跟小時的他重複那段天網就是XXX的橋段,
未來不是改變了嗎?(至少他應該這樣認為),
再加上莎拉引導少年凱爾 和 最後天網還是沒死的梗,去猜測,
該不會最後又變成另一種命定論了吧...(另一個平行時空的LOOP)
==2015.10.03補充==
特地將主戰場時間改為2017,為了符合現今的時代,讓觀眾更有感覺,
現代人3C產品的使用習慣,還有雲端概念的漏洞危機之類的概念
======================================================================
這樣寫下來,其實跟我之前講的一樣,情節橋段才是關鍵,
劇情不需要多麼的離奇轉折意想不到(比較級,當然不能過於簡單),
需要的是成功的角色塑造,互動關係
重要的是如何帶出觀眾的"感覺"(對角色,對事件的感覺)
但內容和劇本差不多都B級片等級,所以一起寫比較不浪費篇幅...
個人喜好: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侏儸紀世界>加州大地震
現在電影都知道觀眾的口味變重,需要複雜豐富的內容,
所以都開始加入很多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事件,但複雜是變複雜了...卻不見得有變豐富...
加州大地震:
主要人物角色不多,關係簡單,情節小轉折多,但平鋪直述,簡言之,沒內容,
重點就是視覺上一直看建築物崩壞...
和當年的2012雖是同類型電影,但是根本不能比...
也可以說2012比這篇的三部片都好看...
侏儸紀世界:
主要人物角色多,關係複雜,但是每個角色都讓觀眾沒有感覺,沒有同理心,
最後觀眾都只想看恐龍殺人,開頭花了很多篇幅在角色關係描述和個性描寫都變多餘了,
增加人物描寫的作法並沒有不好,個人認為應該是沒掌握好比重,又乏味和沒有重點
這癥結點我覺得很像國片"想飛",
拿"侏儸紀公園1"來比較好了,同樣是拿主角的小孩遇到危難當梗,
映象中前面親子關係和個性描述鋪梗,花的篇幅不會少於侏儸紀世界,
但到了後來需要拯救小孩時就很有同理心,觀眾會很為角色擔心,會緊張~
但"侏儸紀世界"說實在的,裡面不管那個角色領便當我都不會有感覺.....
一點都不會為裡面的角色擔心緊張...
這問題我想有可能是角色塑造失敗,或是緊張情節安排的不好,
也有可能是被華麗刺激的恐龍公園稀釋...
恐龍公園的次世代樂園的概念娛樂性倒是塑造的很不錯,
尤其是發生災難的時候變成樂極生悲會很刺激...不過這點也沒發揮得很好就是了...
在背後意義上,侏儸紀公園是"生命終會找到出路"
"侏儸紀世界"則是想諷刺人類想當上帝,玩弄基因自作自受,
雖然是看的到想描述這一點的痕跡...但是弱到我寫的時候差點忘了寫這段....
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
人物角色多,但比重恰當,個性關係描寫生動.大膽顛覆前作角色形象,
本想這部只是1,2集的濃縮重拍,沒什麼興趣,所以連預告都沒看就進戲院了...
沒想到居然意外的比想像中有點看頭~~算是還不錯的重開機娛樂片~
後來聽說預告幾乎把內容都演完了,心想好在沒看過預告...
這部把每個觀眾心目中的角色形象都重新塑造,
就我記得的,幫大家簡單複習一下前幾部作品,
第一集,阿諾T800現身,殺約翰救世主媽莎拉康納,凱爾拯救莎拉,熱戀,凱爾戰死
第二集,液態金屬人T1000現身,莎拉康納為母則強,剽悍保護少年救世主約翰,
第三集,救世主約翰長大成人,努力阻止天網,最後電影走向命定論,阻止失敗,造成劇情LOOP
第四集,其實這部才是系列中我的最愛,結果被搞得跟外傳一樣,就不討論了
==============下文有「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本作打破命定論,搞了個平行時空出來,
天網改造救世主約翰,阿諾T800從小教導莎拉康納,編劇整個很大膽的打掉重練,
而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第二集中為母則強,剽悍的莎拉康納,變得有點小女孩,
不只外型,連個性上都變得會有點依賴老爹阿諾,會酸人會和凱爾吵嘴,
似乎是很多老影迷不能接受的地方...XD
而凱爾雖說是主角,但沒什麼戰力,系列作以來一直沒什麼存在感,
這集增加了改變平行未來的關鍵記憶,存在感稍稍提升了XD
最成功的角色重新塑造是老爹阿諾,不僅讓年邁的阿諾合理的回歸劇情,而且還成為重要的情感連結角色,
第一次送走莎拉時,疑似落寞的鏡頭,逐漸學習人類習性的梗,
年邁的機械故障,老了卻還派得上用場的描述,莎拉的不捨
和有如女婿般的凱爾有些互看不順眼,比較對峙的畫面,很多情節都描寫出老爹阿諾的父親身分,
這些部份我認為是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救世主約翰轉身成為最後的大魔王,也是個很大膽的改編,
不過對正義感的扭曲到由正變邪,也不是沒看過就是了...
但是他的機械結構造型和分子效果很有質感~~蠻好看的~~
但我是很不懂凱爾最後為什麼還要跟小時的他重複那段天網就是XXX的橋段,
未來不是改變了嗎?(至少他應該這樣認為),
再加上莎拉引導少年凱爾 和 最後天網還是沒死的梗,去猜測,
該不會最後又變成另一種命定論了吧...(另一個平行時空的LOOP)
==2015.10.03補充==
特地將主戰場時間改為2017,為了符合現今的時代,讓觀眾更有感覺,
現代人3C產品的使用習慣,還有雲端概念的漏洞危機之類的概念
======================================================================
這樣寫下來,其實跟我之前講的一樣,情節橋段才是關鍵,
劇情不需要多麼的離奇轉折意想不到(比較級,當然不能過於簡單),
需要的是成功的角色塑造,互動關係
重要的是如何帶出觀眾的"感覺"(對角色,對事件的感覺)
15.7.15
"感覺型"與"思考型"
很多年前在果X獸當動畫屍調動作,
離職後找了動作組裡我覺得最厲害的同事(非主管)聊了一下,
想套他話,評鑑動作組裡誰最厲害(我知道不會是我,我習慣性吊車尾),
他當時把同事們分為了"感覺型"和"思考型"...至今我都還是覺得是非常有見地的分法~
顧名思義
"感覺型"就是調動作時是憑感覺,
"思考型"則是先想清楚這裡應該是怎樣,那裡應該是怎樣,
(然後他居然說...他看不出來我是思考型還是感覺型...
我在想大概是因為我既不想思考.想憑感覺卻又不精準吧...XD)
一直到現在,
不只是調動作,任何工作或日常生活,其實都可以看的出來誰是"感覺型",誰是"思考型",
這種方法很有趣~說穿了~就是"理性"與"感性"罷了~
更久之後,
我覺得"感覺型"的人需要學會思考,"思考型"的人需要學會直覺,
"理性"與"感性"必須共存,而且要能隨時切換...
這樣在工作或生活上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以前看過文章說過,直覺其實就是平常經驗的累積,我深深覺得很有道理!
所以,不斷累積生活上或工作上的經驗,把經驗放到快取記憶體區(直覺)吧!
共勉之
離職後找了動作組裡我覺得最厲害的同事(非主管)聊了一下,
想套他話,評鑑動作組裡誰最厲害(我知道不會是我,我習慣性吊車尾),
他當時把同事們分為了"感覺型"和"思考型"...至今我都還是覺得是非常有見地的分法~
顧名思義
"感覺型"就是調動作時是憑感覺,
"思考型"則是先想清楚這裡應該是怎樣,那裡應該是怎樣,
(然後他居然說...他看不出來我是思考型還是感覺型...
我在想大概是因為我既不想思考.想憑感覺卻又不精準吧...XD)
一直到現在,
不只是調動作,任何工作或日常生活,其實都可以看的出來誰是"感覺型",誰是"思考型",
這種方法很有趣~說穿了~就是"理性"與"感性"罷了~
更久之後,
我覺得"感覺型"的人需要學會思考,"思考型"的人需要學會直覺,
"理性"與"感性"必須共存,而且要能隨時切換...
這樣在工作或生活上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以前看過文章說過,直覺其實就是平常經驗的累積,我深深覺得很有道理!
所以,不斷累積生活上或工作上的經驗,把經驗放到快取記憶體區(直覺)吧!
共勉之
12.7.15
玩命賭徒 The Gambler (2014) 不與世俗同流
這部片有點難寫,許多說不出來的感覺~
上面這部預告片算是操作成單純的嗜賭電影,但本片完全是不同的感覺,和我本來期待的刺激片感完全不同XD
在這邊小捏一下劇情,
預告有個很有趣的點,當他媽問他不還錢會怎樣時,他回說打斷全身筋骨而被賞了巴掌,看似愛之深責之切的橋段,
但事實上,片中是因為他媽被黑幫騷擾才去找他的,而他被打巴掌則是因為被剪掉的下一句話「找我家人算帳」
大部分賭博電影的切入點都是「人性的貪婪」,「精湛的賭技」不然就是「精密的反撲設局」
而這部則是以"極端賭性"做出發點,並非對錢的貪婪,也不是對於賭博的熱衷,
而是用一個很特別的處境,很極端的心境去描寫賭徒的心態
由絕望空虛,憤世忌俗,消極到無比激進而產生的行為(很難解釋的矛盾行為 哈),
要不就是1要不就是0,一種Show hand的賭性"心境"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賭"在這部片中變成了一種心靈寄託
一部很需要感受的寫意片~
某些感覺上和「八月心風暴」中偏激狀態的梅姨是類似的~
配樂,剪接,圍繞著一種很微妙的氣氛~頗有意思~
可惜的是很多重要的描寫都是靠台詞來描述...
而偏偏這些台詞又攏長乏味,很容易讓人放空...(好的翻譯很重要)
所以要看兩次...XD
還有就是後段結局收尾流於俗套的拔剌套路...雖然隱藏的很文青...但可惜就是拔剌...
---------------------------------------------------------------------
2015.08.12心得補充
對於精神層面的不滿足,心靈上的渴望和欲求,藉由賭博來發洩,
用很不一樣的層面和角度詮釋賭徒的心態。
==============下文有「玩命賭徒」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這片有兩點操作設定非常不同於一般賭片的地方讓我覺得相當激賞~
1.有錢卻不快樂暗藏鬼胎的家庭,讓主角撇開對金錢的慾望,此一設定讓整部賭片把在"錢"上的貪婪感降到最低
2.整部賭片的賭博只使用了兩種非常簡單的賭法,21點和俄羅斯輪盤的黑與紅,一翻兩瞪眼,
撲克牌可能需要一些判斷,而最後大賭注卻都交給俄羅斯輪盤,完全不討論技術,全然交給運氣決定的賭法,
讓觀眾把重點放在主角單純而絕對的絕望賭性上.(在這當然不討論賭場作弊的可能性,不然會模糊焦點)
一開始祖父的病逝,延續著悲傷的情緒,卻是直接來到賭場,不卑不亢的態度卻是一種拚死活的賭法...
賭場這段氣氛拿捏得很好~
原來就已經欠了一屁股債,但輸了再借再賭,贏了很多再一口氣輸掉,氣都不吭一聲...
一段激昂又詭譎的賭戲,隔天卻是坐在教室教課的大學教授....
(開場這整段的情緒和安排,個人蠻喜歡的~)
而高堂滿座的教室說明了他是位頗具聲望的老師,而課堂上的暴走和精神攻擊,
有種自暴自棄想趕學生走卻又很實在的點出世間真理的感覺~
這段的精神攻擊也算是頗精彩,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如果你不是個天才 就別努力了
If you're not a genius, don't bother, all right?
主角對自己平庸而不夠出色的才能感到憤怒,
雖然事實上已經是出過一本暢銷書的作家和在大學任教的教授,
然而他也是全美第17富豪的孫子(到了電影後半段才會提到),這點成就相較起來根本微不足道,
也許因為如此,呼應開場祖父對他講的話,更讓他對於自己的才能絕望
---------------------------------------------------------------------------------------
主角欠了一屁股債,想到的卻是去找高利貸界的大老法蘭克,繼續借錢(而且還不是想拿去還)
(法蘭克這角色扮演的應該是一般電影中真理長老的形象,用以幫觀眾點出盲點)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出生 教育 才智 天分 外表 家族財富
Birth, education, intelligence, talent,looks, family money,
這段對白會呼應後面籃球員拉瑪和主角的對話,
---------------------------------------------------------------------------------------
而主角和女主角間的感情僅僅用了對話和雙方臉上細微的表情反應
就帶出前因後果,還傳達出一種了解彼此,互相肯定的曖昧情愫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女主懂主角的癥結點和才能,主角也肯定女主的才能,但主角卻有原因不能接受她
(應該是因為已經自暴自棄到接近想自爆的感覺或是不想搞師生戀(因為後來辭職後就接受她了))
接著去脫衣酒店想發洩卻打發妹走,也暗示了他對女主想要卻不能要的感情,
---------------------------------------------------------------------------------------
主角將籃球員拉瑪留下來的單獨對話,拉瑪講出了自己的處境,
就如同主角的切身之痛一樣(呼應上面法蘭克講的身世累墜)
而拉瑪也講出了主角的心理狀態,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他們把我困在一個他們想要的盒子里,讓我受才華所限制
They got me in a box where they want me. Trapped by talent
不管你的開頭是什麼
No matter what you start talking about,
最後都會講到自由或不自由
you come around to be free or not to be free.
要如何做自己或什麼都不做
How to be yourself or nothing at all.
我沒聽你說過其他東西
I've never heard you talk about anything else
除了生存還是毀滅
but to be or not to be.
在主角的認知裡,拉瑪就像是自己的投射,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
在浴缸中看到拉瑪的勝利而為他高興,卻也想到了這份勝利背後的矛盾和自己的現況,
不由得悲傷憤怒而砸了電視...
---------------------------------------------------------------------------------------
主角和女主最後還是在一起了,主角在旅館中就像找到了知己,有了傾訴的對象,
因為拉瑪的告誡,發現了自己的癥結點,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就算你生來就有軍人的膽量
You're born as a man with the nerves of a soldier,
天使的領悟力
the apprehension of an angel, to lift a phrase,
但還是沒有屁用
but there's no fucking use for it.
你注定只能當個哲學家
What, you're set to be a philosopher
國王或是他媽的莎士比亞
or a king or fucking Shakespeare,
而這就是他們給你的
and this is all they give you? This?
20幾年的教育
What? 20-odd years of school,
教導你如何變成平庸之才
接著是工作
You know, and then it's a career, right?
這跟存在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了 所以...
Which is just not the same thing as existence, so...
我的欲望無限 我什麼都想要
I want unlimited things. I want everything.
我想要他媽的真正的愛 他媽的真正的房子
I want a real fucking love, a real fucking house,
他媽的真正每天都能做的事情
a real fucking thing to do every day,
我只是...
and, I just...
如果沒有的話還不如死了算了
I'd just rather die if I don't get it.
一段超級憤世忌俗的獨白,
對於想要的精神寄託的不滿足不同於一般人,
對世間的一切名和利已感到空虛無謂以至於憤恨不平的感覺,
這時就想引用香港電影「門徒」的經典對白「到底是空虛恐怖,還是毒品恐怖?」
---------------------------------------------------------------------------------------
而最後終於激怒了其中一位債主,以女主和拉瑪做生命威脅逼他就範,
而此時的他就好像被一拳打醒(因為真的被打了一拳XD),
這時才發現了他重視想保護的東西,還有為了保護而必須做的妥協,
這裡的安排也很巧妙,不是叫拉瑪打假球輸,而是讓拉瑪"不要贏這麼多"
現在想起來,彷彿就是導演編劇在對主角喊話一樣~
---------------------------------------------------------------------------------------
而拉瑪的配合,也讓主角解除了摯愛的危機,也讓他在理想和現實間取得了平衡,
這裡,債主離開時講的"人是可以改變的",前面也出現在他媽和法蘭克的告誡中,
我才有點理解,講的不是戒賭,而是"心態"
這中間有段主角和法蘭克借錢時的"Fuck you"理論也很精彩,只是太攏長了XD
也是一種暗諷主角和常人不同的不滿足心態~
最後為了同時還兩位債主的大筆欠款,要賭上人生最後一把,
用俄羅斯輪盤的黑與紅一決勝負,
要不就是1,要不就是0,不屈就中間值!
但從前面的一拳開始到這結局,都是我上面講的拔剌點~
遇上摯愛~開始設局~債務兩清~人生重新開始~奔向他的摯愛~~
很好萊屋片~
最後的有趣點,
法蘭克拿著剩餘款10萬想要誘惑主角再賭,但直接被主角拒絕,
呼應了債務兩清時說的 : 我不是賭徒
==============2017.05.08補充==============
謝謝網友的回應支持,
讓我回想起這部電影,
重溫一下整部電影的簡短感想:
有錢, 靈魂依舊空虛。
有名, 卻無人肺腑。
有愛, 卻沒人真心。
我慾望無限,
這世界無法滿足我。
給我全部,不然就奪走我的全部。
==========================================
為了寫這篇,看完第二天又特地拉了幾個經典場面出來看,
不知不覺又看了一輪,卻是越看越有味道~而且會有新的體悟~
若不討厭這部片,又有些說不出的感受的人,建議可以再看第二遍~
但說實在,我猜看完這部片,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很難看...
如果比較正面積極,或是"認為"人生就是需要正面積極的人應該都無法體會其中的感受XD~
在這邊小捏一下劇情,
預告有個很有趣的點,當他媽問他不還錢會怎樣時,他回說打斷全身筋骨而被賞了巴掌,看似愛之深責之切的橋段,
但事實上,片中是因為他媽被黑幫騷擾才去找他的,而他被打巴掌則是因為被剪掉的下一句話「找我家人算帳」
大部分賭博電影的切入點都是「人性的貪婪」,「精湛的賭技」不然就是「精密的反撲設局」
而這部則是以"極端賭性"做出發點,並非對錢的貪婪,也不是對於賭博的熱衷,
而是用一個很特別的處境,很極端的心境去描寫賭徒的心態
由絕望空虛,憤世忌俗,消極到無比激進而產生的行為(很難解釋的矛盾行為 哈),
要不就是1要不就是0,一種Show hand的賭性"心境"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賭"在這部片中變成了一種心靈寄託
一部很需要感受的寫意片~
某些感覺上和「八月心風暴」中偏激狀態的梅姨是類似的~
配樂,剪接,圍繞著一種很微妙的氣氛~頗有意思~
可惜的是很多重要的描寫都是靠台詞來描述...
而偏偏這些台詞又攏長乏味,很容易讓人放空...(好的翻譯很重要)
所以要看兩次...XD
還有就是後段結局收尾流於俗套的拔剌套路...雖然隱藏的很文青...但可惜就是拔剌...
---------------------------------------------------------------------
2015.08.12心得補充
對於精神層面的不滿足,心靈上的渴望和欲求,藉由賭博來發洩,
用很不一樣的層面和角度詮釋賭徒的心態。
==============下文有「玩命賭徒」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這片有兩點操作設定非常不同於一般賭片的地方讓我覺得相當激賞~
1.有錢卻不快樂暗藏鬼胎的家庭,讓主角撇開對金錢的慾望,此一設定讓整部賭片把在"錢"上的貪婪感降到最低
2.整部賭片的賭博只使用了兩種非常簡單的賭法,21點和俄羅斯輪盤的黑與紅,一翻兩瞪眼,
撲克牌可能需要一些判斷,而最後大賭注卻都交給俄羅斯輪盤,完全不討論技術,全然交給運氣決定的賭法,
讓觀眾把重點放在主角單純而絕對的絕望賭性上.(在這當然不討論賭場作弊的可能性,不然會模糊焦點)
一開始祖父的病逝,延續著悲傷的情緒,卻是直接來到賭場,不卑不亢的態度卻是一種拚死活的賭法...
賭場這段氣氛拿捏得很好~
原來就已經欠了一屁股債,但輸了再借再賭,贏了很多再一口氣輸掉,氣都不吭一聲...
