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了「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這部電影,而且是加長版,
如同朋友所說,加長版的確比戲院版好看,
雖然沒有翻轉我對電影的評價,倒是讓我看到不少理由來講缺點,
「為了把焦點放在"超人"象徵"耶穌受難"的形式,犧牲雷克斯與蝙蝠俠的角色發展。」
「太多不相關的彩蛋和意義隱喻的橋段塞在很突兀的地方。」
「對峙角色的情緒發展被打亂,支撐薄弱。」
「角色在情感上無法說服觀眾。」
當初看戲院版,一直覺得超人對蝙蝠俠的敵意,理由薄弱而突兀。
加長版中更完整的呈現了雷克斯的陰謀後,
讓超人對蝙蝠俠的敵對心更合理,雖然那也不足以讓超人對上蝙蝠俠,所以才會被刪掉,
但我覺得"加長版"讓觀眾的觀感更順暢和有同感。
而蝙蝠俠和雷克斯在影迷心中都已經有了固定的形象和個性,要翻轉會是件難事,
然而BvS偏偏就硬是要翻轉,應該是因為劇情需要,
先講雷克斯,
這角色在舊電影中是陰謀智慧足以對抗超人力量的角色,
是和超人同樣怪物等級的大角色,城府格局和其目的都不俗,令人心生畏懼,
而BvS的雷克斯卻變成一個幼年被父親家暴,只會不斷講雙關語的神經質中二屁孩...
雖然"加長版"的完整陰謀計畫有幫雷克斯稍微加分,
但當他激動的對超人講出自己內心陰影時...仍然是弱爆了...
最後融合了雷克斯基因的薩德將軍怪物象徵了雷克斯的強大,
但只有象徵 沒有支撐,雷克斯依然是弱爆...
蝙蝠俠這角色在BvS裡更加奇怪,不是班艾佛列克的演技問題,
從開場那段憤怒拯救員工的戲就非常突兀,同理不足,
主角和大樓員工等等之間的「情感連結」是零,哪啊?誰啊?
雖然劇情有講......但沒有情感上和意義上的鋪陳,
觀眾對這些角色都還沒有感情,
畢竟只是虛構的電影情節,突然死了也不會同理傷心,
只看到主角很用力的詮釋憤怒這件事。
而整部電影,蝙蝠俠都是這樣的,總有著不明滿腔憤怒的中年大叔...
雖然劇情都有講.......但情感上的連續推進性和動力都很不足,
可能原因也是蝙蝠俠的情感建設層面不足,觀眾無法同理蝙蝠俠的動機有關,
尤其是最後和超人對峙時...
蝙蝠俠處在失去理智的極度憤怒當中,觀眾卻無法同理他的憤怒...
蝙蝠俠聽到自己母親的名字而恢復理性,劇情上觀眾都懂,情緒上卻不懂,
結果就變成了非常突兀而搞笑的情節...
最後薩德將軍怪物的出現也毀了前面所有劇情片的氛圍,瞬間化為兒童片...
然而,
BvS的畫面和氛圍相當成功與用心,那問題是不是出在劇本我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
我猜有些台灣人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政治風向操作陰謀論,
應該有不少政治狂熱分子會把他和台灣的政治陰謀論手段作聯想,
算是讓相信這些陰謀論的觀眾得到相當大的心理支撐和吐怨氣。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想,但我覺得雖然裡面的陰謀很精采,
但那也只是推進情節,不是這次BvS的主軸和賣點...
重點應該放在角色衝突上,畢竟是 Batman vs Superman。
附上當年的心得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