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諾蘭的新作,國內外評價都很好,
電影拍攝沉穩扎實典雅,氣氛壓迫緊張,微另類敘事,
是一部完全展現諾蘭導演手法和功力的作品!
但劇情和情緒安排上,不如他以往作品豐富與厚實,
相較起來比較單純溫和,加上題材不是我的菜,沒有很喜歡。
電影描述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大規模撤退,
觀影前先做點功課對觀看會比較有感,
這場撤退代表英國上下齊心的團結,
並成為日後反攻勝利的關鍵,代表意義非凡
敦克爾克戰役
而這樣眾所周知的「戰爭故事」要拍成電影
其最大的問題,就是會沒有新鮮感,
諾蘭用了點特別的敘事方式,
來增加闡述故事時的新鮮感,
一方面不至於喧賓奪主,
一方面讓觀眾的腦袋不會太閒,
在情節情緒上又兼具積木組合的拼湊累積,
除此之外,要如何感動人心呢?
電影重點擺在整個事件中各種處境的人心,
戰役中的各種狀況帶出每個不同立場會有的心境與變化,
然後,凝聚,鼓舞,振奮
是一部用新的角度和手法講一件老故事的電影~
但可能我小時戰爭電影看不少,
核心主題有點八股,千篇一律,所以沒太多感動。
另外,
這部戰爭片的配樂相當讓人不舒服,壓迫感很重,
但是相對之下,營造出來的緊張情緒和戰場氣氛是成功的,
我猜大概是諾蘭的堅持,畫面維持典雅復古以符合年代,
但攝影平穩,剪接節奏緩慢,會造成緊張度不夠,
所以採用用配樂來營造緊張感的方式。
《敦克爾克大行動》電影配樂的秘密:「聽覺錯覺」
話說,
大部分西方的電影,條理都很清楚,
稍微仔細想過之後,分析起來都有跡可循(相較於東方的文藝片)
這點不知道跟笛卡爾的方法論有沒有關係(亂猜的)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電影劇情 , 請慎入==========
敦克爾克大撤退,又稱發電機行動:
英法盟軍被德國打退至敦克爾克沙灘,德國打算用轟炸機殲滅被圍困的40萬英法盟軍,
沙灘地形使英國無法以軍艦載軍撤退,迫使用民間小船載運大量的軍隊撤離,
九天內成功撤離了八成軍隊,成為了之後反攻的基礎。
電影的敘事手法,
將視角分為三條故事線,三個時間軸,
在同一時間穿插,多了變化並增加緊張感
1.陸 一星期 :撤退兵 戰地視角 求生意志將視角分為三條故事線,三個時間軸,
在同一時間穿插,多了變化並增加緊張感
2.海 一天 :民間船 民間視角 不捨與熱血
3.空 一小時 :戰鬥機 救援視角 犧牲奉獻
電影開頭就有寫出三個時間軸,但當下不會知道是什麼意思,
雖然看到中間就可以知道是三段不同時間軸的穿插,
但其實早就忘了開頭寫的一星期,一天,一小時,
情緒比較沒有聚焦,都是些小故事,
提幾個我自己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部分:
三段中,主要還是以撤退兵的視角為主軸,
我對於撤退兵在求生意志上的表現手法覺得很有意思,
默默不語的戰場求生意志,用眼神就能表達,
從一開始的偷鞋喝水,救人偷渡,登船不進門,緊迫卻腦袋清楚,
回到岸上淡然地看人自殺,卻任何一點生存契機都不放過,
種種小故事都表達出對險境的歷練與求生的渴望,
撤退法兵的處境有沒有代表著大撤退殿後沒撤出被俘的兩萬法兵不得而知,
但法國兵最後的犧牲也帶出戰爭的無奈與現實,
撤退兵與救難民間船銜接得那一刻,最後一個拉起水面的是主角撤退兵,
這段的剪接與銜接也很有意思~
海上懦夫意外害死熱血年輕人,淡淡的不安與懊悔,默默消失在人群中,
撤退兵回到家鄉,對於盲眼老頭的迎接,誤認為是對自己的責難,
打敗仗自責不安的心境在最後火車到達家鄉那一刻,
被全國人的迎接而煙消雲散,成功撤離燃起了將來的希望!
除了前段求生意志之外,其他心境都沒有太長的累積,
雖然懂得導演的用意與心情,但心情轉折多少有點突兀不自然.....
不是我喜歡的電影,但也很值得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