一段激昂又詭譎的賭戲,隔天卻是坐在教室教課的大學教授....
(開場這整段的情緒和安排,個人蠻喜歡的~)
而高堂滿座的教室說明了他是位頗具聲望的老師,而課堂上的暴走和精神攻擊,
有種自暴自棄想趕學生走卻又很實在的點出世間真理的感覺~
這段的精神攻擊也算是頗精彩,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如果你不是個天才 就別努力了
If you're not a genius, don't bother, all right?
主角對自己平庸而不夠出色的才能感到憤怒,
雖然事實上已經是出過一本暢銷書的作家和在大學任教的教授,
然而他也是全美第17富豪的孫子(到了電影後半段才會提到),這點成就相較起來根本微不足道,
也許因為如此,呼應開場祖父對他講的話,更讓他對於自己的才能絕望
---------------------------------------------------------------------------------------
主角欠了一屁股債,想到的卻是去找高利貸界的大老法蘭克,繼續借錢(而且還不是想拿去還)
(法蘭克這角色扮演的應該是一般電影中真理長老的形象,用以幫觀眾點出盲點)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出生 教育 才智 天分 外表 家族財富
Birth, education, intelligence, talent,looks, family money,
這所有的一切
has all this been some real comprehensive
都他媽的是負擔嗎
fucking burden for you?
這段對白會呼應後面籃球員拉瑪和主角的對話,
---------------------------------------------------------------------------------------
而主角和女主角間的感情僅僅用了對話和雙方臉上細微的表情反應
就帶出前因後果,還傳達出一種了解彼此,互相肯定的曖昧情愫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距離上一次有人說你是天才已經多久了
When was the last time that somebody told you that you're a genius?
女主懂主角的癥結點和才能,主角也肯定女主的才能,但主角卻有原因不能接受她
(應該是因為已經自暴自棄到接近想自爆的感覺或是不想搞師生戀(因為後來辭職後就接受她了))
接著去脫衣酒店想發洩卻打發妹走,也暗示了他對女主想要卻不能要的感情,
---------------------------------------------------------------------------------------
主角將籃球員拉瑪留下來的單獨對話,拉瑪講出了自己的處境,
就如同主角的切身之痛一樣(呼應上面法蘭克講的身世累墜)
而拉瑪也講出了主角的心理狀態,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他們把我困在一個他們想要的盒子里,讓我受才華所限制
They got me in a box where they want me. Trapped by talent
不管你的開頭是什麼
No matter what you start talking about,
最後都會講到自由或不自由
you come around to be free or not to be free.
要如何做自己或什麼都不做
How to be yourself or nothing at all.
我沒聽你說過其他東西
I've never heard you talk about anything else
除了生存還是毀滅
but to be or not to be.
在主角的認知裡,拉瑪就像是自己的投射,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
在浴缸中看到拉瑪的勝利而為他高興,卻也想到了這份勝利背後的矛盾和自己的現況,
不由得悲傷憤怒而砸了電視...
---------------------------------------------------------------------------------------
主角和女主最後還是在一起了,主角在旅館中就像找到了知己,有了傾訴的對象,
因為拉瑪的告誡,發現了自己的癥結點,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節錄有關主角心境的關鍵對話
就算你生來就有軍人的膽量
You're born as a man with the nerves of a soldier,
天使的領悟力
the apprehension of an angel, to lift a phrase,
但還是沒有屁用
but there's no fucking use for it.
你注定只能當個哲學家
What, you're set to be a philosopher
國王或是他媽的莎士比亞
or a king or fucking Shakespeare,
而這就是他們給你的
and this is all they give you? This?
20幾年的教育
What? 20-odd years of school,
教導你如何變成平庸之才
接著是工作
You know, and then it's a career, right?
這跟存在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了 所以...
Which is just not the same thing as existence, so...
我的欲望無限 我什麼都想要
I want unlimited things. I want everything.
我想要他媽的真正的愛 他媽的真正的房子
I want a real fucking love, a real fucking house,
他媽的真正每天都能做的事情
a real fucking thing to do every day,
我只是...
and, I just...
如果沒有的話還不如死了算了
I'd just rather die if I don't get it.
一段超級憤世忌俗的獨白,
對於想要的精神寄託的不滿足不同於一般人,
對世間的一切名和利已感到空虛無謂以至於憤恨不平的感覺,
這時就想引用香港電影「門徒」的經典對白「到底是空虛恐怖,還是毒品恐怖?」
---------------------------------------------------------------------------------------
而最後終於激怒了其中一位債主,以女主和拉瑪做生命威脅逼他就範,
而此時的他就好像被一拳打醒(因為真的被打了一拳XD),
這時才發現了他重視想保護的東西,還有為了保護而必須做的妥協,
這裡的安排也很巧妙,不是叫拉瑪打假球輸,而是讓拉瑪"不要贏這麼多"
現在想起來,彷彿就是導演編劇在對主角喊話一樣~
---------------------------------------------------------------------------------------
而拉瑪的配合,也讓主角解除了摯愛的危機,也讓他在理想和現實間取得了平衡,
這裡,債主離開時講的"人是可以改變的",前面也出現在他媽和法蘭克的告誡中,
我才有點理解,講的不是戒賭,而是"心態"
這中間有段主角和法蘭克借錢時的"Fuck you"理論也很精彩,只是太攏長了XD
也是一種暗諷主角和常人不同的不滿足心態~
最後為了同時還兩位債主的大筆欠款,要賭上人生最後一把,
用俄羅斯輪盤的黑與紅一決勝負,
要不就是1,要不就是0,不屈就中間值!
但從前面的一拳開始到這結局,都是我上面講的拔剌點~
遇上摯愛~開始設局~債務兩清~人生重新開始~奔向他的摯愛~~
很好萊屋片~
最後的有趣點,
法蘭克拿著剩餘款10萬想要誘惑主角再賭,但直接被主角拒絕,
呼應了債務兩清時說的 : 我不是賭徒
==============2017.05.08補充==============
謝謝網友的回應支持,
讓我回想起這部電影,
重溫一下整部電影的簡短感想:
有錢, 靈魂依舊空虛。
有名, 卻無人肺腑。
有愛, 卻沒人真心。
我慾望無限,
這世界無法滿足我。
給我全部,不然就奪走我的全部。
==========================================
4.7.15
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明褒暗貶的反戰片
看完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 (2014)之後,意外的喜歡,
可是看了很多影評,評價都不高,
想看戰爭片的覺得根本不夠精彩,
想看劇情片的覺得根本好萊塢英雄片.....
全世界好像只有我覺得他是"諷刺片"..........
表面上是英雄的歌功頌德,
其實暗地裡十足的在批判對伊拉克戰爭的報復行為,
根本整個伊拉克戰爭的縮影~
雖然平鋪直述,沒有太多驚喜和轉折,手法也很普通...
但主角每一次的英雄行為(行動),背後都有一種諷刺感,
每個諷刺點都不卑不亢不矯情,陳述事件結果,點到為止,不加渲染,
很巧妙地埋在每個理所當然號稱"正義"的行為背後...,
看似不可避免的不幸結果,卻都有一種不快感...
我猜會這樣是因為導演如果真的被發現,指責起來,還可以當作Bug推託之詞,
畢竟這是一部改編真實故事,描寫國家戰爭英雄的電影....
所以就這點背後手法,巧思用意上,個人給這部片蠻高的的評價........
(難怪在還沒看之前就覺得這張海報有種諷刺感...)
==============下文有「美國狙擊手」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開場沒多久,一個典型美國家庭的餐桌上,嚴厲的父親斥責著剛和別人打完架的兄弟倆,
篤信聖經的父親,用裡面的例子,將人分為了三種,
「羊群」,無力自保的人們
「狼」,暴力捕食羊群的惡人
「牧羊犬」,天生擁有保護羊群的能力和慾望的稀有品種
嚴厲的父親不允許孩子們成為懦弱的羊,更不能成為惡質的狼,
那答案只剩下一個~~
而這就是自大的美國,傳統的教育~
對於天賦異稟的哥哥-凱爾(主角)自然是當仁不讓,
那本該只是羊群的弟弟又該如何自處呢?
而牧羊犬又真的就是天生的牧羊犬嗎!?
這答案最後在結局反噬了凱爾自己。
長大後的凱爾以牛仔英雄之姿出場,但贏得牛仔賽的同時,
回家面對的卻是被凱爾冷落的女友偷腥...(暗諷英雄心勝過感情)
而後恐怖份子的行動讓凱爾牧羊犬心態作祟,毅然決然入伍並上了前線
凱爾擔任狙擊手,在遠處猶如牧羊犬般的保護同伴們的安全,
無論敵人是小孩或婦女,雖然內心掙扎,但是身為牧羊犬,必須堅毅!
就像隨身攜帶卻從不曾閱讀的聖經般,提醒自己牧羊犬的身分~
不久後就以精湛的槍法獲得了「傳奇」的稱號,
但同時對方也出現了奧運級的狙擊手「穆斯塔法」
(個人認為這人的意義如同賓拉登)
一次追查敵方的行動中失敗而害平民線民(包括小孩)喪生,
(輕描淡寫的諷刺點,
殺人的是罪該萬死的敵方惡棍,死的是愛錢的野蠻人,多麼理所當然,
但主導和間接殺人的美方就像無事一般,只談到任務失敗和放假回家...)
凱爾遇到了一樣在前線的弟弟,
面對形同英雄的哥哥,弟弟一臉疲態,臉色蒼白,就像是個不該被送上戰場的羊群,
哥哥說著"我以你為傲,爸爸也以你為傲"更像是在傷口上撒鹽,但牧羊犬永遠不會懂,
再一次的行動,凱爾和美軍們再次粗魯地闖進平民家,卻發現平民擁有武裝,
脅迫該平民進入聖戰基地,並殺了他,
任務結束後,遭到了當地民眾的集體抗議,但美軍只是拍拍屁股走人...
再次的諷刺了美軍在當地的粗魯行為...
時間過去,凱爾甚至有了第二個小孩,但戰爭帶來的壓力,
甚至將情緒帶到原來的生活,也與家人越來越疏遠,
又一次的遭遇戰中,遇到了敵方的奧運狙擊手,造成一名同伴重傷,
凱爾的憤慨,決定返回追擊,為同伴報仇,反而造成了另一名同伴的死亡.....
返鄉舉行同伴葬禮的凱爾,同伴的遺囑,老婆的勸戒,不斷的說著戰爭的醜陋,
而凱爾的英雄主義卻認為那是一種懦弱!!
凱爾不聽家人的勸告也要回到戰場追殺仇人!!
(這整段很像伊拉克戰爭後期,已經遭到很多反對聲浪,但美軍仍不撤軍)
最後一次行動,凱爾不顧同伴們會被圍剿的危險,
以1920米的超遠距離,擊殺了敵方的狙擊手,幫同伴報了仇,
但所有的同伴如待宰羔羊被圍攻,好在緊急支援,順利脫離戰場,
(此時根本完全被報復心征服,完全打臉自己要保護同伴的初衷,
反擊的場面中,前景就是那把矗立的狙擊槍,很諷刺)
最後,死亡的敵方狙擊手(意義如賓拉登),遺留在戰場的狙擊槍,
代表著戰爭的結束,和遺留在戰場的心
返回正常生活的凱爾卻無法適應正常生活,仍然保持著戰場上的暴戾之氣,
戰場回來的牧羊犬已經分不清誰是羊誰是狼,
或其實一直都只是扮演著牧羊犬的羊?
又或者根本就沒有天生的牧羊犬?
過了幾年,凱爾好不容易重回了社會,
但最後卻被其他壞掉的牧羊犬殺了...
可是看了很多影評,評價都不高,
想看戰爭片的覺得根本不夠精彩,
想看劇情片的覺得根本好萊塢英雄片.....
全世界好像只有我覺得他是"諷刺片"..........
表面上是英雄的歌功頌德,
其實暗地裡十足的在批判對伊拉克戰爭的報復行為,
根本整個伊拉克戰爭的縮影~
雖然平鋪直述,沒有太多驚喜和轉折,手法也很普通...
但主角每一次的英雄行為(行動),背後都有一種諷刺感,
每個諷刺點都不卑不亢不矯情,陳述事件結果,點到為止,不加渲染,
很巧妙地埋在每個理所當然號稱"正義"的行為背後...,
看似不可避免的不幸結果,卻都有一種不快感...
我猜會這樣是因為導演如果真的被發現,指責起來,還可以當作Bug推託之詞,
畢竟這是一部改編真實故事,描寫國家戰爭英雄的電影....
所以就這點背後手法,巧思用意上,個人給這部片蠻高的的評價........
(難怪在還沒看之前就覺得這張海報有種諷刺感...)
==============下文有「美國狙擊手」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開場沒多久,一個典型美國家庭的餐桌上,嚴厲的父親斥責著剛和別人打完架的兄弟倆,
篤信聖經的父親,用裡面的例子,將人分為了三種,
「羊群」,無力自保的人們
「狼」,暴力捕食羊群的惡人
「牧羊犬」,天生擁有保護羊群的能力和慾望的稀有品種
嚴厲的父親不允許孩子們成為懦弱的羊,更不能成為惡質的狼,
那答案只剩下一個~~
而這就是自大的美國,傳統的教育~
對於天賦異稟的哥哥-凱爾(主角)自然是當仁不讓,
那本該只是羊群的弟弟又該如何自處呢?
而牧羊犬又真的就是天生的牧羊犬嗎!?
這答案最後在結局反噬了凱爾自己。
長大後的凱爾以牛仔英雄之姿出場,但贏得牛仔賽的同時,
回家面對的卻是被凱爾冷落的女友偷腥...(暗諷英雄心勝過感情)
而後恐怖份子的行動讓凱爾牧羊犬心態作祟,毅然決然入伍並上了前線
凱爾擔任狙擊手,在遠處猶如牧羊犬般的保護同伴們的安全,
無論敵人是小孩或婦女,雖然內心掙扎,但是身為牧羊犬,必須堅毅!
就像隨身攜帶卻從不曾閱讀的聖經般,提醒自己牧羊犬的身分~
不久後就以精湛的槍法獲得了「傳奇」的稱號,
但同時對方也出現了奧運級的狙擊手「穆斯塔法」
(個人認為這人的意義如同賓拉登)
一次追查敵方的行動中失敗而害平民線民(包括小孩)喪生,
(輕描淡寫的諷刺點,
殺人的是罪該萬死的敵方惡棍,死的是愛錢的野蠻人,多麼理所當然,
但主導和間接殺人的美方就像無事一般,只談到任務失敗和放假回家...)
凱爾遇到了一樣在前線的弟弟,
面對形同英雄的哥哥,弟弟一臉疲態,臉色蒼白,就像是個不該被送上戰場的羊群,
哥哥說著"我以你為傲,爸爸也以你為傲"更像是在傷口上撒鹽,但牧羊犬永遠不會懂,
再一次的行動,凱爾和美軍們再次粗魯地闖進平民家,卻發現平民擁有武裝,
脅迫該平民進入聖戰基地,並殺了他,
任務結束後,遭到了當地民眾的集體抗議,但美軍只是拍拍屁股走人...
再次的諷刺了美軍在當地的粗魯行為...
時間過去,凱爾甚至有了第二個小孩,但戰爭帶來的壓力,
甚至將情緒帶到原來的生活,也與家人越來越疏遠,
又一次的遭遇戰中,遇到了敵方的奧運狙擊手,造成一名同伴重傷,
凱爾的憤慨,決定返回追擊,為同伴報仇,反而造成了另一名同伴的死亡.....
返鄉舉行同伴葬禮的凱爾,同伴的遺囑,老婆的勸戒,不斷的說著戰爭的醜陋,
而凱爾的英雄主義卻認為那是一種懦弱!!
凱爾不聽家人的勸告也要回到戰場追殺仇人!!
(這整段很像伊拉克戰爭後期,已經遭到很多反對聲浪,但美軍仍不撤軍)
最後一次行動,凱爾不顧同伴們會被圍剿的危險,
以1920米的超遠距離,擊殺了敵方的狙擊手,幫同伴報了仇,
但所有的同伴如待宰羔羊被圍攻,好在緊急支援,順利脫離戰場,
(此時根本完全被報復心征服,完全打臉自己要保護同伴的初衷,
反擊的場面中,前景就是那把矗立的狙擊槍,很諷刺)
最後,死亡的敵方狙擊手(意義如賓拉登),遺留在戰場的狙擊槍,
代表著戰爭的結束,和遺留在戰場的心
返回正常生活的凱爾卻無法適應正常生活,仍然保持著戰場上的暴戾之氣,
戰場回來的牧羊犬已經分不清誰是羊誰是狼,
或其實一直都只是扮演著牧羊犬的羊?
又或者根本就沒有天生的牧羊犬?
過了幾年,凱爾好不容易重回了社會,
但最後卻被其他壞掉的牧羊犬殺了...
======================================================================
所有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無比強悍的英雄作為背後都隱藏了別人的悲傷,危險,痛苦,
如果把視角放在主角凱爾(比喻美國大老鷹心態)身上,
那理所當然就都無視了那些"其他人"的事情...整部就是純粹的戰爭英雄片,
但每一段都刻意的帶了隱藏故事,打亂了原本戰爭英雄片該有的連續快節奏,
我相信導演的用意應該是不言可喻~
所有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無比強悍的英雄作為背後都隱藏了別人的悲傷,危險,痛苦,
如果把視角放在主角凱爾(比喻美國大老鷹心態)身上,
那理所當然就都無視了那些"其他人"的事情...整部就是純粹的戰爭英雄片,
但每一段都刻意的帶了隱藏故事,打亂了原本戰爭英雄片該有的連續快節奏,
我相信導演的用意應該是不言可喻~
13.6.15
痛並快樂著的「女朋友。男朋友」「GF*BF」
看了朋友介紹的「女朋友。男朋友」,本以為只是部講述學運的愛情文藝電影,
沒想到學運只是蜻蜓點水,用當時的時代背景,結合電影的議題性,帶出叛逆的角色特色個性,
主軸還是圍繞在三位主角間的感情關係和曖昧情愫,
雖然有些橋段小尷尬,故事發展節奏不太順,
但是最後依然成功的帶出揪心的濃烈情感~
在整體的情緒鋪陳和營造上相當厲害!!
或許因為女主角是桂綸鎂的關係,又是講著如此的三角關係,
有點想到當年的「藍色大門」,但是完全不同於那種學生的青澀與小清新的感覺,
「女朋友。男朋友」更為的強烈和複雜~
話說張孝全因為這部片得獎,雖然他的角色在電影中的確非常重要和關鍵,
但我實在不覺得他在這部電影裡的演出有特別出色,
倒是身為配角的鳳小岳,演出比較亮眼~
==============下文有「女朋友。男朋友」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提一下蠻喜歡的幾段場面,頗讓人印象深刻
開頭兩位叛逆又輪廓深的雙胞胎高中女生,帶出「忠良」和兩位女孩的關係,
女孩們在抗議的同時直率的認定了血緣和法律上不是父親的「忠良」,
而溫順內斂的「忠良」也耐心地表達了無奈和堅毅,
這樣的開頭,一開始就讓人好奇故事的始末~
時間回到「忠良」高中時期
「心仁」在教官室被修理之後,在「美寶」面前露出脆弱的一面,頗讓人動容(政治相關XD)
「美寶」身體不適,「忠良」就很自然地去找葉子交給桂綸鎂,這種默默的相知和曖昧,真的處理得很好~
「心仁」在走廊上和哭著的「美寶」告白這段的安排是有點刻意和突兀,鳳小岳的演出也有點太油,
但是那句「我雖然不是主打歌,但也是B面第一首啊」,真的有夠經典!!
「心仁」的入伍趴,「美寶」和「忠良」坐在泳池邊,彼此在對方手上寫下一個字,
「忠良」要「美寶」心中只有「心仁」,而「美寶」卻在「忠良」手心中寫了「美」
長年來久違的三人卡拉OK飯局,三人瀕臨崩潰的關係就快要決堤,
「美寶」在「心仁」和岳父講電話時的脫序行為,彷彿在這段變樣的慰藉關係上舔著傷口,撒著鹽...
而這樣的行為也刺著「忠良」,並且照映出他與人夫間的慰藉關係...
接著,「美寶」和「心仁」的床戲 夾雜著「忠良」和出軌人夫的床戲,無疑是整部戲的高潮,
「美寶」嚮往著「忠良」,「忠良」嚮往著「心仁」,
(也或許是嚮往著他倆間的關係(片尾交代當年忠良拿著美寶空白的信哭泣,表示忠良對美寶也是有感覺的))
很佩服導演用如此大膽的安排和剪接,將三人的關係推到最高潮~
「美寶」和「心仁」私奔,「美寶」聽到「心仁」與小孩的電話,知道了只是無謂的掙扎,
傷心離開前還故作堅強給了「心仁」一個大大的愛心,離開時也僅用手扶梯流走機票表現,手法很不錯~
電影後段藉由苦瓜講述著彼此都在自討苦吃,
但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都有著這種享受著痛著的感覺
==============2015.06.15補充==============
後來想到今年在金穗獎看到的一部很有爭議性的學生作品「青親」
某些感覺是蠻類似的,應該多少有受到這部片的啟發,
內容是有關同志按摩的議題,片中與人夫的關係,以及對親情和愛情混淆不清的部分,
很類似「忠良」對「美寶」和「心仁」的感情,有著愛情和友情的混淆不清,感覺很像~
沒想到學運只是蜻蜓點水,用當時的時代背景,結合電影的議題性,帶出叛逆的角色特色個性,
主軸還是圍繞在三位主角間的感情關係和曖昧情愫,
雖然有些橋段小尷尬,故事發展節奏不太順,
但是最後依然成功的帶出揪心的濃烈情感~
在整體的情緒鋪陳和營造上相當厲害!!
或許因為女主角是桂綸鎂的關係,又是講著如此的三角關係,
有點想到當年的「藍色大門」,但是完全不同於那種學生的青澀與小清新的感覺,
「女朋友。男朋友」更為的強烈和複雜~
話說張孝全因為這部片得獎,雖然他的角色在電影中的確非常重要和關鍵,
但我實在不覺得他在這部電影裡的演出有特別出色,
倒是身為配角的鳳小岳,演出比較亮眼~
==============下文有「女朋友。男朋友」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提一下蠻喜歡的幾段場面,頗讓人印象深刻
開頭兩位叛逆又輪廓深的雙胞胎高中女生,帶出「忠良」和兩位女孩的關係,
女孩們在抗議的同時直率的認定了血緣和法律上不是父親的「忠良」,
而溫順內斂的「忠良」也耐心地表達了無奈和堅毅,
這樣的開頭,一開始就讓人好奇故事的始末~
時間回到「忠良」高中時期
「心仁」在教官室被修理之後,在「美寶」面前露出脆弱的一面,頗讓人動容(政治相關XD)
「美寶」身體不適,「忠良」就很自然地去找葉子交給桂綸鎂,這種默默的相知和曖昧,真的處理得很好~
「心仁」在走廊上和哭著的「美寶」告白這段的安排是有點刻意和突兀,鳳小岳的演出也有點太油,
但是那句「我雖然不是主打歌,但也是B面第一首啊」,真的有夠經典!!
「心仁」的入伍趴,「美寶」和「忠良」坐在泳池邊,彼此在對方手上寫下一個字,
「忠良」要「美寶」心中只有「心仁」,而「美寶」卻在「忠良」手心中寫了「美」
長年來久違的三人卡拉OK飯局,三人瀕臨崩潰的關係就快要決堤,
「美寶」在「心仁」和岳父講電話時的脫序行為,彷彿在這段變樣的慰藉關係上舔著傷口,撒著鹽...
而這樣的行為也刺著「忠良」,並且照映出他與人夫間的慰藉關係...
接著,「美寶」和「心仁」的床戲 夾雜著「忠良」和出軌人夫的床戲,無疑是整部戲的高潮,
「美寶」嚮往著「忠良」,「忠良」嚮往著「心仁」,
(也或許是嚮往著他倆間的關係(片尾交代當年忠良拿著美寶空白的信哭泣,表示忠良對美寶也是有感覺的))
很佩服導演用如此大膽的安排和剪接,將三人的關係推到最高潮~
「美寶」和「心仁」私奔,「美寶」聽到「心仁」與小孩的電話,知道了只是無謂的掙扎,
傷心離開前還故作堅強給了「心仁」一個大大的愛心,離開時也僅用手扶梯流走機票表現,手法很不錯~
電影後段藉由苦瓜講述著彼此都在自討苦吃,
但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都有著這種享受著痛著的感覺
==============2015.06.15補充==============
後來想到今年在金穗獎看到的一部很有爭議性的學生作品「青親」
某些感覺是蠻類似的,應該多少有受到這部片的啟發,
內容是有關同志按摩的議題,片中與人夫的關係,以及對親情和愛情混淆不清的部分,
很類似「忠良」對「美寶」和「心仁」的感情,有著愛情和友情的混淆不清,感覺很像~
29.5.15
想飛「Dream Flight」就是沒有為什麼
因為剛寫完「瘋狂麥斯」再來看「想飛」,不免會拿來做個比較,
會有批評,不喜者勿看
大家一定覺得這兩部完全不一樣的電影是要比較甚麼?
如同上篇所說,情節的重要性,人與人的關係和連結,事件的始末
這兩部的電影主軸都很簡單老套,那關鍵的情節內容就很重要,
如果我說「瘋狂麥斯」是人物和人物間編出的的網交織豐厚,並在最後結成粗如麻繩般的撐住整部電影.
那麼「想飛」就是沒有章法的東編一塊,西編一塊,最後收不成一根繩子,如一張散亂到處是洞的網,
雖說「想飛」是由真人實事改編的故事,
但既然是戲劇,故事就要說得吸引人,找出故事的靈魂
但是
為甚麼想飛?
為甚麼喜歡女主角?
幾乎很多事情都沒有(前後)故事,也沒有為什麼,就這樣發生了...
而且幾乎每個角色都是一見鍾情這我很不能接受...
「想飛」電影裡弄了很多交錯複雜的關係和角色
有三角,有同僚情,有親情,有師徒情,這些橋段關係設置的都不錯,
所以我認為不好看不是因為想說得太多,沒時間鋪陳,
而是大部分的橋段和情節故事都說的莫名其妙和尷尬...
就像「瘋狂麥斯」的角色間只要幾幕就能很鮮明的表達關係,個性或情緒變化
不用很複雜的交代,但是卻都簡單有力
「想飛」裡卻用不少的情節重複交代同一件事,卻都沒有說到點上,
也許是因為在一部步調比較慢的電影中,想用比較長的情節來培養情緒,
但那關鍵來的霎那,決定性的變化,完全都沒有讓前面鋪的情緒來傳承,
沒有足夠的關聯來爆發劇情張力...
男女主角間的情感還算是到位,雖然尷尬的地方也不少,
但是全片裡,許瑋甯的演出最讓我驚艷,因為之前沒看過她的演出,沒想到還蠻會演的~
三角戀情安排得非常刻意,完全看不出情愫,掙扎和拉扯...
父子情中,若不是後段用台詞講出來我還真不知道爸爸前面的鏡頭都是為了表現默默付出,
而和妹妹的感情也是交差了事...
還有最後鋪陳的爆點,從同僚情延續到師徒情的部分...真的很可惜...沒什麼感覺...
只能說,還是以前的報告班長比較好看.....
會有批評,不喜者勿看
大家一定覺得這兩部完全不一樣的電影是要比較甚麼?
如同上篇所說,情節的重要性,人與人的關係和連結,事件的始末
這兩部的電影主軸都很簡單老套,那關鍵的情節內容就很重要,
如果我說「瘋狂麥斯」是人物和人物間編出的的網交織豐厚,並在最後結成粗如麻繩般的撐住整部電影.
那麼「想飛」就是沒有章法的東編一塊,西編一塊,最後收不成一根繩子,如一張散亂到處是洞的網,
雖說「想飛」是由真人實事改編的故事,
但既然是戲劇,故事就要說得吸引人,找出故事的靈魂
但是
為甚麼想飛?
為甚麼喜歡女主角?
幾乎很多事情都沒有(前後)故事,也沒有為什麼,就這樣發生了...
而且幾乎每個角色都是一見鍾情這我很不能接受...
「想飛」電影裡弄了很多交錯複雜的關係和角色
有三角,有同僚情,有親情,有師徒情,這些橋段關係設置的都不錯,
所以我認為不好看不是因為想說得太多,沒時間鋪陳,
而是大部分的橋段和情節故事都說的莫名其妙和尷尬...
就像「瘋狂麥斯」的角色間只要幾幕就能很鮮明的表達關係,個性或情緒變化
不用很複雜的交代,但是卻都簡單有力
「想飛」裡卻用不少的情節重複交代同一件事,卻都沒有說到點上,
也許是因為在一部步調比較慢的電影中,想用比較長的情節來培養情緒,
但那關鍵來的霎那,決定性的變化,完全都沒有讓前面鋪的情緒來傳承,
沒有足夠的關聯來爆發劇情張力...
男女主角間的情感還算是到位,雖然尷尬的地方也不少,
但是全片裡,許瑋甯的演出最讓我驚艷,因為之前沒看過她的演出,沒想到還蠻會演的~
三角戀情安排得非常刻意,完全看不出情愫,掙扎和拉扯...
父子情中,若不是後段用台詞講出來我還真不知道爸爸前面的鏡頭都是為了表現默默付出,
而和妹妹的感情也是交差了事...
還有最後鋪陳的爆點,從同僚情延續到師徒情的部分...真的很可惜...沒什麼感覺...
只能說,還是以前的報告班長比較好看.....
23.5.15
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精彩老搖滾
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衝鋒飛車隊」,雖然不喜歡,但是印象很深,
末日後沒有制度,文明倒退的世界,龐克野蠻原始的霸權掠奪欺壓弱者,無名英雄解救...
幾乎後來很多這種世界觀和視覺風格的電影都有它的影子,尤其是1995年的「水世界」
這次為了一路大好評的「憤怒道」,稍微研究了一下,原來「衝鋒飛車隊」是系列的第二集,
當年一共有三集,但是只有我看過第二集最紅~
聽說連漫畫「北斗神拳」也是由這部電影發想的,回頭找出電影畫面,盔甲造型還真的是一模一樣~
本來完全不期待新的「憤怒道」,但是從首映會後就瘋狂的好評,所以就跟著大家進電影院了~
看完只能說,事隔30年,70歲的老導演沒有白活~是部精彩萬分又沉穩厚實的好片~~
整部電影呈現的是種歷經幾十年功力才醞釀的出來的味道~~
如上所說,劇情如同以往,沒有太特別或太意外的劇情發展~
但是就像我前幾篇文章所講的,這種簡單的大綱,最重要的就是情節,橋段~
我定義的情節,橋段也包括了音樂,剪接,攝影~~
而這部電影最強的部份我認為就是 音樂,剪接
超強超順的 節奏!!節奏!!節奏!!
如果只有對音樂點的剪接節奏,那是資淺爛導演就要會的基本能力~
而且如果光只是有如MV般的剪接,只會讓觀眾覺得何必花錢來看電影...
這部電影厲害的就是音樂的節奏,情緒的節奏,視覺的節奏,情節的節奏
全部都非常傑出,在非常混亂的動作與飛車場面中還能清楚交代劇情!!
而且攝影和音樂還有視覺搭配得非常棒,有加成的效果,讓人血脈噴張!
繼承了「衝鋒飛車隊」的世界觀和視覺風格,
這次的美術很厲害~在維持80年代的造型上細緻化,現代化又不會讓人覺得老套~
攝影和剪接的搭配,看似混亂,卻非常細膩沉穩,運鏡豐富卻又沉穩有張力而且都剪在刀口上,
不斷的用畫面和剪接節奏加強情緒和感覺~~
講到這,要提一下「超時空攔截」這部電影,
「超時空攔截」強的是劇情,讓人意想不到~
但如果拿掉這劇情,這部電影真的拍得有夠爛...看了超想睡...
情節安排,剪接,橋段,說有多不順就有多不順...
而「瘋狂麥斯:憤怒道 」則是部完全相反的電影,
劇情大綱不算新鮮,甚至有點老套,
但是其中安排的大大小小角色關係,發生的情節始末,
之間的牽連和其代表的意義讓每個角色都不孤單,不會突兀,
編織出的網豐厚了整部電影~
說實在真的不是一個沒有人生歷練過的年輕導演能拍得出來的~
不得不說,這是部非常厚實的電影~~
==============下文有「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大家都說這部電影好看~但很多人都說劇情很簡單,卻也有人說故事好看~
阿那這部的劇情到底是好不好看啊~感覺起來劇情很空洞啊!?
我想問,既然覺得劇情簡單,那看完時感受到的滿足感是甚麼?
同樣是爽片,卻和變形金剛,復仇者,玩命關頭很明顯是不同的檔次,
除了上述所說到的畫面節奏張力之外,我認為劇情上也是有些東西,
劇情大綱走向的確是簡單老套不意外,但令其豐厚的是角色情節配置,
就像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生老病死不意外,但感動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和過程,
縱使大家都看得出劇情簡單,卻都能夠帶著滿足充實的"感覺"出戲院~
劇情大綱(簡易三幕劇):
1.女統帥叛變(變化,旅程開始,困難)
2.綠洲毒化絕望(轉折)
3.絕地大反攻(解決)
角色配置:
1.引子:MAX(做為系列作的延續關鍵,就像前情提要般切入,用前集的悔恨帶出莎莉賽隆,所以重點不在MAX身上)
2.魔頭:老喬+眾多利益的癡肥大腕(邪惡形象)
3.反差:棄暗投明的戰爭男孩(帶出老喬的強勢力和洗腦教化,然後加以反差和最後的救贖)
4.希望:種母+殘存的老女兵(弱勢一方,總讓人想站在這方,但也代表著未來的希望)
5.英雄(犧牲):莎莉賽隆的救贖(和MAX一樣,承接主角的悔恨,把劇情重點帶到這部的世界觀,為大家奉獻成為英雄)
情節:
這部有個重點是擺在「救贖」
由MAX的悔恨開場,以第三者的觀點被抓進一個新的世界觀(國家?)
遇到女統帥後一起並肩作戰,了解到了和自己類似想得到的救贖
女統帥獲得救贖的方法就是
把掌控一切坐擁水源的獨裁者老喬,他拿來繁衍下一代的種母(妻子們)帶到綠洲,女統帥的出生之地,
種母門各自也有個性小描述,好強的,好戰的,溫柔的,懦弱的,還有一個忘了...
好強的一開始和MAX對上,但最後得到的MAX的認同,導演為了拖延老喬要將她賜死,所以加了這點梗,
好戰的幫忙武器,懦弱的帶點反叛的意味,這梗在最後老喬車上讓觀眾誤以為她反叛派上用場,
溫柔的讓戰爭男孩認識到了老喬洗腦的榮耀外,更重要的東西,
這層關係和變化讓最後的犧牲帶有贖罪意味並更有張力!
戰爭男孩的貧弱設定加強了他在追求榮譽上的強烈感,也順便讓MAX有脫逃的機會~
MAX從一開始被抓之後就充滿戒心,在敵我不明的情形下對女統帥和種母們保持敵意,
一同經歷了冒險,在危機中展現了願意犧牲的意願,彼此漸漸地了解到利益與困境相同,
目的與心態也類似,才產生了共同戰線,
綠洲的毒化,老女兵的殘存,體現了環境的惡化,並由歷經了三集的MAX點出唯一的希望,老喬的基地,
女統帥對自己在老喬手下幫手以求生的贖罪,從強悍到絕望,並在最後差點犧牲,
與MAX的似敵亦友的關係,也是全片很吸引人的地方,
到了最後站在高台上看著消失在人群中的MAX,眼神中有一種感謝和不捨
如此簡單的主線劇情,卻有如此豐富鮮明的角色和關係,讓人因此著迷~
情節是不是並不亞於劇情的重要性!!
畫面:
大家最有印象的,不得不提到老喬討伐車隊中的吉他手,
強烈的視覺風格搭上老搖滾樂,把整個氣氛都帶了出來~
車隊行進中畫面不時地搖鏡,並不無謂,而是把整個張力都拉了出來~~
有張力的巨大沙塵暴,毒綠洲的視覺也都讓人印象深刻!
在飛車追逐的動作場面的同時做故事的進行,還能用運鏡,場面,音樂和剪接加乘血脈噴張
這個當下的敘事能力非常了得~~
PS.
這篇文章寫到一半,看到這篇文章
[有雷]關於一些瘋狂麥斯
寫得很好~(雖然有少部分不同意...),但比我寫得簡單明瞭,還有其他角度的看法~~
推薦給大家看看~
12.5.15
Paradise 練習短片
Paradise from Jason Lai on Vimeo.
===Camera===
Canon EOS 6D with ML RAW video
===Music===
"Morning Mood" by Grieg
"Summer Mvt 3 Presto" by John Harrison
with the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Chamber Players (http://www.johnharrisonviolin.com/)
=======================================================================================
上方兩部Paradise 短片基本上是一樣的,差別在前後的音樂,
因為Youtube提供的免費音樂,上傳後被Vimeo擋了,只好重剪,
這短片主題是用畫面和剪接呈現城市人被繁忙綑綁的感覺,如同被綑綁的華麗鸚鵡一樣~
而就算在城市中嘗試著偷閒,放鬆,終究也逃不出這人類製造的巨大城市牢籠,
剪完發現還有帶著一點人類文明取代大自然的意味...
自己看完的感覺是沒有表達到想表達的,沒有諷刺到也沒讓人感嘆省思....
畫面太碎太雜太不相干,整部影片快節奏的壓力感,讓人頗不舒服...
攝影上很多畫面沒有拍到自己心中真正想像的畫面,拍攝技巧也很不成熟,有待加強...
剪接上有比之前容易抓到節奏感和順暢度,不過後段剪的也有點隨便就是了~(因為音樂不小心找的太長了)
調色上花了很多時間,RAW檔影片調色真的很好用~寬容度很大,要調出電影感應該也不是問題~只是我還抓不太到感覺...
初始的想法和現在影片呈現的不同,
主題是繁忙城市的遠離放鬆,整部影片的想法是這樣的:
[早晨-->陽光,公園,早操,慢跑-->上班,等公車人潮,捷運穿梭-->五光十色的車流縮時,人潮縮時
-->咖啡廳高鵬滿座,店員不斷數鈔票,-->被綑綁的鸚鵡,關在籠子的寵物,魚缸裡的魚-->穿插城市五光十色的休閒娛樂
-->火車內看窗外飛梭的景致變換,從城市到農田-->鄉間農田的悠閒景致,大自然裡真正自由的飛鳥飛翔]
沒有音樂,只有搭配環境背景聲音的蒙太奇剪接。
看的出來有相當多的畫面都沒有拍...
本來拍了幾天後,拍了一堆畫面,但大都沒拍到心目中想要的畫面...
就想先將拍到的畫面做剪接抓感覺,剩下的等感覺出來再去拍...
但一開始只有背景聲音時實在抓不到剪接的節奏,最後還是找了音樂來搭~
結果就剪完了......
最後還是覺得需要有人有角色的畫面比較有故事主題感...
類似Vimeo上我很愛的Gustav Johansson這位導演的EF - Live The Language系列作品
類似側拍記錄,但我認為應該也是有作過一定安排的演出,再用剪接和音樂呈現
因為從這部EF 50 Years - Live the language 看的出來是蠻龐大資金的製作...
所以,
徵求 練習短片演出者,以互惠原則方式合作,意者請email聯絡~謝謝~
還有,去年年末拍攝的剪接練習影片~
=2014台北電腦應用展 Blizzard=
6D Magic Lantern firmware RAW影片錄影測試 , 影片剪輯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Pentax Super-Takumar 50mm f/1.4
-Edited-
Premiere
AfterEffects
-Music-
Hearthstone OST: #1 - Pull up a Chair
===Music===
"July" by Marcel Pequel(last.fm/music/Marcel+Pequel)
===Video===
西門町-RAW影片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by Jason Lai(zeroshowcase.blogspot.tw/)
-Camera-
Canon EOS 6D with Magic Lantern firmware
-Lens-
Canon EF 24-105mm F4 L IS USM
-Edit-
Premiere
AfterEffects
=======================================================================================
然後是這些日子拍的一些照片~
===Camera===
Canon EOS 6D with ML RAW video
===Music===
"Albinoni - Concerto for 2 Oboes in F Major Op9 no3, 3 Allegro" by Advent Chamber Orchestra (freemusicarchive.org/music/Advent_Chamber_Orchestra/Selections_from_the_November_2006_Concert/Advent_Chamber_Orchestra_-_03_-_Albinoni_-_Concerto_for_2_Oboes_in_F_Major_Op9_no3_3_Allegro)
Canon EOS 6D with ML RAW video
===Music===
"Albinoni - Concerto for 2 Oboes in F Major Op9 no3, 3 Allegro" by Advent Chamber Orchestra (freemusicarchive.org/music/Advent_Chamber_Orchestra/Selections_from_the_November_2006_Concert/Advent_Chamber_Orchestra_-_03_-_Albinoni_-_Concerto_for_2_Oboes_in_F_Major_Op9_no3_3_Allegro)
"Summer Mvt 3 Presto" by John Harrison
with the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Chamber Players (johnharrisonviolin.com/)
with the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Chamber Players (johnharrisonviolin.com/)
===Camera===
Canon EOS 6D with ML RAW video
===Music===
"Morning Mood" by Grieg
"Summer Mvt 3 Presto" by John Harrison
with the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Chamber Players (http://www.johnharrisonviolin.com/)
=======================================================================================
上方兩部Paradise 短片基本上是一樣的,差別在前後的音樂,
因為Youtube提供的免費音樂,上傳後被Vimeo擋了,只好重剪,
而就算在城市中嘗試著偷閒,放鬆,終究也逃不出這人類製造的巨大城市牢籠,
剪完發現還有帶著一點人類文明取代大自然的意味...
自己看完的感覺是沒有表達到想表達的,沒有諷刺到也沒讓人感嘆省思....
畫面太碎太雜太不相干,整部影片快節奏的壓力感,讓人頗不舒服...
攝影上很多畫面沒有拍到自己心中真正想像的畫面,拍攝技巧也很不成熟,有待加強...
剪接上有比之前容易抓到節奏感和順暢度,不過後段剪的也有點隨便就是了~(因為音樂不小心找的太長了)
調色上花了很多時間,RAW檔影片調色真的很好用~寬容度很大,要調出電影感應該也不是問題~只是我還抓不太到感覺...
初始的想法和現在影片呈現的不同,
主題是繁忙城市的遠離放鬆,整部影片的想法是這樣的:
[早晨-->陽光,公園,早操,慢跑-->上班,等公車人潮,捷運穿梭-->五光十色的車流縮時,人潮縮時
-->咖啡廳高鵬滿座,店員不斷數鈔票,-->被綑綁的鸚鵡,關在籠子的寵物,魚缸裡的魚-->穿插城市五光十色的休閒娛樂
-->火車內看窗外飛梭的景致變換,從城市到農田-->鄉間農田的悠閒景致,大自然裡真正自由的飛鳥飛翔]
沒有音樂,只有搭配環境背景聲音的蒙太奇剪接。
看的出來有相當多的畫面都沒有拍...
本來拍了幾天後,拍了一堆畫面,但大都沒拍到心目中想要的畫面...
就想先將拍到的畫面做剪接抓感覺,剩下的等感覺出來再去拍...
但一開始只有背景聲音時實在抓不到剪接的節奏,最後還是找了音樂來搭~
結果就剪完了......
最後還是覺得需要有人有角色的畫面比較有故事主題感...
類似Vimeo上我很愛的Gustav Johansson這位導演的EF - Live The Language系列作品
類似側拍記錄,但我認為應該也是有作過一定安排的演出,再用剪接和音樂呈現
因為從這部EF 50 Years - Live the language 看的出來是蠻龐大資金的製作...
所以,
徵求 練習短片演出者,以互惠原則方式合作,意者請email聯絡~謝謝~
=======================================================================================
還有,去年年末拍攝的剪接練習影片~
=2014台北電腦應用展 Blizzard=
6D Magic Lantern firmware RAW影片錄影測試 , 影片剪輯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Pentax Super-Takumar 50mm f/1.4
-Edited-
Premiere
AfterEffects
-Music-
Hearthstone OST: #1 - Pull up a Chair
===Music===
"July" by Marcel Pequel(last.fm/music/Marcel+Pequel)
===Video===
西門町-RAW影片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by Jason Lai(zeroshowcase.blogspot.tw/)
-Camera-
Canon EOS 6D with Magic Lantern firmware
-Lens-
Canon EF 24-105mm F4 L IS USM
-Edit-
Premiere
AfterEffects
=======================================================================================
然後是這些日子拍的一些照片~
4.5.15
從「三幕劇」談填鴨式教育
四五年前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編劇書,開頭就提到了編劇慣用的三幕劇,
對於這種制式又死板的東西,下意識的討厭了起來,然後這本書就被我供起來了...
時間回到我幼稚園的時候,我從小音感就差,大班時音樂課給每個小孩都安排了一樣樂器,
我幾乎每一種都輪過,因為我不管用哪種樂器都讓老師非常頭痛...直搖頭...
而從我有記憶以來,就很討厭節拍器...會讓我很焦躁...
就像從腦袋深處把靈魂綑綁一樣,規律制式的東西都讓我非常不自在...
始終覺得音樂是種感受的東西,為甚麼要有五線譜,而且還一定要有四小節呢!?
非常諷刺的,討厭規則的我,就學期間卻非常乖,幾乎沒有叛逆期...
(事實上我只是叛逆期來的很晚,而且持續很久...到現在還是...XD)
因為家裡很傳統,小學成績又好,家裡希望我繼續升學...
雖然喜歡畫畫,當時懵懂的我聽了家裡的意見,讀了普通高中,
但是成績從國中就開始一路往下掉,到高中也沒有停過...
高中從入學時的全班前十幾名,到高三差點拿不到畢業證書,還要補考才能畢業...
我有種「過目就忘」的特異功能,讀書始終記不多,記不久,
死記在小學時還應付的了,到了國高中,課業越來越重越多就無法應付了...
「國文」要背著作,作者,名什麼,字什麼,誰他弟,誰他爸的...
「歷史」要背朝代,歷代皇帝,誰他爸,誰他兒的...
「地理」要背氣候,地形,國名,首都...
就算我對三國歷史有興趣,能瞭解文學中的意境,但那些也跟課業完全沒有連結...
為了考試就是要一直背,這種情況下,我直覺得選了「自然組」
「數學」從小就還不錯,但到了後期,所有的東西都化成了公式...全部都還是要背...
一死記,腦袋就被"要記住"的壓力卡住,腦袋就轉不動了,我非常討厭這種狀態,
所以我每道題都會想要從頭推演,我最愛的就是驗證題...但這習慣造成太慢以至於之後跟不上...
「物理」同上
「化學」喜歡奇妙的化學反應,但剩下的全部都是要背的化學公式...
「生物」好奇生物的演化,但是界門綱目科屬種...要背的東西不會輸文組...
有沒發現我漏了一個科目「英文」,我英文意外的相對拿手...可能因為我上輩子是美國人
第二次的大學重考我英文拿到五十幾分,在當年的大學聯考中算是蠻好的分數~
我單字沒有背得特別多(雖然我真的花蠻多時間在背),但我填空題總是能全軍覆沒...
我猜是我有了解基本文法的原理,又有學KK音標,看到沒看過的單字也能念得出來~
總的來說,我英文記的是「感覺」,是一種語言的語感...英文的說話思考模式...
而其他科目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只能死記...
這也是我們從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叫你背起來,然後繼續趕進度的教下去~
到現在,我發現我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容易深刻銘記的是「感覺」~~
音樂為甚麼有五線譜有四小節?
不是因為有五線譜才有音樂,是因為有音樂才有五線譜,四小節,
一個完全不懂五線譜四小節的天才也能做出好聽的曲子,
而人們賦予了音樂規則,給了度量的符號,就像年月日時分秒一樣,
「三幕劇」也是一樣,故事不用照這樣的規則走,故事就像一段事件生老病死的濃縮,
只要是故事就一定會在其中發現這樣的結構,只是可能以不同的順序,不同的型態,不同的比重來呈現
而三幕劇講的只是結構,所以我認為最關鍵最難的是當中的情節橋段,會決定整部戲劇的「感覺」,靈魂所在~
就像大家常講的,人生的生老病死,最重要的還是沿途的風景~
記住前人的血淚所發現的規則無疑是成功最快的捷徑,
但沒有實際領悟,將道理吞下肚,深刻地成為自己的養分,
會很難跳脫框架,容易在規則中打轉,創造不出自己的靈魂~
盡信書不如無書,但前提是你必須懂其中的道理...
對於這種制式又死板的東西,下意識的討厭了起來,然後這本書就被我供起來了...
時間回到我幼稚園的時候,我從小音感就差,大班時音樂課給每個小孩都安排了一樣樂器,
我幾乎每一種都輪過,因為我不管用哪種樂器都讓老師非常頭痛...直搖頭...
而從我有記憶以來,就很討厭節拍器...會讓我很焦躁...
就像從腦袋深處把靈魂綑綁一樣,規律制式的東西都讓我非常不自在...
始終覺得音樂是種感受的東西,為甚麼要有五線譜,而且還一定要有四小節呢!?
非常諷刺的,討厭規則的我,就學期間卻非常乖,幾乎沒有叛逆期...
(事實上我只是叛逆期來的很晚,而且持續很久...到現在還是...XD)
因為家裡很傳統,小學成績又好,家裡希望我繼續升學...
雖然喜歡畫畫,當時懵懂的我聽了家裡的意見,讀了普通高中,
但是成績從國中就開始一路往下掉,到高中也沒有停過...
高中從入學時的全班前十幾名,到高三差點拿不到畢業證書,還要補考才能畢業...
我有種「過目就忘」的特異功能,讀書始終記不多,記不久,
死記在小學時還應付的了,到了國高中,課業越來越重越多就無法應付了...
「國文」要背著作,作者,名什麼,字什麼,誰他弟,誰他爸的...
「歷史」要背朝代,歷代皇帝,誰他爸,誰他兒的...
「地理」要背氣候,地形,國名,首都...
就算我對三國歷史有興趣,能瞭解文學中的意境,但那些也跟課業完全沒有連結...
為了考試就是要一直背,這種情況下,我直覺得選了「自然組」
「數學」從小就還不錯,但到了後期,所有的東西都化成了公式...全部都還是要背...
一死記,腦袋就被"要記住"的壓力卡住,腦袋就轉不動了,我非常討厭這種狀態,
所以我每道題都會想要從頭推演,我最愛的就是驗證題...但這習慣造成太慢以至於之後跟不上...
「物理」同上
「化學」喜歡奇妙的化學反應,但剩下的全部都是要背的化學公式...
「生物」好奇生物的演化,但是界門綱目科屬種...要背的東西不會輸文組...
有沒發現我漏了一個科目「英文」,我英文意外的相對拿手...
第二次的大學重考我英文拿到五十幾分,在當年的大學聯考中算是蠻好的分數~
我單字沒有背得特別多(雖然我真的花蠻多時間在背),但我填空題總是能全軍覆沒...
我猜是我有了解基本文法的原理,又有學KK音標,看到沒看過的單字也能念得出來~
總的來說,我英文記的是「感覺」,是一種語言的語感...英文的說話思考模式...
而其他科目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只能死記...
這也是我們從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叫你背起來,然後繼續趕進度的教下去~
到現在,我發現我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容易深刻銘記的是「感覺」~~
音樂為甚麼有五線譜有四小節?
不是因為有五線譜才有音樂,是因為有音樂才有五線譜,四小節,
一個完全不懂五線譜四小節的天才也能做出好聽的曲子,
而人們賦予了音樂規則,給了度量的符號,就像年月日時分秒一樣,
「三幕劇」也是一樣,故事不用照這樣的規則走,故事就像一段事件生老病死的濃縮,
只要是故事就一定會在其中發現這樣的結構,只是可能以不同的順序,不同的型態,不同的比重來呈現
而三幕劇講的只是結構,所以我認為最關鍵最難的是當中的情節橋段,會決定整部戲劇的「感覺」,靈魂所在~
就像大家常講的,人生的生老病死,最重要的還是沿途的風景~
記住前人的血淚所發現的規則無疑是成功最快的捷徑,
但沒有實際領悟,將道理吞下肚,深刻地成為自己的養分,
會很難跳脫框架,容易在規則中打轉,創造不出自己的靈魂~
盡信書不如無書,但前提是你必須懂其中的道理...
3.5.15
「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重看 之情節發想推論
三月看完金穗獎之後就先放棄之前想好的動畫劇本(因為製作起來應該會將近一年),
想直接來練習實拍劇情片,但是拍片就是要燒錢找演員找景,
(不像動畫只要把時間拖長,自己不賺錢可以自己吸收自己做...)
一開始決定只用一個演員和一個房間當場景來發想一部短片,
而這樣的緊縮配置,能想到的主題就是寂寞(還有恐怖鬼片,但我不敢拍...)
不過隨著發想推演,現在劇本已經越走越多...主題也跑掉了...
(之後可能會再刪減...去年想動畫腳本也是這樣...完整的腳本起碼有三個版本...Orz)
發想期間,拿了類似主題的電影出來觀摩,
「型男飛行日誌」,蠻喜歡的一部電影
雖然內容講的是失去工作和探討主角寂寞的人生觀這種嚴肅主題
但是輕快而有趣的剪接節奏,幽默的內容橋段,
讓調性輕鬆詼諧不少,發人生省又不失娛樂~
想起之前看這部電影到後面也是邊看邊冷汗,
因為主角的人生觀某個部分跟我還蠻像的...
看完這部電影就好像在打我臉一樣.....有點痛...
==============下文對「型男飛行日誌」作劇情發想結構分析,未看者請迴避==============
電影穿插很多不同人被開除時的感想,增加全片的真實感
(應該有很多段是素人的真實感受)
一方面轉達被開除時感受的觀眾同感
一方面還有「路上有再美的風景,沒人跟你分享有甚麼意義」的無敵進階版,
大綱
開端「殘酷的工作,成功的人生」
難題「公司改革,帶新鮮人實習」
轉變「暫別工作,心緒體會變化」
結局「被過去的一切打臉」
「殘酷的工作,成功的人生」
從一堆人被開除的感受做開端,
夾帶口白說明了這份工作的殘酷,
但更諷刺的是還要帶給人們希望,
接著快節奏流利的剪接,展現了工作上的俐落後熟捻,以及樂在其中的主角Ryan
貌似站在雲頂端的人生勝利組,為了開除人而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
主角從開頭便扮演著懂得所有真理,
對人生無往不利的成熟男子,卻不為誰停留,
也有著常人無法辦到的夢想,
但片中穿插的演說畫面,一開始看似有道理,見解獨到的觀念,
但其實是種沒有責任一身輕的人生觀,漸漸點出主角所缺乏的人生觀,
「公司改革,帶新鮮人實習」
而要點出主角的盲點,需要的是襯托角色,編劇用了兩個很有趣的角色
1.同樣性質的女角Alex,和主角有著一樣的特質,和主角一搭一唱~建立互相歡愉的關係~
但在結局卻有著決定性的不同~
2.初生之篤,人生觀大不同並會點出反方觀念的角色Natalie,
社會新鮮人雖然有著天真不切實際的想法,卻也反映出老練的主角沒有的一面,
主角Ryan和家庭脫節,枯燥人生的妹妹襯托了的Ryan的光鮮,
但後段妹妹和家人的人際圓滿打臉主角的隱性失敗,
再次出發,俐落地收拾行李,但這次卻多了放不進行李箱的家人立牌,
以及過去沒有,像是累贅般的同伴,(就像他演講裡說的行李)
而這也帶給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轉變,
教導新人Natalie的過程像是在告訴觀眾,Ryan的犀利判斷以及口齒伶俐,
他的老練,鼓舞的表面其實是沒有溫度的內在
而Natalie也初次的真實感受到了開除人的罪惡感和壓力,
突然Natalie的失戀,繼續加強她的天真以及支撐Ryan和Alex的成熟人生觀
(加強結局的打臉力道)
但也無意的點出了Ryan人際關係的薄弱,
「暫別工作,心緒體會變化」
實習結束,暫時的歇息,
幫家人立牌拍著到此一遊的照片,像是有著到處旅行的優越感,
而到了婚禮,Ryan的優越感(照片)卻被其他家人滿滿的祝福淹沒,而顯得微不足道,
婚禮結束,Alex的識相離開,卻讓Ryan和家人的獨聚更加尷尬...
Ryan和Alex的感情升溫,闖校的情節,更凸顯女強男弱的設定
「被過去的一切打臉」
撞見Alex有著自己的家庭,跟自己大不相同,
成熟的Alex知道人生該擁有重視的東西,而Ryan只是她的逃避,
這讓剛體悟到並認定Alex的Ryan大受打擊...啟程回航
在這不巧的時刻,卻很巧的迎來了Ryan之前的最大夢想-里程數,
此時此刻,這沒有意義的夢想里程,卻像是在嘲笑自己般的無比諷刺,
而被自己過去的一切價值觀打臉的Ryan,
花了一輩子的時間開除人,最後決定寫一封推薦信幫Natalie得到工作,
再次踏上旅程,沒有了雀躍,沒有了樂在其中,
而是無比的失落和諷刺...
想直接來練習實拍劇情片,但是拍片就是要燒錢找演員找景,
(不像動畫只要把時間拖長,自己不賺錢可以自己吸收自己做...)
一開始決定只用一個演員和一個房間當場景來發想一部短片,
而這樣的緊縮配置,能想到的主題就是寂寞(還有恐怖鬼片,但我不敢拍...)
不過隨著發想推演,現在劇本已經越走越多...主題也跑掉了...
(之後可能會再刪減...去年想動畫腳本也是這樣...完整的腳本起碼有三個版本...Orz)
發想期間,拿了類似主題的電影出來觀摩,
「型男飛行日誌」,蠻喜歡的一部電影
雖然內容講的是失去工作和探討主角寂寞的人生觀這種嚴肅主題
但是輕快而有趣的剪接節奏,幽默的內容橋段,
讓調性輕鬆詼諧不少,發人生省又不失娛樂~
想起之前看這部電影到後面也是邊看邊冷汗,
因為主角的人生觀某個部分跟我還蠻像的...
看完這部電影就好像在打我臉一樣.....有點痛...
==============下文對「型男飛行日誌」作劇情發想結構分析,未看者請迴避==============
電影穿插很多不同人被開除時的感想,增加全片的真實感
(應該有很多段是素人的真實感受)
一方面轉達被開除時感受的觀眾同感
一方面還有「路上有再美的風景,沒人跟你分享有甚麼意義」的無敵進階版,
大綱
開端「殘酷的工作,成功的人生」
難題「公司改革,帶新鮮人實習」
轉變「暫別工作,心緒體會變化」
結局「被過去的一切打臉」
「殘酷的工作,成功的人生」
從一堆人被開除的感受做開端,
夾帶口白說明了這份工作的殘酷,
但更諷刺的是還要帶給人們希望,
接著快節奏流利的剪接,展現了工作上的俐落後熟捻,以及樂在其中的主角Ryan
貌似站在雲頂端的人生勝利組,為了開除人而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
主角從開頭便扮演著懂得所有真理,
對人生無往不利的成熟男子,卻不為誰停留,
也有著常人無法辦到的夢想,
但片中穿插的演說畫面,一開始看似有道理,見解獨到的觀念,
但其實是種沒有責任一身輕的人生觀,漸漸點出主角所缺乏的人生觀,
「公司改革,帶新鮮人實習」
而要點出主角的盲點,需要的是襯托角色,編劇用了兩個很有趣的角色
1.同樣性質的女角Alex,和主角有著一樣的特質,和主角一搭一唱~建立互相歡愉的關係~
但在結局卻有著決定性的不同~
2.初生之篤,人生觀大不同並會點出反方觀念的角色Natalie,
社會新鮮人雖然有著天真不切實際的想法,卻也反映出老練的主角沒有的一面,
主角Ryan和家庭脫節,枯燥人生的妹妹襯托了的Ryan的光鮮,
但後段妹妹和家人的人際圓滿打臉主角的隱性失敗,
再次出發,俐落地收拾行李,但這次卻多了放不進行李箱的家人立牌,
以及過去沒有,像是累贅般的同伴,(就像他演講裡說的行李)
而這也帶給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轉變,
教導新人Natalie的過程像是在告訴觀眾,Ryan的犀利判斷以及口齒伶俐,
他的老練,鼓舞的表面其實是沒有溫度的內在
而Natalie也初次的真實感受到了開除人的罪惡感和壓力,
突然Natalie的失戀,繼續加強她的天真以及支撐Ryan和Alex的成熟人生觀
(加強結局的打臉力道)
但也無意的點出了Ryan人際關係的薄弱,
「暫別工作,心緒體會變化」
實習結束,暫時的歇息,
幫家人立牌拍著到此一遊的照片,像是有著到處旅行的優越感,
而到了婚禮,Ryan的優越感(照片)卻被其他家人滿滿的祝福淹沒,而顯得微不足道,
婚禮結束,Alex的識相離開,卻讓Ryan和家人的獨聚更加尷尬...
Ryan和Alex的感情升溫,闖校的情節,更凸顯女強男弱的設定
Ryan勸說臨陣脫逃的新郎時,說出了自己一直都明白但不想面對的人生道理,
開始對一直以來的生活產生動搖,這比從別人嘴裡對Ryan說還有力道,
開始對一直以來的生活產生動搖,這比從別人嘴裡對Ryan說還有力道,
回到工作,公司開始使用新的作業方式,失去了工作上的寄託成就感,價值觀的變化正慢慢的發酵,
而當Ryan再次演講他那套人生觀的時候,新的體悟終於在心中綻放,那就是人生伴侶Alex
而當Ryan再次演講他那套人生觀的時候,新的體悟終於在心中綻放,那就是人生伴侶Alex
撞見Alex有著自己的家庭,跟自己大不相同,
成熟的Alex知道人生該擁有重視的東西,而Ryan只是她的逃避,
這讓剛體悟到並認定Alex的Ryan大受打擊...啟程回航
在這不巧的時刻,卻很巧的迎來了Ryan之前的最大夢想-里程數,
此時此刻,這沒有意義的夢想里程,卻像是在嘲笑自己般的無比諷刺,
而被自己過去的一切價值觀打臉的Ryan,
花了一輩子的時間開除人,最後決定寫一封推薦信幫Natalie得到工作,
再次踏上旅程,沒有了雀躍,沒有了樂在其中,
而是無比的失落和諷刺...
「復仇者聯盟1」的情節發想推論
從無到有發想故事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發想的困難瓶頸,
於是會開始注意別人是如何安排劇情和安插情節~
而相對劇情結構簡單的商業電影,從個人角度試想當初是如何發想的...
為了復仇者聯盟2的上映,特地重看了遺忘許久的復仇者聯盟1,
第一集的情節安插相較第二集比較靈活,第二集段落明顯,片段混亂,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集~~
==============下文對「復仇者聯盟1」作劇情發想結構分析,未看者請迴避==============
第一層,大綱
第一層,大綱
起「洛基搶奪魔方」,「英雄集結」,
難題「英雄內鬥,挫敗」,
轉折「重要角色領便當」,「英雄們團結重振旗鼓」,
結局「大決戰」
第二層,安插情節
「洛基搶奪魔方」
1.基地搶奪戰-一開始要吸引並讓觀眾進入劇情的動作戲,
因為這是一部角色很多的電影,所以敵人重點只放在洛基身上,
但又太顯薄弱,所以控制了兩位觀眾熟識又不太重要的角色
2.局長現身解決難題,逐個帶出每位角色,並用簡單的對話來表現角色間的個性和關係
因為這是一部角色很多的電影,所以敵人重點只放在洛基身上,
但又太顯薄弱,所以控制了兩位觀眾熟識又不太重要的角色
2.局長現身解決難題,逐個帶出每位角色,並用簡單的對話來表現角色間的個性和關係
「英雄集結」
1.黑寡婦,用弱勢讓敵人自己說出情報,不僅成功騙到觀眾,而且還在後段又騙了第二次~厲害的梗~
2.浩克,從小女孩帶出所在國家,職業和慈悲個性,身處戰爭國家的壓力為後段[一直都很生氣]埋梗
1.黑寡婦,用弱勢讓敵人自己說出情報,不僅成功騙到觀眾,而且還在後段又騙了第二次~厲害的梗~
2.浩克,從小女孩帶出所在國家,職業和慈悲個性,身處戰爭國家的壓力為後段[一直都很生氣]埋梗
3.美國隊長,承接美國隊長1的劇情,稍微帶一下時代的心理調適,
4.鋼鐵人,帶出結局的主戰場,秀新的著裝系統,
5.菲爾,和小辣椒的對話帶出女友,瘋狂粉絲崇拜美國隊長,雖然戲份不多,
但用和重要角色間的關係增加角色重量,因為要領便當...
6.洛基,前哨戰秀殘酷好大喜功和陰謀,並帶出雷神索爾,順便交代一下雷神1之後的劇情,
7.英雄們間的個性特色衝突及妥協,調性和趣味,我個人很喜歡這些情節的搭配,算這集的亮點~
5.菲爾,和小辣椒的對話帶出女友,瘋狂粉絲崇拜美國隊長,雖然戲份不多,
但用和重要角色間的關係增加角色重量,因為要領便當...
6.洛基,前哨戰秀殘酷好大喜功和陰謀,並帶出雷神索爾,順便交代一下雷神1之後的劇情,
7.英雄們間的個性特色衝突及妥協,調性和趣味,我個人很喜歡這些情節的搭配,算這集的亮點~
其中還有一些局長和神盾局的矛盾和神盾局的陰謀,
「英雄內鬥,挫敗」
神盾局的陰謀,洛基的陰謀,不信任,互相指責,一起爆發出來,一團混亂之際,敵人得逞
(一開始互相指責的爆點情緒掌控的不錯,可是後來英雄去救引擎的難題就爛了點...)
英雄四散,
「重要角色領便當」
菲爾的死雖然來的刻意,但局長假裝的卡牌橋段呼應菲爾的遺言,有騙到觀眾,讓人有點驚喜~
「英雄們團結重振旗鼓」
中場休息,英雄們的重振旗鼓,(這裡對鷹眼和黑寡婦的曖昧關係沒有多作解釋,讓人好奇但又摸不著頭緒)
「大決戰」
大軍入侵,平民疏散,大型怪物,
英雄卻也一個一個重新集結,也一定要有大合體的畫面~
隊長扮演一直以來的領袖角色,並讓角色各自發揮
但難題還要更難,
再加上自家人的火上加油,核彈,(順便當作結局殺手鐧)
這邊就都是橋段的應用組合,鋼鐵人進怪物體內攻擊,引核彈進傳送門等等
但最經典的還是浩克狂甩洛基,
最後當然難題一一解決啦~
跟第二集比較起來,結構上相當多雷同的地方(可能真的是第二集比較不重要的關係...)
大致結構幾乎一樣-->挫敗-->重振旗鼓-->大決戰,還有重要角色領便當,
第一集的角色均衡控制得很好,還有英雄間的互動也很經典很有趣~每位角色都有顧到~
但是到了第二集,可能因為沒梗可以玩,而且又加了太多新角色進來...
不但沒了新鮮感,還又失去了亮點...
「英雄內鬥,挫敗」
神盾局的陰謀,洛基的陰謀,不信任,互相指責,一起爆發出來,一團混亂之際,敵人得逞
(一開始互相指責的爆點情緒掌控的不錯,可是後來英雄去救引擎的難題就爛了點...)
英雄四散,
「重要角色領便當」
菲爾的死雖然來的刻意,但局長假裝的卡牌橋段呼應菲爾的遺言,有騙到觀眾,讓人有點驚喜~
「英雄們團結重振旗鼓」
中場休息,英雄們的重振旗鼓,(這裡對鷹眼和黑寡婦的曖昧關係沒有多作解釋,讓人好奇但又摸不著頭緒)
「大決戰」
大軍入侵,平民疏散,大型怪物,
英雄卻也一個一個重新集結,也一定要有大合體的畫面~
隊長扮演一直以來的領袖角色,並讓角色各自發揮
但難題還要更難,
再加上自家人的火上加油,核彈,(順便當作結局殺手鐧)
這邊就都是橋段的應用組合,鋼鐵人進怪物體內攻擊,引核彈進傳送門等等
但最經典的還是浩克狂甩洛基,
最後當然難題一一解決啦~
跟第二集比較起來,結構上相當多雷同的地方(可能真的是第二集比較不重要的關係...)
大致結構幾乎一樣-->挫敗-->重振旗鼓-->大決戰,還有重要角色領便當,
第一集的角色均衡控制得很好,還有英雄間的互動也很經典很有趣~每位角色都有顧到~
但是到了第二集,可能因為沒梗可以玩,而且又加了太多新角色進來...
不但沒了新鮮感,還又失去了亮點...
28.4.15
「復仇者聯盟2」的承先啟後,被拋棄的「奧創」
這兩年因為想自己的劇本,開始會對電影的情節和結構做分析,
最近複習「復仇者聯盟1」,看似複雜,但其實結構很簡單,(可能因為是商業電影)
所以看到不少發想痕跡和情節目的,於是想從初心者角度對劇本的發想做還原,
然後緊接著看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也看到了類似的痕跡,
所以先來寫「奧創」的結構和情節目的,
「三幕劇」是編劇中最基礎的結構「開端」,「難題,衝突」,「結局」,
類似把「起,承,轉,合」切成「起」,「承,轉」,「合」的感覺
而再把三幕的每一部分再細分成三幕再細分,以此類推,就是形成戲劇的基本架構,
十幾年前的「駭客任務」因為很賣座,被當作了「起」,而後發展成了大型三幕劇的三部電影,
(更早之前的「回到未來」也有點這感覺,但沒有很刻意)
作為承先啟後的駭客任務第二集是當中我認為最不好看的一集,
看完「復仇者聯盟2」之後,我有類似的感覺,
很多為了第三集「無限之戰」鋪的梗,並且對英雄角色和神盾局做重新洗牌,意圖明顯,
聽到有些「復仇者聯盟2」的觀後感都是過於散亂,核心主題不夠明顯,集中,
我認為是過多的交代和鋪梗導致,
還有就是AI智慧毀滅人類的電影題材已經很多
(2008的「Eagle Eye」,2004的「I, Robot」,或是知名的「魔鬼終結者」和「駭客任務」)
每一部都有很明確且精彩的概念理論,而且「復仇者」一開始定的魔王就是「薩諾斯」
所以作為承先啟後的復仇者聯盟第二部電影,大魔王AI「奧創」就直接被拋棄,不在上面多做琢磨,
然後將重點分給了每位主角的內心世界,作為日後的鋪梗,
不過我蠻喜歡每個角色內心掙扎的橋段,
對於角色定位和將來舖梗都更加明確,
鋼鐵人的內心戲就像是對鋼鐵人3的延續,不過直接實在許多~
而黑寡婦的內心戲讓人對她的過去更加好奇,應該是有意拍成獨立電影的關係,
浩克和黑寡婦的感情戲來的突然,應該也只是為了之後的情節考量而設...痕跡也很明顯...
不過每位角色的內心掙扎都僅僅短暫的畫面和淺白的表面交代,沒有作深入的發展,
角色間的個性特色對話也不如前作有趣和衝突...
大都在趕時間發展情節,喪失了英雄們該有的角色特性
============下文對「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從結局回推發想結構分析,未看者請迴避============
第一層,大綱
起「搶奪權杖,奧創誕生」,難題「英雄挫敗」,轉折「心靈之旅,重振旗鼓」,結局「大決戰」
第二層,安插情節
這種明顯三幕劇結構的電影,重要的則是情節變化和橋段安排,會決定整部片的Tone調和感覺
這部由緋紅女巫誘發鋼鐵人的恐懼作楔子,進而創造「奧創」,並帶出大家的內心恐懼,Tone調是「嚴肅的」,
所以笑料明顯的不如前作或個別前作,也可能因為經營太多整體氣氛,沒有主題能夠支撐的笑點,
只有雷神的鐵鎚這種從前面鋪梗到後面神來一筆的點還不錯,
而像戰爭機器的幽默,美國隊長的髒話,鋼鐵人和隊長的鬥嘴,鷹眼和快銀的鬥嘴,
這些都很零散,很難笑,也很低調
角色洗牌
漫威可能有注意到女性英雄角色太少,缺了柔性面,搞得黑寡婦每一部電影都要跟主角調情,
(結果還因此被鷹眼和美國隊長在節目上揶揄...最後還要出來道歉XD)
然後加了緋紅女巫一角,所以連帶的帶出「快銀」和「幻視」,那魔王就是「奧創」了
「奧創」自然是個過客(或是以後再發展),強大的「幻視」可做為對付「薩諾斯」的戰力,
而沒太多特色的「快銀」.....只好賜死了...
然而領便當是一個大事件,必須要有意義~
於是派出了同樣沒什麼特色的「鷹眼」,
這集突然出現的家庭強調鷹眼的柔性面,(順便當中場休息之處)
就像電影裡某角色死之前都要說「我回來一定要娶妳」一樣,搞得我以為鷹眼就要掛了...
結果原來是從一開始就跟鷹眼互看不順眼的「快銀」領便當,讓一切的壯烈轉嫁到「快銀」身上!
(畢竟觀眾們對舊角色會比較有感情!)
再來可能因為角色過多,沒甚麼人氣又沒甚麼故事的「浩克」,
要找原因讓他離開...(也可能要去發展別的梗)
於是編劇就由一開始接觸他的黑寡婦,賦予了談戀愛的任務,並因此而有藉口離開.....
(但又沒時間鋪陳,所以搞得非常突兀...)
另外,索爾的雷槌和隊長的盾牌合作的組合計蠻有意思的~
第三層,大綱細節討論
「搶奪權杖,奧創誕生」
延續美國隊長2的劇情,剷除九頭蛇的剩餘勢力,開場復仇者的集結,連續鏡頭就要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
新角色登場,讓鋼鐵人看到(預知?)對付「薩諾斯」的結局,而產生的恐懼感創造了「奧創」,
也因此用鋼鐵人的個性影響了「奧創」,對自己的驕傲產生了對人類的蔑視...
對改善世界的扭曲定義(有點像機械公敵,但有些不同)
「英雄挫敗」
從九頭蛇的檔案中
英雄們發現了奧創的目的,追擊奧創,
開打後,英雄們卻被緋紅女巫的心靈控制看見了自己的恐懼,被各個擊破,
(其中的目的應該是要帶出浩克和鋼鐵人的對打...倒也是很會安排...)
「心靈之旅,重振旗鼓」
失敗的英雄們來到鷹眼的家避難,四散各自面對遇到的困難恐懼,
前神盾局局長的出現(暗示了會有幫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息重整,
英雄們又發現了奧創的目的,
奧創打造了無敵的新身體,卻讓怨懟復仇者們的雙胞胎發現了奧創真正目的而倒戈,
英雄們出發搶奪新身體,得手,並獲得雙胞胎新夥伴,
鋼鐵人重施故技...誤打誤撞得到好結果,賈維斯與奧創的小孩實體化,新夥伴獲得+1,
英雄們再次發現了奧創的目的...重振旗鼓,再出發!
「大決戰」
英雄們對上「奧創」蟑螂大軍,似乎是個有點無聊的題目,
所以加上了無法脫困的民眾,合併奧創的大絕招來增加難度,
奧創的目的是毀滅全人類,於是想到了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然而哪來的隕石咧,
就是將大地切一塊出來當隕石...(不得不說這還蠻有梗的,而且頗壯觀...)
當然結局可想而知~
收尾是新的神盾局重新啟用,新角色加入~
彩蛋就是下集的大魔王「薩諾斯」和無限手套~
最近複習「復仇者聯盟1」,看似複雜,但其實結構很簡單,(可能因為是商業電影)
所以看到不少發想痕跡和情節目的,於是想從初心者角度對劇本的發想做還原,
然後緊接著看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也看到了類似的痕跡,
所以先來寫「奧創」的結構和情節目的,
「三幕劇」是編劇中最基礎的結構「開端」,「難題,衝突」,「結局」,
類似把「起,承,轉,合」切成「起」,「承,轉」,「合」的感覺
而再把三幕的每一部分再細分成三幕再細分,以此類推,就是形成戲劇的基本架構,
十幾年前的「駭客任務」因為很賣座,被當作了「起」,而後發展成了大型三幕劇的三部電影,
(更早之前的「回到未來」也有點這感覺,但沒有很刻意)
作為承先啟後的駭客任務第二集是當中我認為最不好看的一集,
看完「復仇者聯盟2」之後,我有類似的感覺,
很多為了第三集「無限之戰」鋪的梗,並且對英雄角色和神盾局做重新洗牌,意圖明顯,
聽到有些「復仇者聯盟2」的觀後感都是過於散亂,核心主題不夠明顯,集中,
我認為是過多的交代和鋪梗導致,
還有就是AI智慧毀滅人類的電影題材已經很多
(2008的「Eagle Eye」,2004的「I, Robot」,或是知名的「魔鬼終結者」和「駭客任務」)
每一部都有很明確且精彩的概念理論,而且「復仇者」一開始定的魔王就是「薩諾斯」
所以作為承先啟後的復仇者聯盟第二部電影,大魔王AI「奧創」就直接被拋棄,不在上面多做琢磨,
然後將重點分給了每位主角的內心世界,作為日後的鋪梗,
不過我蠻喜歡每個角色內心掙扎的橋段,
對於角色定位和將來舖梗都更加明確,
鋼鐵人的內心戲就像是對鋼鐵人3的延續,不過直接實在許多~
而黑寡婦的內心戲讓人對她的過去更加好奇,應該是有意拍成獨立電影的關係,
浩克和黑寡婦的感情戲來的突然,應該也只是為了之後的情節考量而設...痕跡也很明顯...
不過每位角色的內心掙扎都僅僅短暫的畫面和淺白的表面交代,沒有作深入的發展,
角色間的個性特色對話也不如前作有趣和衝突...
大都在趕時間發展情節,喪失了英雄們該有的角色特性
============下文對「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從結局回推發想結構分析,未看者請迴避============
第一層,大綱
起「搶奪權杖,奧創誕生」,難題「英雄挫敗」,轉折「心靈之旅,重振旗鼓」,結局「大決戰」
第二層,安插情節
這種明顯三幕劇結構的電影,重要的則是情節變化和橋段安排,會決定整部片的Tone調和感覺
這部由緋紅女巫誘發鋼鐵人的恐懼作楔子,進而創造「奧創」,並帶出大家的內心恐懼,Tone調是「嚴肅的」,
所以笑料明顯的不如前作或個別前作,也可能因為經營太多整體氣氛,沒有主題能夠支撐的笑點,
只有雷神的鐵鎚這種從前面鋪梗到後面神來一筆的點還不錯,
而像戰爭機器的幽默,美國隊長的髒話,鋼鐵人和隊長的鬥嘴,鷹眼和快銀的鬥嘴,
這些都很零散,很難笑,也很低調
角色洗牌
漫威可能有注意到女性英雄角色太少,缺了柔性面,搞得黑寡婦每一部電影都要跟主角調情,
(結果還因此被鷹眼和美國隊長在節目上揶揄...最後還要出來道歉XD)
然後加了緋紅女巫一角,所以連帶的帶出「快銀」和「幻視」,那魔王就是「奧創」了
「奧創」自然是個過客(或是以後再發展),強大的「幻視」可做為對付「薩諾斯」的戰力,
而沒太多特色的「快銀」.....只好賜死了...
然而領便當是一個大事件,必須要有意義~
於是派出了同樣沒什麼特色的「鷹眼」,
這集突然出現的家庭強調鷹眼的柔性面,(順便當中場休息之處)
就像電影裡某角色死之前都要說「我回來一定要娶妳」一樣,搞得我以為鷹眼就要掛了...
結果原來是從一開始就跟鷹眼互看不順眼的「快銀」領便當,讓一切的壯烈轉嫁到「快銀」身上!
(畢竟觀眾們對舊角色會比較有感情!)
再來可能因為角色過多,沒甚麼人氣又沒甚麼故事的「浩克」,
要找原因讓他離開...(也可能要去發展別的梗)
於是編劇就由一開始接觸他的黑寡婦,賦予了談戀愛的任務,並因此而有藉口離開.....
(但又沒時間鋪陳,所以搞得非常突兀...)
另外,索爾的雷槌和隊長的盾牌合作的組合計蠻有意思的~
第三層,大綱細節討論
「搶奪權杖,奧創誕生」
延續美國隊長2的劇情,剷除九頭蛇的剩餘勢力,開場復仇者的集結,連續鏡頭就要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
新角色登場,讓鋼鐵人看到(預知?)對付「薩諾斯」的結局,而產生的恐懼感創造了「奧創」,
也因此用鋼鐵人的個性影響了「奧創」,對自己的驕傲產生了對人類的蔑視...
對改善世界的扭曲定義(有點像機械公敵,但有些不同)
「英雄挫敗」
從九頭蛇的檔案中
英雄們發現了奧創的目的,追擊奧創,
開打後,英雄們卻被緋紅女巫的心靈控制看見了自己的恐懼,被各個擊破,
(其中的目的應該是要帶出浩克和鋼鐵人的對打...倒也是很會安排...)
「心靈之旅,重振旗鼓」
失敗的英雄們來到鷹眼的家避難,四散各自面對遇到的困難恐懼,
前神盾局局長的出現(暗示了會有幫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息重整,
英雄們
奧創打造了無敵的新身體,卻讓怨懟復仇者們的雙胞胎發現了奧創真正目的而倒戈,
英雄們出發搶奪新身體,得手,並獲得雙胞胎新夥伴,
鋼鐵人重施故技...誤打誤撞得到好結果,賈維斯與奧創的小孩實體化,新夥伴獲得+1,
英雄們
「大決戰」
英雄們對上「奧創」蟑螂大軍,似乎是個有點無聊的題目,
所以加上了無法脫困的民眾,合併奧創的大絕招來增加難度,
奧創的目的是毀滅全人類,於是想到了造成恐龍滅絕的"隕石",然而哪來的隕石咧,
就是將大地切一塊出來當隕石...(不得不說這還蠻有梗的,而且頗壯觀...)
當然結局可想而知~
收尾是新的神盾局重新啟用,新角色加入~
彩蛋就是下集的大魔王「薩諾斯」和無限手套~
26.4.15
2015第37屆金穗獎 觀後小論
去年因為動畫片《蠱》的關係,看了金穗獎,發現有些短片不錯看,所以加看了幾部輔導金的作品~
今年因為動畫片《七點半的太空人》又來看金穗獎,剛好遇到案子淡季,於是長片短片加一加總共看了51部~
其中比較有映像的大概有十來部左右,以後若有想寫得再來寫....
這篇拿其中兩部比較特別的,屬於非主流,規則外的作品,
又都比較簡單容易看出創作的痕跡,所以拿來做討論
剛好想腳本卡在情結的部分,藉由這兩部粗淺的討論一下劇本發想中情節和橋段的重要性,
--------------------------------------------------------------------------
吳季恩 導演的課堂作品《他好嗎?》
劉啟崑 的實驗作品《世界由廢料建構》
--------------------------------------------------------------------------
《他好嗎?》是導演的課堂作業,用很有限的資源拍了一部簡單卻有Fu的短片,雖然粗糙但有餘韻,
在映後座談中,導演提到只花了一個晚上在他家附近的公園拍攝,冰淇淋道具等等的花費兩千多,
演員則是認識的學妹,和兩人交談過後,只憑對兩人的印象和感覺來寫出了這樣的劇本,
很驚訝的是,一般都是先有了劇本之後才開始找演員,
而這位導演則是先遇到演員後,根據演員的調性和感覺去寫腳本,
這樣的結果可以讓演員的表現非常的自然也很對味~影片的感覺就不會做作生硬~
--以下對《他好嗎?》的內容做簡單分析,會有劇情討論,模擬從無到有的的發想層次推導--
第一層,角色, 溫厚專一的女孩A , 輕浮不羈的女孩B,
第二層,大綱, 親密好友關係,女孩A對女孩B有女女愛戀的味道,但女孩B卻有了男友,
第三層,主軸(衝突), 女孩A質問女孩B是否真的喜歡男孩,為甚麼不選擇她,
第四層,橋段1, 利用對冰淇淋的不同看法增加趣味,並讓觀眾了解角色之間的關係和態度,
第五層,橋段2, 女孩B不吃餅乾,女孩A喜歡女孩B,讓B留餅乾給他吃,但男孩的一句話,卻讓B把餅乾吃掉了
第六層,橋段3, A在廁所等B,還對B言聽計從,說明兩人關係
Final\
羅越在廁所外拿著李悠的冰淇淋等李悠,隔著牆聊手上的冰淇淋,哪家比較好吃,
羅越偷偷的舔了一口,李悠喊著,讓羅越拿衛生紙進去給她,任性的卻又不讓她把冰淇淋帶進去,
之後,羅越想吃一口冰,被李悠拒絕,於是羅越讓不吃餅乾的李悠留餅乾給她吃,
接著羅越問李悠新交的的男朋友如何,聊著聊著便開始質問是否真的愛這男孩,
李悠曖昧的逃避回答,躲到了籃球場的網子後面,羅越問的更激動了,
兩人隔著網子,羅越質問李悠是否因為她是女的就不行,而李悠只是輕浮曖昧的迂迴打槍,
這時男孩來了,李悠態度馬上轉變,與男孩共食冰淇淋,並一起走去打籃球,男孩不吃餅乾,讓李悠吃掉,
而獨自一人留在籃球場網外的羅越,看著他們遠去,而李悠卻還刻意吃著餅乾給羅越看...
感想,雖然影片的質感粗糙,攝影不優,光線也糟,但隔網質問的畫面感覺還不錯,
女孩A女孩B的表演都很自然,尤其是女孩B最後吃冰淇淋餅乾的挑釁態度很絕,
開頭等廁所聊天,用對話方式傳達兩人關係的情節不甚高明,有點沉悶,也讓人摸不著頭緒,
但透過冰淇淋,讓後段女孩B的態度轉變呈現,效果倒是蠻好的~
整體劇情不算突出特別,但是有趣的情節讓整個影片生動了起來~人物的個性也變得立體~
--------------------------------------------------------------------------
《世界由廢料建構》臉書有全部片段
這部是實驗片,由二十幾個概念組成的概念片,並不是戲劇,
會擺在一起討論是想說明,影片必須要有情節,只有概念是無法打動人心的,
本片作者由影片內容可以猜測是文字相關工作者,而這是他的第一部影片,
影片內容大多是憤世既俗的想法概念,用片段畫面搭配口白而成,
這讓我想到自己的"發想集"資料夾,裡面有幾十個成堆的發想概念,
但很多都沒有發展成戲劇,只有幾行文字說明的概念,
而需要發展成戲劇,還必須要生成角色,想出故事情節,
而這部雖然不是戲劇,但其中很多精采的概念都很適合發展成一部戲劇的主軸,
但是沒有故事,只用說教和批判的訴說,只會讓觀者反感,而且無法觀賞下去,
就像很多小時候的寓言故事,讓道理埋在美麗和生動的情節背後,
也像聖經或佛書一樣,其實這兩本也根本就是故事書...
所以道理需要透過故事情節來傳達~
而情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如何不露痕跡的,
讓人吃下美味食物的同時一起吞下埋好的毒藥(咦)
今年因為動畫片《七點半的太空人》又來看金穗獎,剛好遇到案子淡季,於是長片短片加一加總共看了51部~
其中比較有映像的大概有十來部左右,以後若有想寫得再來寫....
這篇拿其中兩部比較特別的,屬於非主流,規則外的作品,
又都比較簡單容易看出創作的痕跡,所以拿來做討論
剛好想腳本卡在情結的部分,藉由這兩部粗淺的討論一下劇本發想中情節和橋段的重要性,
--------------------------------------------------------------------------
吳季恩 導演的課堂作品《他好嗎?》
劉啟崑 的實驗作品《世界由廢料建構》
--------------------------------------------------------------------------
《他好嗎?》是導演的課堂作業,用很有限的資源拍了一部簡單卻有Fu的短片,雖然粗糙但有餘韻,
在映後座談中,導演提到只花了一個晚上在他家附近的公園拍攝,冰淇淋道具等等的花費兩千多,
演員則是認識的學妹,和兩人交談過後,只憑對兩人的印象和感覺來寫出了這樣的劇本,
很驚訝的是,一般都是先有了劇本之後才開始找演員,
而這位導演則是先遇到演員後,根據演員的調性和感覺去寫腳本,
這樣的結果可以讓演員的表現非常的自然也很對味~影片的感覺就不會做作生硬~
--以下對《他好嗎?》的內容做簡單分析,會有劇情討論,模擬從無到有的的發想層次推導--
第一層,角色, 溫厚專一的女孩A , 輕浮不羈的女孩B,
第二層,大綱, 親密好友關係,女孩A對女孩B有女女愛戀的味道,但女孩B卻有了男友,
第三層,主軸(衝突), 女孩A質問女孩B是否真的喜歡男孩,為甚麼不選擇她,
第四層,橋段1, 利用對冰淇淋的不同看法增加趣味,並讓觀眾了解角色之間的關係和態度,
第五層,橋段2, 女孩B不吃餅乾,女孩A喜歡女孩B,讓B留餅乾給他吃,但男孩的一句話,卻讓B把餅乾吃掉了
第六層,橋段3, A在廁所等B,還對B言聽計從,說明兩人關係
Final\
羅越在廁所外拿著李悠的冰淇淋等李悠,隔著牆聊手上的冰淇淋,哪家比較好吃,
羅越偷偷的舔了一口,李悠喊著,讓羅越拿衛生紙進去給她,任性的卻又不讓她把冰淇淋帶進去,
之後,羅越想吃一口冰,被李悠拒絕,於是羅越讓不吃餅乾的李悠留餅乾給她吃,
接著羅越問李悠新交的的男朋友如何,聊著聊著便開始質問是否真的愛這男孩,
李悠曖昧的逃避回答,躲到了籃球場的網子後面,羅越問的更激動了,
兩人隔著網子,羅越質問李悠是否因為她是女的就不行,而李悠只是輕浮曖昧的迂迴打槍,
這時男孩來了,李悠態度馬上轉變,與男孩共食冰淇淋,並一起走去打籃球,男孩不吃餅乾,讓李悠吃掉,
而獨自一人留在籃球場網外的羅越,看著他們遠去,而李悠卻還刻意吃著餅乾給羅越看...
感想,雖然影片的質感粗糙,攝影不優,光線也糟,但隔網質問的畫面感覺還不錯,
女孩A女孩B的表演都很自然,尤其是女孩B最後吃冰淇淋餅乾的挑釁態度很絕,
開頭等廁所聊天,用對話方式傳達兩人關係的情節不甚高明,有點沉悶,也讓人摸不著頭緒,
但透過冰淇淋,讓後段女孩B的態度轉變呈現,效果倒是蠻好的~
整體劇情不算突出特別,但是有趣的情節讓整個影片生動了起來~人物的個性也變得立體~
--------------------------------------------------------------------------
《世界由廢料建構》臉書有全部片段
這部是實驗片,由二十幾個概念組成的概念片,並不是戲劇,
會擺在一起討論是想說明,影片必須要有情節,只有概念是無法打動人心的,
本片作者由影片內容可以猜測是文字相關工作者,而這是他的第一部影片,
影片內容大多是憤世既俗的想法概念,用片段畫面搭配口白而成,
這讓我想到自己的"發想集"資料夾,裡面有幾十個成堆的發想概念,
但很多都沒有發展成戲劇,只有幾行文字說明的概念,
而需要發展成戲劇,還必須要生成角色,想出故事情節,
而這部雖然不是戲劇,但其中很多精采的概念都很適合發展成一部戲劇的主軸,
但是沒有故事,只用說教和批判的訴說,只會讓觀者反感,而且無法觀賞下去,
就像很多小時候的寓言故事,讓道理埋在美麗和生動的情節背後,
也像聖經或佛書一樣,其實這兩本也根本就是故事書...
所以道理需要透過故事情節來傳達~
而情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如何不露痕跡的,
讓人吃下美味食物的同時一起吞下埋好的毒藥(咦)
22.3.15
「愛的萬物論 」和「潛水鐘與蝴蝶 」
「愛的萬物論 」和「潛水鐘與蝴蝶 」
皆為真人實事改編,講述全身癱瘓者不同面向的人生,
「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是有當代愛因斯坦之稱的物理學家,卻是全身癱瘓的漸凍人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霍金從患病前到結婚後的愛情婚姻生活,
本片獲得今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上映前的預告片剪的非常有味道~讓我非常期待~
但看過之後有點失望~還是算有點小商業的普通片,並不是很讓人驚艷,
不過其中一些橋段還算是小賺人熱淚~
男主角演漸凍人霍金十分維妙維肖,
從正常人漸漸發病一直到發病之後的全身癱瘓,全片都很自然,感覺不出任何做作或刻意,
聽說男主角花了很多時間和漸凍人相處藉以觀察,但和霍金本人似乎倒是只見過一次面? 哈~
不過因為男主角最出色的部分都是演出漸凍人的時候...
雖然維妙維肖,但就看不出其他層面的演出,所以我沒有很注意到這位演員...
後來有上維基查霍金本人的婚姻生活,還真的有如電影描述的錯綜複雜,
不過畢竟是要賣錢的電影,所以其中很多的原因,理由和過程都加入了美化動人的情節~
「潛水鐘與蝴蝶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知名雜誌的總編輯突然中風後罹患閉鎖症候群,
全身癱瘓也無法言語只剩左眼能動,
全片翻拍改編自其本人癱瘓後創作的同名回憶錄,
電影畫面多數是以癱瘓者本身的視角出發,並帶入筆者描述的幻想情境,
描述患病後的生活及心態轉換,沒有過多的埋怨及無奈,
而是對現狀正面幽默的看待以及對周遭事物的天馬行空~
雖稍嫌沉悶,但也是一部帶點小奇幻又有淡淡哀傷省思的人生小品
片中癱瘓後的歪嘴表情是使用特殊化妝表現,明顯的不自然...
這方面就比較出了愛的萬物論的用心之處~
===================下文有「愛的萬物論 」劇情描述,未看者請迴避===================
霍金在劍橋大學就讀時與文學系的潔恩相戀,
霍金卻在結婚前嚴重出現漸凍人的病徵,被宣告只有兩年生命,
但兩人仍堅持結婚,生兒育女,霍金逐漸全身癱瘓,雖然辛苦,但也幸福快樂~
時間流逝,早已超過醫生宣告的兩年,
潔恩對霍金與孩子們的照顧開始無法負荷,
另一方面又要兼顧自己的文學夢想,開始想要找人幫忙,
潔恩在教會結識了離過婚的鋼琴師強納森,獨自一人的狀況十分適合當幫手,
而強納森的感性特質與信仰都比霍金的理性特質更貼近潔恩,兩人十分契合,
但強納森與潔恩兩人一直維持著柏拉圖式的曖昧情感,誰也沒有跨過那條線,
無奈周遭閒言閒語越來越多,只好讓強納森離開,
霍金看在眼裡,卻有意成全兩人,還為他們製造機會,不想讓潔恩受苦,
但霍金在一次嚴重的肺炎感染後,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需要特殊照顧,
伊蓮,一名語言看護,一來就展現了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且十分了解霍金的需要,
雖然後來使用了語言機器替霍金發聲,但霍金已愛上伊蓮,
有一天,霍金在發表的論文打上了一直不肯承認存在的上帝,
讓多年來與霍金爭論上帝存在的潔恩意外的驚喜,
但霍金話題一轉,他真正想講的是想與伊蓮在一起,要離開潔恩,
回顧多年的感情與困難地度過,最後終於分開...
而後來,潔恩也就與強納森在一起了,
於是他們彼此各自組成了家庭,
最後霍金的成就舉世皆知,終於得到拜見英女王的殊榮,
而與他同行的是多年來伴他走過的潔恩.
----------後記感想
本片最高潮,賺人熱淚的部分應該是最後霍金與潔恩道別分離的段落,
但維基百科的描述,兩人的分開似乎沒有這麼的羅曼蒂克,
另外內容也顯示,後來霍金與伊蓮的婚姻不是很好,也是不歡而散,
但最後也與潔恩重修舊好了~
===================下文有「潛水鐘與蝴蝶」劇情描述,未看者請迴避===================
模糊的視線,勉強睜開眼睛,四周都是醫生護士,
這才發現自己在醫院裡,全身上下都無法動作,拼命喊叫也沒人能聽到,
知名的時尚雜誌總編輯在一次中風後,得了閉鎖症候群,
全身癱瘓,右眼受傷,無法言語,只剩左眼能動...
在語言治療師的幫助下才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也只能逐字表達...
在這種情況下,事事都必須靠別人幫助
但他的意識卻是非常清楚,就像困在了潛水鐘裡啥事都不能做,
唯一能做的只有放開自己的想像,讓意識天馬行空不受拘束,
想像醫院的前身是什麼的模樣,讓自己身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戲院之中,
回想自己與父親的關係,與老婆小孩的過往,
讓意識就像蝴蝶任意的飛舞~
日子一天天的過,
於是他決定將他癱瘓後處境與心境寫成一本著作出版,
最後,著作終於完成並出版發行,
但他卻因為肺炎感染而過世了
----------後記感想
全片很多畫面以主角的視角拍攝,還有很多主角的自白,很能讓觀眾體會出主角的處境,
而作者能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完成著作,十分令人敬佩,
卻在出版後過世,令人惋惜,也非常戲劇化~
皆為真人實事改編,講述全身癱瘓者不同面向的人生,
「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是有當代愛因斯坦之稱的物理學家,卻是全身癱瘓的漸凍人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霍金從患病前到結婚後的愛情婚姻生活,
本片獲得今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上映前的預告片剪的非常有味道~讓我非常期待~
但看過之後有點失望~還是算有點小商業的普通片,並不是很讓人驚艷,
不過其中一些橋段還算是小賺人熱淚~
男主角演漸凍人霍金十分維妙維肖,
從正常人漸漸發病一直到發病之後的全身癱瘓,全片都很自然,感覺不出任何做作或刻意,
聽說男主角花了很多時間和漸凍人相處藉以觀察,但和霍金本人似乎倒是只見過一次面? 哈~
不過因為男主角最出色的部分都是演出漸凍人的時候...
雖然維妙維肖,但就看不出其他層面的演出,所以我沒有很注意到這位演員...
後來有上維基查霍金本人的婚姻生活,還真的有如電影描述的錯綜複雜,
不過畢竟是要賣錢的電影,所以其中很多的原因,理由和過程都加入了美化動人的情節~
「潛水鐘與蝴蝶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知名雜誌的總編輯突然中風後罹患閉鎖症候群,
全身癱瘓也無法言語只剩左眼能動,
全片翻拍改編自其本人癱瘓後創作的同名回憶錄,
電影畫面多數是以癱瘓者本身的視角出發,並帶入筆者描述的幻想情境,
描述患病後的生活及心態轉換,沒有過多的埋怨及無奈,
而是對現狀正面幽默的看待以及對周遭事物的天馬行空~
雖稍嫌沉悶,但也是一部帶點小奇幻又有淡淡哀傷省思的人生小品
片中癱瘓後的歪嘴表情是使用特殊化妝表現,明顯的不自然...
這方面就比較出了愛的萬物論的用心之處~
===================下文有「愛的萬物論 」劇情描述,未看者請迴避===================
霍金在劍橋大學就讀時與文學系的潔恩相戀,
霍金卻在結婚前嚴重出現漸凍人的病徵,被宣告只有兩年生命,
但兩人仍堅持結婚,生兒育女,霍金逐漸全身癱瘓,雖然辛苦,但也幸福快樂~
時間流逝,早已超過醫生宣告的兩年,
潔恩對霍金與孩子們的照顧開始無法負荷,
另一方面又要兼顧自己的文學夢想,開始想要找人幫忙,
潔恩在教會結識了離過婚的鋼琴師強納森,獨自一人的狀況十分適合當幫手,
而強納森的感性特質與信仰都比霍金的理性特質更貼近潔恩,兩人十分契合,
但強納森與潔恩兩人一直維持著柏拉圖式的曖昧情感,誰也沒有跨過那條線,
無奈周遭閒言閒語越來越多,只好讓強納森離開,
霍金看在眼裡,卻有意成全兩人,還為他們製造機會,不想讓潔恩受苦,
但霍金在一次嚴重的肺炎感染後,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需要特殊照顧,
伊蓮,一名語言看護,一來就展現了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且十分了解霍金的需要,
雖然後來使用了語言機器替霍金發聲,但霍金已愛上伊蓮,
有一天,霍金在發表的論文打上了一直不肯承認存在的上帝,
讓多年來與霍金爭論上帝存在的潔恩意外的驚喜,
但霍金話題一轉,他真正想講的是想與伊蓮在一起,要離開潔恩,
回顧多年的感情與困難地度過,最後終於分開...
而後來,潔恩也就與強納森在一起了,
於是他們彼此各自組成了家庭,
最後霍金的成就舉世皆知,終於得到拜見英女王的殊榮,
而與他同行的是多年來伴他走過的潔恩.
----------後記感想
本片最高潮,賺人熱淚的部分應該是最後霍金與潔恩道別分離的段落,
但維基百科的描述,兩人的分開似乎沒有這麼的羅曼蒂克,
另外內容也顯示,後來霍金與伊蓮的婚姻不是很好,也是不歡而散,
但最後也與潔恩重修舊好了~
===================下文有「潛水鐘與蝴蝶」劇情描述,未看者請迴避===================
模糊的視線,勉強睜開眼睛,四周都是醫生護士,
這才發現自己在醫院裡,全身上下都無法動作,拼命喊叫也沒人能聽到,
知名的時尚雜誌總編輯在一次中風後,得了閉鎖症候群,
全身癱瘓,右眼受傷,無法言語,只剩左眼能動...
在語言治療師的幫助下才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也只能逐字表達...
在這種情況下,事事都必須靠別人幫助
但他的意識卻是非常清楚,就像困在了潛水鐘裡啥事都不能做,
唯一能做的只有放開自己的想像,讓意識天馬行空不受拘束,
想像醫院的前身是什麼的模樣,讓自己身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戲院之中,
回想自己與父親的關係,與老婆小孩的過往,
讓意識就像蝴蝶任意的飛舞~
日子一天天的過,
於是他決定將他癱瘓後處境與心境寫成一本著作出版,
最後,著作終於完成並出版發行,
但他卻因為肺炎感染而過世了
----------後記感想
全片很多畫面以主角的視角拍攝,還有很多主角的自白,很能讓觀眾體會出主角的處境,
而作者能在如此艱困的情況下完成著作,十分令人敬佩,
卻在出版後過世,令人惋惜,也非常戲劇化~
21.3.15
「模仿遊戲」與「藥命俱樂部」
「模仿遊戲」與「藥命俱樂部」雖是不同主題,
但皆為真人實事改編,也都是同性戀的相關議題,
會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最近電影看太多,想減少文章篇數...
模仿遊戲也讓我聯想到2001年由羅素克洛主演的「美麗境界」,
同是天才的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與艱困的處境,
不過因為太過久遠...記得的不多,沒辦法寫感想...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描述歷史上第一台電腦的誕生,以及電腦之父圖靈的內心世界,
本部電影獲得今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獲獎的編劇格雷厄姆摩爾上台致詞時提到
"他曾經嘗試自殺,因為他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然而,現在的他卻能站在奧斯卡的舞台上。
他鼓勵孩子們保持自己的不一樣,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舞台。"
這也呼應了電影裡一直出現的那句台詞~
"總是那個意想不到的人,成就了意想不到的事 "
也許是因為這份感同身受的心情,才有如此傑出的改編劇本
另外,我也很喜歡這部的剪輯安排,雖然和其他入圍電影比是相形失色不少...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描述因為性濫交得到愛滋病的牛仔,從自力救濟到控告政府,從唯利是圖變成治療病患,
這部獲得去年第8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男主角馬修·麥康納瘦成紙片人演出病重又痞的牛仔,各種不同病徵和情境下的演技都很自然流露~
而男配角也非常亮眼...因為看起來就是一個骨子裡是個女人的男人...
一度懷疑他私底下是真的同性戀,結果一查....跟卡麥蓉狄亞訂婚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因為經費不足,只有25天的時間拍攝...
沒想到收穫卻出乎意料~
===================下文有「模仿遊戲」劇情內容,未看者請迴避===================
大學教授圖靈在偵訊室中,
用嚴肅的口吻說著謹慎沉長的警告,
開始對警探說明事情的始末,
時間是二戰時期,
圖靈以數學天才之姿自薦進入軍機處,解碼敵軍密報
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異類圖靈,
獨自研發可以如人類思考的機器"克里斯多福"
直到女性天才Joan的出現,柔性的幫助圖靈融入社交生活,
才讓同僚們認同並幫助圖靈,
Joan與圖靈有如難得相遇的知己,還因緣際會的成為了訂婚夫妻,
而盟軍間的利益交換,牽扯出圖靈內心最大秘密,也讓圖靈和Joan的關係生變,
爭吵中,Joan道出,她始終知道圖靈同性戀的傾向,但也願成為相知相惜的夫妻,
卻因軍方暗地的謀略計算,間接的影響而分開,
學生時期的圖靈,
自小個性孤僻,被人欺負,
唯一交心的朋友推薦了密碼學的書給圖靈:
「密碼就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見的信息,但是沒有關鍵字,就沒有人看的懂」
直來直往的圖靈卻回說:
「這和說話有什麼不同,人們交談的時候,總是別有用意,而你卻要猜測他們真正的意思」
朋友笑著說到:
「我想你一定會很擅長密碼學」
自此圖靈愛上了密碼學,也默默愛上這位朋友,
最後得知了朋友病逝的消息,圖靈只能壓抑自己無法訴說的悲傷情緒...
而這位病逝的朋友就是"克里斯多福"
圖靈製造電腦"克里斯多福",追尋逝去密友的影子,有如只有他倆才懂得的暗碼紙條,
最後電腦的完成,成功的解出了密碼,最終帶來了二戰的勝利,
但這一切就像圖靈的性向一樣不能公諸於世,
而多年後,一名警探的懷疑,挖出了這位二戰幕後英雄的內心秘密,
圖靈最後因為同性戀而被判刑,為了不與"克里斯多福"分開,服用化學閹割藥來代替入監,
但也導致了他最後自殺身亡...
--------------後記感想
若天生就不符合於社會大眾多數思考方式的少數族群,
在沒有妨害到任何人的情況下卻被評判並受到糾正與處罰,
那是不是只能透過模仿社會上絕大多數的判斷與行為,才能獲得認同並且生存?
盟軍模仿敵軍的機械思考,
圖靈造機械模仿人類思考,
異類的圖靈模仿社會認可應有的感情,
可能真實歷史上圖靈的故事並沒有如此的戲劇化,
但這樣亞斯伯格症的設定更能突出圖靈不同於一般社會化的期待,和那份無人能懂的孤寂感,
偵訊完畢時 ,
圖靈問警探"what am I?","我是人,還是機械?","我是英雄,還是罪犯?"
警探回道"I can't judge you."
--------------後記感想2015.03.31補充
偵訊的時候,圖靈說要跟警探玩個用問答來評判一個人的遊戲,
暗示這社會只憑問答就能決定別人一切的膚淺價值觀,
當圖靈說完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回答了警探的問題,
警探卻說無法評判他,展現了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是如此輕易能被批判,
圖靈回說"那你對我來說就沒有用處"表達了不同於大眾的人,仍盼望能在社會上有個定位,想被認同的悲哀...
===================下文有「藥命俱樂部」劇情內容,未看者請迴避===================
1985年的德州牛仔羅恩,
成天和狐群狗黨們荒淫無度的找妓女,吸毒,
開口閉口都在辱罵和嘲笑同性戀,
一次意外被驗出了愛滋病,被告知只剩下一個月壽命,
那個年代的愛滋病患大都是同性戀者,
羅恩自然而然被冠上了同性戀的標籤,
遭受到了他憎恨同性戀的相同待遇,朋友離棄,連工作都沒了,
而因為製藥財團的操作和政府的醫療規定,
一般醫院的醫療方式就算不奏效,對象也有限...
羅恩得不到正確有效的治療管道,
最後奄奄一息來到墨西哥尋找非官方的醫療
在非正規的醫生治療方式下,病情得到了改善,
羅恩靈機一動,鑽漏洞攜帶藥品回美國地下販售,
為了獲得客源圖利,認識了雷蒙,進而理解同性戀的世界,
不再憎恨排斥同性戀,更與雷蒙成為生意上的夥伴和最要好的朋友,
甚至替同性戀受到的不平等歧視打抱不平,而他自己仍是100%的異性戀者,
羅恩的治療事業越做越大,醫院的治療都不如他的有效~
這引來了政府的關切,政府挾帶財團施壓,增加多項規定,
讓羅恩的藥源和財務出現了危機,
而唯利是圖的羅恩,這時卻一心只想幫助無助的愛滋病患們,
病重的雷蒙知道時日不多,資助了羅恩一大筆錢表達感激之意,
不久後,雷蒙死在醫院,這讓病況不佳的羅恩決定控告政府的錯誤醫療,
最後雖然敗訴,但卻得到了病患們的掌聲及溫暖,
羅恩,原被判定只剩一個月壽命,卻活了最有意義的七年~
--------------後記感想
當面對一個無能的大環境束手無策的時候,
甘願當政客和財團的操弄下的犧牲品嗎?
還是自力救濟並在夾縫中找出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因為淫亂荒誕的行為付出的致命代價,說不定也是一個因此對人生改觀的機會,
而對同性戀的誤解,當感同身受的遭受歧視時,就能平等的看待及認識.
但皆為真人實事改編,也都是同性戀的相關議題,
會放在一起討論,
同是天才的背後不為人知的祕密與艱困的處境,
不過因為太過久遠...記得的不多,沒辦法寫感想...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描述歷史上第一台電腦的誕生,以及電腦之父圖靈的內心世界,
本部電影獲得今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獲獎的編劇格雷厄姆摩爾上台致詞時提到
"他曾經嘗試自殺,因為他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然而,現在的他卻能站在奧斯卡的舞台上。
他鼓勵孩子們保持自己的不一樣,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舞台。"
這也呼應了電影裡一直出現的那句台詞~
"總是那個意想不到的人,成就了意想不到的事 "
也許是因為這份感同身受的心情,才有如此傑出的改編劇本
另外,我也很喜歡這部的剪輯安排,雖然和其他入圍電影比是相形失色不少...
「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描述因為性濫交得到愛滋病的牛仔,從自力救濟到控告政府,從唯利是圖變成治療病患,
這部獲得去年第8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男主角馬修·麥康納瘦成紙片人演出病重又痞的牛仔,各種不同病徵和情境下的演技都很自然流露~
而男配角也非常亮眼...因為看起來就是一個骨子裡是個女人的男人...
一度懷疑他私底下是真的同性戀,結果一查....跟卡麥蓉狄亞訂婚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因為經費不足,只有25天的時間拍攝...
沒想到收穫卻出乎意料~
===================下文有「模仿遊戲」劇情內容,未看者請迴避===================
大學教授圖靈在偵訊室中,
用嚴肅的口吻說著謹慎沉長的警告,
開始對警探說明事情的始末,
時間是二戰時期,
圖靈以數學天才之姿自薦進入軍機處,解碼敵軍密報
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異類圖靈,
獨自研發可以如人類思考的機器"克里斯多福"
直到女性天才Joan的出現,柔性的幫助圖靈融入社交生活,
才讓同僚們認同並幫助圖靈,
Joan與圖靈有如難得相遇的知己,還因緣際會的成為了訂婚夫妻,
而盟軍間的利益交換,牽扯出圖靈內心最大秘密,也讓圖靈和Joan的關係生變,
爭吵中,Joan道出,她始終知道圖靈同性戀的傾向,但也願成為相知相惜的夫妻,
卻因軍方暗地的謀略計算,間接的影響而分開,
學生時期的圖靈,
自小個性孤僻,被人欺負,
唯一交心的朋友推薦了密碼學的書給圖靈:
「密碼就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見的信息,但是沒有關鍵字,就沒有人看的懂」
直來直往的圖靈卻回說:
「這和說話有什麼不同,人們交談的時候,總是別有用意,而你卻要猜測他們真正的意思」
朋友笑著說到:
「我想你一定會很擅長密碼學」
自此圖靈愛上了密碼學,也默默愛上這位朋友,
最後得知了朋友病逝的消息,圖靈只能壓抑自己無法訴說的悲傷情緒...
而這位病逝的朋友就是"克里斯多福"
圖靈製造電腦"克里斯多福",追尋逝去密友的影子,有如只有他倆才懂得的暗碼紙條,
最後電腦的完成,成功的解出了密碼,最終帶來了二戰的勝利,
但這一切就像圖靈的性向一樣不能公諸於世,
而多年後,一名警探的懷疑,挖出了這位二戰幕後英雄的內心秘密,
圖靈最後因為同性戀而被判刑,為了不與"克里斯多福"分開,服用化學閹割藥來代替入監,
但也導致了他最後自殺身亡...
--------------後記感想
若天生就不符合於社會大眾多數思考方式的少數族群,
在沒有妨害到任何人的情況下卻被評判並受到糾正與處罰,
那是不是只能透過模仿社會上絕大多數的判斷與行為,才能獲得認同並且生存?
盟軍模仿敵軍的機械思考,
圖靈造機械模仿人類思考,
異類的圖靈模仿社會認可應有的感情,
可能真實歷史上圖靈的故事並沒有如此的戲劇化,
但這樣亞斯伯格症的設定更能突出圖靈不同於一般社會化的期待,和那份無人能懂的孤寂感,
偵訊完畢時 ,
圖靈問警探"what am I?","我是人,還是機械?","我是英雄,還是罪犯?"
警探回道"I can't judge you."
--------------後記感想2015.03.31補充
偵訊的時候,圖靈說要跟警探玩個用問答來評判一個人的遊戲,
暗示這社會只憑問答就能決定別人一切的膚淺價值觀,
當圖靈說完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回答了警探的問題,
警探卻說無法評判他,展現了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是如此輕易能被批判,
圖靈回說"那你對我來說就沒有用處"表達了不同於大眾的人,仍盼望能在社會上有個定位,想被認同的悲哀...
===================下文有「藥命俱樂部」劇情內容,未看者請迴避===================
1985年的德州牛仔羅恩,
成天和狐群狗黨們荒淫無度的找妓女,吸毒,
開口閉口都在辱罵和嘲笑同性戀,
一次意外被驗出了愛滋病,被告知只剩下一個月壽命,
那個年代的愛滋病患大都是同性戀者,
羅恩自然而然被冠上了同性戀的標籤,
遭受到了他憎恨同性戀的相同待遇,朋友離棄,連工作都沒了,
而因為製藥財團的操作和政府的醫療規定,
一般醫院的醫療方式就算不奏效,對象也有限...
羅恩得不到正確有效的治療管道,
最後奄奄一息來到墨西哥尋找非官方的醫療
在非正規的醫生治療方式下,病情得到了改善,
羅恩靈機一動,鑽漏洞攜帶藥品回美國地下販售,
為了獲得客源圖利,認識了雷蒙,進而理解同性戀的世界,
不再憎恨排斥同性戀,更與雷蒙成為生意上的夥伴和最要好的朋友,
甚至替同性戀受到的不平等歧視打抱不平,而他自己仍是100%的異性戀者,
羅恩的治療事業越做越大,醫院的治療都不如他的有效~
這引來了政府的關切,政府挾帶財團施壓,增加多項規定,
讓羅恩的藥源和財務出現了危機,
而唯利是圖的羅恩,這時卻一心只想幫助無助的愛滋病患們,
病重的雷蒙知道時日不多,資助了羅恩一大筆錢表達感激之意,
不久後,雷蒙死在醫院,這讓病況不佳的羅恩決定控告政府的錯誤醫療,
最後雖然敗訴,但卻得到了病患們的掌聲及溫暖,
羅恩,原被判定只剩一個月壽命,卻活了最有意義的七年~
--------------後記感想
當面對一個無能的大環境束手無策的時候,
甘願當政客和財團的操弄下的犧牲品嗎?
還是自力救濟並在夾縫中找出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因為淫亂荒誕的行為付出的致命代價,說不定也是一個因此對人生改觀的機會,
而對同性戀的誤解,當感同身受的遭受歧視時,就能平等的看待及認識.
15.3.15
八月心風暴 August: Osage County
八月心風暴,舞台劇改編的家庭倫理崩壞劇
====由梅姨的角角度描寫的心得,內文包含劇情滲透,未看者請迴避====
倔強的武裝,
不想認輸,不想讓家人看見脆弱的一面,
家族聚會中,得理不饒人的找架吵,當作發洩的管道,
透過傷害別人掩蓋自己混亂的情緒,
就像生了一種沒有藥可醫的病,只能用另一種痛來紓解真正的痛,
又好像不舒服的嬰兒,沒辦法用語言表達,只能哭鬧,
直到所有人都離去,沒有人可以傷害,
只剩下自己和不需武裝時的脆弱靈魂。
====由梅姨的角角度描寫的心得,內文包含劇情滲透,未看者請迴避====
倔強的武裝,
不想認輸,不想讓家人看見脆弱的一面,
家族聚會中,得理不饒人的找架吵,當作發洩的管道,
透過傷害別人掩蓋自己混亂的情緒,
就像生了一種沒有藥可醫的病,只能用另一種痛來紓解真正的痛,
又好像不舒服的嬰兒,沒辦法用語言表達,只能哭鬧,
直到所有人都離去,沒有人可以傷害,
只剩下自己和不需武裝時的脆弱靈魂。
22.2.15
愛在頭七天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
人生真是糟透了..............
但我們總是會挺過去的~~
「愛在頭七天」跟「八月心風暴」有點類似,
因為家中父親的過世,再次集合了四散的家人,重新引燃家中的問題,
「八月」由舞台劇改編,內容比較偏激,
後半超展開的劇情很像台灣的鄉土劇,是部家庭倫理悲情片,
梅莉·史翠普和茱莉亞·羅勃茲精采飆戲的亮點, 無疑完勝「頭七天」,
但我卻喜歡「愛在頭七天」更勝過「八月」,
雖然打著商業喜劇的招牌,也沒有精彩的演技,但骨子裡卻充滿了人生的無奈,
更貼近你我周遭都會發生的事~~很多經典台詞和梗~詼諧的表達出許多辛酸,
雖然無奈,雖然辛酸,但整部片充滿了溫馨的情感~
很難想像是一個商業導演拍出來的~很是用心~和預告展現的完全商業喜劇根本兩碼子事~
IMDB的分數不到7分,但我至少會給7以上~
有幾段甚至讓我稍稍的眼角拭淚了一下~
===================以下有劇情暴雷,未看者請迴避===================
主角賈德,有天發現了自己的老闆和自己的老婆已經偷腥許久,
同時被婚姻和工作背叛的時候,又接到了父親過世的噩耗,
遺願是家人要住在一起為他守喪七天,
賈德隱瞞婚姻的問題回到從小長大的家鄉,
家人們也帶著各自的伴侶回來,幸福的表面卻有著各自的問題
大大小小的事,婚姻的無奈,隨著再次的聚首,漸漸蔓延開來
失意的賈德重逢了以前的女性朋友潘妮,
此時,面對著家人以外的朋友,才坦承說出了心中的秘密,
I've spent my entire life playing it safe , just to avoid being exactly where I am right now.
我一輩子都打安全牌,只為了避免落入我現在的處境
姐姐擁有成功事業的丈夫和兩個小孩,看似最幸福,卻丈夫卻只關心生意,
而姐姐愛的其實仍是以前交往過,但因車禍分開腦部受傷的隔壁鄰居,
無奈的姐姐在屋頂上散心和賈德談著彼此的問題說道
Penny was in love with you.But you were in love with Annie.
潘妮愛你,但你愛安妮
Until you met Quinn. Then you married Quinn, and she left you.
直到你遇到昆茵結婚,然後她離開你
And Annie married Paul. And that is the glory of love.
安妮嫁給保羅,這就是愛的真諦
We want the ones we can't have, and we crap all over the ones that we can.
想要的得不到,卻不屑得到的
Rinse and repeat.
周而復始
賈德對大家開誠布公後才開始面對自己的窘境,並嘗試發展另一段關係,
偏偏出軌的老婆出現表示懷了自己的小孩,讓賈德完全不知所措,
這時,姐姐的孩子天真的拿著便桶在門口開心的拉屎,
賈德皺皺眉頭的笑了,無比的羨慕著沒有煩惱的小孩~
No one is happy.The one person that's got it figured out in this family is Cole.
沒人是快樂的,全家唯一豁然開朗的是柯爾
You know, he sits on that can and he takes his dump, and he's super happy.
他坐在便桶上拉屎超快樂的
生不出小孩的大哥,
玩世不恭,一事無成的小弟,
所有的無奈都在這七天集中了起來
但伴隨著七天的相處,也靠兄弟姊妹間的情誼,化解了開來,
無奈,一樣存在,但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面對~
某一幕
母親將賈德抱入懷中安慰道
母 : You're gonna be okay.(你會沒事的)
賈 : I know.(我知道)
母 : No, you don't.(不,你不知道) But I do.(但我知道)
但我們總是會挺過去的~~
「愛在頭七天」跟「八月心風暴」有點類似,
因為家中父親的過世,再次集合了四散的家人,重新引燃家中的問題,
「八月」由舞台劇改編,內容比較偏激,
後半超展開的劇情很像台灣的鄉土劇,是部家庭倫理悲情片,
梅莉·史翠普和茱莉亞·羅勃茲精采飆戲的亮點, 無疑完勝「頭七天」,
但我卻喜歡「愛在頭七天」更勝過「八月」,
雖然打著商業喜劇的招牌,也沒有精彩的演技,但骨子裡卻充滿了人生的無奈,
更貼近你我周遭都會發生的事~~很多經典台詞和梗~詼諧的表達出許多辛酸,
雖然無奈,雖然辛酸,但整部片充滿了溫馨的情感~
很難想像是一個商業導演拍出來的~很是用心~和預告展現的完全商業喜劇根本兩碼子事~
IMDB的分數不到7分,但我至少會給7以上~
有幾段甚至讓我稍稍的眼角拭淚了一下~
===================以下有劇情暴雷,未看者請迴避===================
主角賈德,有天發現了自己的老闆和自己的老婆已經偷腥許久,
同時被婚姻和工作背叛的時候,又接到了父親過世的噩耗,
遺願是家人要住在一起為他守喪七天,
賈德隱瞞婚姻的問題回到從小長大的家鄉,
家人們也帶著各自的伴侶回來,幸福的表面卻有著各自的問題
大大小小的事,婚姻的無奈,隨著再次的聚首,漸漸蔓延開來
失意的賈德重逢了以前的女性朋友潘妮,
此時,面對著家人以外的朋友,才坦承說出了心中的秘密,
I've spent my entire life playing it safe , just to avoid being exactly where I am right now.
我一輩子都打安全牌,只為了避免落入我現在的處境
姐姐擁有成功事業的丈夫和兩個小孩,看似最幸福,卻丈夫卻只關心生意,
而姐姐愛的其實仍是以前交往過,但因車禍分開腦部受傷的隔壁鄰居,
無奈的姐姐在屋頂上散心和賈德談著彼此的問題說道
Penny was in love with you.But you were in love with Annie.
潘妮愛你,但你愛安妮
Until you met Quinn. Then you married Quinn, and she left you.
直到你遇到昆茵結婚,然後她離開你
And Annie married Paul. And that is the glory of love.
安妮嫁給保羅,這就是愛的真諦
We want the ones we can't have, and we crap all over the ones that we can.
想要的得不到,卻不屑得到的
Rinse and repeat.
周而復始
賈德對大家開誠布公後才開始面對自己的窘境,並嘗試發展另一段關係,
偏偏出軌的老婆出現表示懷了自己的小孩,讓賈德完全不知所措,
這時,姐姐的孩子天真的拿著便桶在門口開心的拉屎,
賈德皺皺眉頭的笑了,無比的羨慕著沒有煩惱的小孩~
No one is happy.The one person that's got it figured out in this family is Cole.
沒人是快樂的,全家唯一豁然開朗的是柯爾
You know, he sits on that can and he takes his dump, and he's super happy.
他坐在便桶上拉屎超快樂的
生不出小孩的大哥,
玩世不恭,一事無成的小弟,
所有的無奈都在這七天集中了起來
但伴隨著七天的相處,也靠兄弟姊妹間的情誼,化解了開來,
無奈,一樣存在,但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面對~
某一幕
母親將賈德抱入懷中安慰道
母 : You're gonna be okay.(你會沒事的)
賈 : I know.(我知道)
母 : No, you don't.(不,你不知道) But I do.(但我知道)
14.2.15
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 ,倘若愛情是一幅畫
你(妳)能分辨贗品和真品的區別嗎
====================以下有劇情暴雷,未看者請迴避====================
oldman
藝術品拍賣師,
一眼就能看出畫作的真偽,
人際關係卻很薄弱,
連對朋友都很刻薄,
面對女性也不敢正眼相看,
一次不尋常的估價,
一個神祕的女人走進oldman的世界,
極為相似的特性讓彼此傾心,
散落的零件不斷的拼湊,感情逐漸成形,
刻意放置的齒輪,變動過的書櫃,
奇怪對象的電話,軍師女友的透露,好友的警告,
縱使有各種跡象,oldman也不在乎
當所有的部件只剩臨門一腳
oldman覺得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真品
卻在零件拼湊完成的時候
用滿屋的畫作真品,換來了感情贗品的真相
最後,
絕望的oldman,
最想要的不是被偷走的畫作,
而是來到女孩口中最愛的街道,那個餐廳,
獨自坐在角落,等待贗品裡那唯一真實的可能
零件,書櫃等等各種線索根本不是給oldman的,是給觀眾看的,
但若太早知道結局,就太浪費了,
oldman的心情轉變,過程中的零件或話語線索,都是很值得玩味的地方
最後一幕是整部片我最愛的地方,
就算知道是贗品,仍然寧願深陷其中.
我覺得,想要對一個人傾心,"不管對象是誰"
只要有"敞開"和"相信"這兩樣條件,就是願意敞開心門,願意相信對對方的感覺是愛情,
簡單的說,只要"你(妳)願意",可以愛上任何人,"不管對象是誰"
當然,最難做的就是這個"傾心",或者讓人"傾心"
以此類推,只要夠了解對方,就有"方法"能讓對方對你(妳)傾心
這個理論,在心中多年,只是沒想到真的有人把它拍成電影~~
話說感情能造假這件事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身邊大家一開始在追女孩子不就是這樣嗎~只是程度上的差別~
若把這部電影角色性別對調,再把惡意拿掉,就是使盡各種招數追女孩子的手段啦~
根本就是芭樂的精裝追女仔啊~(其實我沒看過)XD
所以說,這部電影中維修師教的撇步是假,但他與克萊爾的手段才是"真傳"啊~
講的世上的感情都是贗品似的,
但如果願意接受贗品中的真實,它就可以成為真品
(只是在下一直堅持一開始就要正品啦....)
9.2.15
渴望 The World of Kanako,極端偏執的愛恨不清
說真的,我對[告白]沒特別喜愛,甚至現在對其內容也沒甚麼印象...
所以對[渴望]並沒有如大眾般的期待,只是有點好奇,又剛好是我偏好的黑暗題材,
但沒想到不只是視覺感官以及情節上的黑暗,而最厲害的是整部電影散發出來的情緒感染力,
能將很多無法言語表達的情緒,用影像,用配樂,用剪接,讓觀眾感受,非常的厲害!!
然而,感染的都是極度負面,強烈的情緒,讓人感到頗不舒服,應該很多人無法接受這部電影...
若想了解導演想表達的東西的話,稍微看一下導演的話就可明白~
以下文字截自YAHOO電影
----------------------------------------------------------------------------------------------
■導演的話
在拍《告白》時松隆子的角色對少年A的「恨」其實近似於「愛」,她的復仇行為某部分接近愛的概念。人類的愛與恨絕對不是對立的,在拍完《告白》後,更增進了我對這份情感的認同,因此想起了曾讀過的小說「無盡的渴望」。透過這部作品中的父母關係,或許就能描寫極端的愛恨只差一線之間。我便抱著這樣的心情投入《渴望》的拍攝,這是我認為必須要拍的電影。
電影的男主角是個只能透過暴力才能和人相處的角色,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那個人也同時受傷、並遭到破壞與失去。那種人的孤獨注定是一場悲劇與喜劇交加的人生。希望大家走進戲院,能感受這是一部無賴之父‧藤島與惡魔之女‧加奈子的愛與恨之間纏繞著的情感糾葛
接著,歡樂的聖誕片段與藤島的髒話跳剪,一個混亂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開場
(從後段的劇情可以知道是聖誕節時藤島看到前妻與別的男人約會時爆發的事件)
八個月後,
隨著藤島在警局做筆錄的片段,開宗明義說明了他的躁鬱症,搭配片頭的詩,
可以了解到是一個躁鬱症視角的拍法,
該段跳剪的狀態,手法貌似混亂,卻可以清楚交代了藤島的現況和劇情走向,
同時還能傳達主角本身躁鬱的情緒,而且不會突兀刻意,非常厲害!!警局這段我非常喜歡!!
剛好前陣子重看了2002年,艾爾·帕西諾的針鋒相對(Insomnia),其中有一段,
艾爾·帕西諾因為六天沒睡覺,警局中,倒咖啡,翻報紙,電風扇,每一個周遭的聲音都被放大,
那種對環境的每個小事都能造成分神,煩躁,無法專心的狀態,十分相似,只是大概強烈個10倍...
渴望這部電影就是從藤島的這種極度躁鬱的情緒視角拍攝剪接而成,
而且非常貼近真實的情緒!!
而加奈子的回顧畫面,卻全都是夢幻而輕快的配樂~
加奈子認為這整世界都是虛幻的,
所以任意放縱自己的假想,刺激,將所有負面感覺最大化
將她誤解的愛無限放大,並誘導別人做出一樣的事,
導演竟也能將這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惡魔範疇,表達出來,讓人理解...
包括藤島,加奈子,起笑的後輩警官和殺手,較為正常的老師
每個角色的狀態一直(或最後)都處在沒有情緒管理,完全放縱的極端情緒狀態...
就某方面來講,這也是一種情緒完全放縱的爽片啊!!(雖然都是負面的...)
現在想起來依然是心跳加速啊~~~~
藤島最後在大雪中沒頭緒的奮力挖掘厚厚的雪,並說要找出加奈子的屍體,親手殺了她,
這種分不清是愛還是恨的渴望,非常難以表達的極端情緒,在片末做為了結語
藤島的造型,氣質,還有最後的雪景,很難不與[原罪犯]做連結,
但[原罪犯]厲害的在於劇情,而[渴望]出色的在剪接出來的情緒感染力~
不需要相提並論~
所以對[渴望]並沒有如大眾般的期待,只是有點好奇,又剛好是我偏好的黑暗題材,
但沒想到不只是視覺感官以及情節上的黑暗,而最厲害的是整部電影散發出來的情緒感染力,
能將很多無法言語表達的情緒,用影像,用配樂,用剪接,讓觀眾感受,非常的厲害!!
然而,感染的都是極度負面,強烈的情緒,讓人感到頗不舒服,應該很多人無法接受這部電影...
若想了解導演想表達的東西的話,稍微看一下導演的話就可明白~
以下文字截自YAHOO電影
----------------------------------------------------------------------------------------------
■導演的話
在拍《告白》時松隆子的角色對少年A的「恨」其實近似於「愛」,她的復仇行為某部分接近愛的概念。人類的愛與恨絕對不是對立的,在拍完《告白》後,更增進了我對這份情感的認同,因此想起了曾讀過的小說「無盡的渴望」。透過這部作品中的父母關係,或許就能描寫極端的愛恨只差一線之間。我便抱著這樣的心情投入《渴望》的拍攝,這是我認為必須要拍的電影。
電影的男主角是個只能透過暴力才能和人相處的角色,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那個人也同時受傷、並遭到破壞與失去。那種人的孤獨注定是一場悲劇與喜劇交加的人生。希望大家走進戲院,能感受這是一部無賴之父‧藤島與惡魔之女‧加奈子的愛與恨之間纏繞著的情感糾葛
----------------------------------------------------------------------------------------------
後來稍微爬文後,才了解到,原來,渴望是一部"推理小說"...
但,看完這部電影以及導演的話之後,可以清楚地發現-
"導演完全只想呈現自己對這部小說的感受"
真是一點推理的味道都沒有的電影啊~哈哈哈哈~非常的任性~
這狀況讓我想起[肌膚之侵],也是超任性的導演~
====================以下有劇情暴雷,未看者請迴避====================
開場引用詩人尚考克多的詩
"時代之所以看起來混亂,是因為觀者自身的混亂"後來稍微爬文後,才了解到,原來,渴望是一部"推理小說"...
但,看完這部電影以及導演的話之後,可以清楚地發現-
"導演完全只想呈現自己對這部小說的感受"
真是一點推理的味道都沒有的電影啊~哈哈哈哈~非常的任性~
這狀況讓我想起[肌膚之侵],也是超任性的導演~
====================以下有劇情暴雷,未看者請迴避====================
開場引用詩人尚考克多的詩
接著,歡樂的聖誕片段與藤島的髒話跳剪,一個混亂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開場
(從後段的劇情可以知道是聖誕節時藤島看到前妻與別的男人約會時爆發的事件)
八個月後,
隨著藤島在警局做筆錄的片段,開宗明義說明了他的躁鬱症,搭配片頭的詩,
可以了解到是一個躁鬱症視角的拍法,
該段跳剪的狀態,手法貌似混亂,卻可以清楚交代了藤島的現況和劇情走向,
同時還能傳達主角本身躁鬱的情緒,而且不會突兀刻意,非常厲害!!警局這段我非常喜歡!!
剛好前陣子重看了2002年,艾爾·帕西諾的針鋒相對(Insomnia),其中有一段,
艾爾·帕西諾因為六天沒睡覺,警局中,倒咖啡,翻報紙,電風扇,每一個周遭的聲音都被放大,
那種對環境的每個小事都能造成分神,煩躁,無法專心的狀態,十分相似,只是大概強烈個10倍...
渴望這部電影就是從藤島的這種極度躁鬱的情緒視角拍攝剪接而成,
而且非常貼近真實的情緒!!
而加奈子的回顧畫面,卻全都是夢幻而輕快的配樂~
加奈子認為這整世界都是虛幻的,
所以任意放縱自己的假想,刺激,將所有負面感覺最大化
將她誤解的愛無限放大,並誘導別人做出一樣的事,
導演竟也能將這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惡魔範疇,表達出來,讓人理解...
包括藤島,加奈子,起笑的後輩警官和殺手,較為正常的老師
每個角色的狀態一直(或最後)都處在沒有情緒管理,完全放縱的極端情緒狀態...
就某方面來講,這也是一種情緒完全放縱的爽片啊!!(雖然都是負面的...)
現在想起來依然是心跳加速啊~~~~
藤島最後在大雪中沒頭緒的奮力挖掘厚厚的雪,並說要找出加奈子的屍體,親手殺了她,
這種分不清是愛還是恨的渴望,非常難以表達的極端情緒,在片末做為了結語
藤島的造型,氣質,還有最後的雪景,很難不與[原罪犯]做連結,
但[原罪犯]厲害的在於劇情,而[渴望]出色的在剪接出來的情緒感染力~
不需要相提並論~
2.2.15
鳥人 Birdman
精彩而絢麗的技法,講述並諷刺了演員和現今娛樂圈生態的殘酷,
但因為華麗的表現手法,反而限制了該有的情緒累積,無法足夠感動人心,可惜。
====================以下有劇情暴雷,未看者請迴避====================
片名鳥人諷刺的是早年紅及一時的舊蝙蝠俠,並諷刺時下商業超人片的充斥,
找真實演過蝙蝠俠的米高基頓來演過氣的老演員,這手法有如錢小豪的殭屍...
現實中低潮的主角,傾家盪產想要在百老匯自編自導自演再創人生的高峰,
舞台上激情的芭樂戲碼,和舞台下真實複雜的人生反諷,呼應對照,彷彿在說自己心理的台詞...
而自己過去的鳥人驕傲(暗指Eagle?)光環,
雖然矛盾的不想承認,卻一直在想像中支撐著自己,唯有這份幻想才能帶來自信與隨心所欲,
而愛德華諾頓飾演只能在舞台上才找的到自己真人生的當紅演員,兩人的背景十分對比,
兩大男演員的表演對戲非常的精彩~~在醉後大丈夫中飾演艾倫的製作人也表現的不錯~
而在穆荷蘭大道讓人驚豔的女星娜歐蜜華茲,表現卻有點稍微落漆,那場哭戲實在太過...
就在開演的前一晚,心力交瘁又五味雜陳的主角在酒吧遇到知名影評,
傾注全力的心力之作卻被毫無建樹,只出一張嘴的影評無情的數落,
沮喪之時,落魄演員在路邊喊著的對白一直諷刺著自己,
最後問主角自己是否演得太過了,就好像主角開頭時數落過的九流演員一般,
而落魄演員的狀況不就正是自己的現況嗎?
最後一場的自殺後,舞台上盡是當紅的電影角色,
彷彿他的自殺就如同現在的灑狗血電影般的展開~
隔天同一位知名影評的高度評價,也諷刺了現今社會偏差的價值觀~~~
最後的最後,華麗的劇場弦樂再次響起,望著天空再度追尋自己的自由隨心所欲,
切回舞台劇的鼓聲,女兒慌張的找不到父親,窗外到底發生甚麼事~
非常精彩華麗的諷刺劇~一鏡到底極為的絢麗攝影拍攝技巧,搭上類似現場演奏的配樂,
彷彿就是在營造整部電影(人生)就是一場舞台劇的錯覺
但,可惜,食之無味
如此極富創意的呈現方式已經完全壓過他想表達的劇情內容,
劇情片的內容,但卻是部商業片的表現
以喜劇片來講,很有深度
以劇情片來講,沒有感動
這部電影的劇情內容可以很有張力,但選擇了讓人驚豔的拍法來吸引話題,
或許,這部電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諷刺...
PS. 感覺今年奧斯卡,男配角和攝影,很有機會
訂閱:
文章 (Atom)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
-
這部片有點難寫,許多說不出來的感覺~ 為了寫這篇,看完第二天又特地拉了幾個經典場面出來看, 不知不覺又看了一輪,卻是越看越有味道~而且會有新的體悟~ 若不討厭這部片,又有些說不出的感受的人,建議可以再看第二遍~ 但說實在,我猜看完這部片,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很難...
-
每次拍帶天空的照片時, 常常為了讓地上物跟天空一樣亮而大傷腦筋 但其實解決方法也不少, 口袋夠深的就花錢買片CPL,效果好又方便, 沒錢的就架腳架,玩高難度的搖黑卡, 而最近想起了還可以玩玩HDR 數位攝影上的HDR就跟3D上用的HDRI貼圖原裡類似, 使用多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用...
-
黑鏡 Black Mirror 透過這塊鏡子,照映出許多不為人知的自己和他人。 這面鏡子就是你現在正在看的「螢幕」。 看到第三季才認真思考片名,後來發現維基早就有寫了.......Orz... 幾年前開始看黑鏡這部電視劇, 馬上想到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陰陽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