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動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動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8.3.19

2016動畫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有感而發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這部就是 蝴蝶效應+柯南 的概念
但其實真正的主旨在傳達「走入人群」這件事。
(有點難聯想在一起是吧 呵)

很佩服日本的動漫,總是能以「娛樂」為前提
但同時把日本社會所需要的力量感染給觀眾。
絲毫不會覺得說教或矯情,還覺得「好看」!
「親身感受到」然後「認同」。

想到這幾年很紅的「影子籃球員」和「排球少年」,
兩部作品的主角都是運動上的輔助角色,
卻讓人覺得比英雄類的主攻手還帥、還要發光發熱,
關鍵就在團隊合作,不可思議的超完美默契。
這也是日本人的特色和精神,
但同時也是在那種「壓抑的社會氛圍中最需要傳達的默契」,
動漫影劇形同處處散佈著社會所需的解藥氛圍。
聽起來很解High,也很無趣?
但他們卻能在傳達這種精神的同時,
讓其他國的觀眾看了也一樣覺得「好帥」、「好熱血」!
這才是「娛樂」的正確用法!

「娛樂」、「娛樂」、「娛樂」,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但娛樂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能讓人心臟突然多跳三下的怦然心動!
那絕對不是一直加特效做出來的!
但沒有娛樂性,打高空做一般人看不懂,根本不想點進去的作品更難傳達出去!

14.2.19

《艾莉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 2019 - 有如凱麗的「對自核夢」

《艾莉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 2019


的確如網路評價所說,有史以來最尊重日本原作的好萊塢漫改電影,
世界觀、角色、重要情節都忠實重現,
第一次接觸或久沒看漫畫的觀眾應該都會覺得好看~
戰鬥部分的運鏡很精彩!!


因為我才剛把原作漫畫拿出來K過一遍...
以我漫迷角度來看不能接受的是...
劇情被改成大眾向、溫馨向,大夥兒都變正常人了呢~(?)
大部分沉重的情節還有甚麼吃腦、抽脊椎、內臟噴飛都被和諧了...
劇情看的出來是以美式的編劇邏輯做修改,
角色的行為動機刻意合理化目的化,
角色間的關係也建立得更明白,刻意而矯情。

原本漫畫中,
角色的曖昧模糊空間、韻味調性沒了,
動機原因被修改,靈魂感覺就被替換了,
無法和印象裡的角色重疊,除了外表。

世界觀的部分,
「廢鐵鎮的無法治腐臭」與「沙雷姆的天龍國調性」對比,
被稀釋到變成對單一統治角色的憤怒,
無法感受到為何有人想要逃離廢鐵鎮,
而且也犧牲了鐵士代諾這個超鮮明的角色........很可惜。

原作中,主角可以說是由周遭的沉重情節逐漸堆砌出來的,
(廢鐵鎮的惡劣環境造成的),所以這部份算是化整為零了。
當成致敬的新作品或「對自核夢」看待,感覺上比較能接受。

=「對自核夢」=
原作日版漫畫《銃夢》中
主角名叫凱麗,名字來自於依德之前死掉的貓,歐美版漫畫才叫艾莉塔。
漫畫最後一集中的「對自核夢」,
是鐵士代諾為了將凱麗困在她自己的夢境中的手段,在夢中凱麗被改叫做艾莉塔,
並成為了文靜的女孩待在寧靜安詳的廢鐵鎮中。
就像電影版一樣,違和卻又令人懷念。


但艾莉塔終究不是凱麗,



因為凱麗的戰鬥,是種本能,不需要理由

2.9.18

《海洋奇緣》Moana 2016 - 套公式也很好看的動畫電影



過了很久才看這部其實蠻有興趣的動畫電影,比想像中好看又有趣~

畫面細緻、色調大膽
角色鮮活、討人喜歡
結構簡單、節奏明快
音樂動人、旋律激昂
笑點總是適時又恰當
結局意外又畫龍點睛

就算主結構是套公式
依然可以讓觀眾著迷
有驚喜有感動又激勵

得到感想:
不需拒絕公式,善用公式讓故事活起來。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劇情 , 請慎入==========

這部動畫電影的劇情結構就是標準的神話"英雄旅程",
幾乎完全相符坎伯《千面英雄》裡的英雄旅程大綱,
不過我是從佛格勒《作家之路》書中看到的,
佛格勒的英雄旅程大綱修改自坎伯,也很符合~

====先講故事目標====

我以前在各種電影中都會看到故事目標有外在和內在,但感覺有點難界定。

而李洛克很清楚的定義出 「低層次目標」、「高層次目標」,好懂也好記。


而《海洋奇緣》的目標,在我看來是如此:

低層次目標:小島的存活、塔菲緹之心
高層次目標:知道自己是誰、認識真正的自己

====故事旅程====
---------------------
《作家之路》英雄旅程十二階段
(1)平凡世界
小島生活
(2)歷險的召喚
小島滅亡危機、大海召喚
(3)拒絕召喚
和小豬出海失敗、父親阻撓
(4)遇上師傅
塔拉祖母鼓勵與解惑
(5)跨越第一道門檻
塔拉祖母的推力與先人的船,成功出海
(6)試煉,盟友,敵人
毛伊難搞、莫娜的大海同伴、海盜
(7)進逼洞穴最深處
第二道門檻→海底洞穴拿魚鉤
(8)苦難折磨
怪物國度、大螃蟹塔馬托
(9)獎賞
得到魚鉤、跨越毛伊的過往與內心、和解
(10)回歸之路
第三道門檻→挑戰帖卡失敗,決裂
(11)復甦
塔拉祖母,找回勇氣,越過帖卡
(12)帶著仙丹妙藥歸返
航海技術、幫族人找回"真正的自己"
---------------------
上面是套入公式的各階段,接下來講講我的看法:

觸發:小島存活→困境1:毛伊、海盜→困境2:螃蟹、魚鉤→困境3:帖卡→結局
責任、邁出兩難→莫娜與毛伊不合——→跨越毛伊內心———→挫折、決裂—→真正跨越


觸發
反(阻力):父親的阻饒(沒勇氣跨越礁岩)、對族人的責任
正(推力):大海、嚮往、塔拉祖母,智者導引,支持者、航海族真相,找回"真正的自己"
踏上旅程

困境1:毛伊、海盜(雜兵)
變形者 毛伊 自傲、不配合
目標相左、不互信、看輕、
教航海技能

進入怪物國度入口前,毛伊拿"嘿嘿"諷莫娜是弱雞、膽小鬼
呆頭雞"嘿嘿"象徵莫娜的害怕、懦弱、恐懼、沒有方向

困境2:螃蟹 塔馬托(小魔王)
拿回魚鉤後,面對毛伊的失常
毛伊的背景、想要人類愛戴的原因、動力
莫娜讓毛伊認識"真正的自己"、靠的是自己、拾回勇氣
兩人終於互信、目標一致
毛伊鼓勵莫娜
大海希望莫娜帶領族人重回海洋

困境3:帖卡(大魔王)
面臨巨大挫折,兩人分道揚鑣,決裂(最大困境)
莫娜失去信心、信仰,祖母出現、拾回勇氣
再次迎戰帖卡
莫娜對艙裡的呆頭雞訓話"因為你是一隻雞(懦夫)"(向懦弱或毛伊示威)
毛伊歸來救援,不再執著魚鉤,相信自己的力量,
毛伊不靠魔法魚鉤,自身對抗帖卡的勇氣(真正的跨越)
莫娜發現帖卡就是失去心的塔菲緹(完全讓我想到《魔法公主》中失去頭的山獸神)
莫娜幫塔菲緹找回"真正的自己"

莫娜回家,幫助族人認識"真正的自己",重回海洋。

====角色原型====
英雄:莫娜
智叟:塔拉祖母
變形者:毛伊

英雄和智者的定位,大部分的觀眾應該都很清楚,就不多講了。
有意思的是變形者毛伊,非常符合書裡的定位~

《作家之路》一書中是這樣描述變形者的:
變形者本質上也許飄忽不定、變化無常,當你正準備把它看個仔細,
它的外在和性格卻說變就變。
就英雄的觀點而言,他們的主要特點就是一變再變。
變形者的外表和心情都變幻莫測,讓英雄和觀眾難以捉摸。
他們會誤導英雄令人猜來猜去,他們的忠誠度也有待商榷。
---------------------------------------------------------------------------------------
相當符合毛伊的形象~~

----------結語-----------
結構公式老套卻能成功好看的原因,
畫面CG等技術方面不談(談不出來)
對我來說,最愛的部分就是角色,
每個角色都非常鮮明活脫,
尤其是大螃蟹 塔馬托,
那首非常洗腦的主題曲"Shiny",KTV模式搭配戰鬥更是一絕,
讓愛炫耀又小惡劣的個性完全呈現,讓人印象深刻,
困境緊張感、螃蟹個性呈現、毛伊身世線索、莫娜機智,全部一同描述,
節奏相當緊湊,完全不浪費時間,這段非常精采!!

莫娜和毛伊的情緒起伏與個性展現也都相當鮮明,兩人的互動十分有趣。
角色的衝突,毛伊的不合作、莫娜的不知所措,
用相當輕鬆幽默的方式呈現並排解。

不斷穿插的小笑料也非常的適時適量又適當,就算僅僅只是個動作或現象。
例:高潮後的冷場、無趣的教學講解時、吵架或戰鬥的緊張時。

而所有重大角色和事件的目標、莫娜、毛伊、塔菲緹和族人,
最後都圍繞並堆積起了同一個故事目標"找自己"。
一個完整而讓人舒適的簡單圓滿。

23.11.17

類非線性時間軸戲劇

看編劇書講到非線性時間,
讓我想到了一件事,
刻意炫技的亂序大都只會影響觀眾觀影情緒,
好的亂序能夠加強戲劇效果!

我想講一部2006年的動畫

「涼宮春日的憂鬱」


他的第一季,全14集的集數是亂序撥放的,
看似毫無章法,摸不著頭緒,但當時卻越看越佩服,
因為這樣的順序讓觀影體驗情緒上是加分不少!!

有點類似剪接,只是剪接的單位是「集」!!
這點還可以從每一集片尾的預告中看出端倪,很用心
個人非常喜歡這部動畫,希望大家有機會能看看...
但我記得的不多,舉兩個印象最深的例子來講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劇情 , 請慎入==========

「涼宮春日的憂鬱」是集合各種無厘頭不可思議的奇幻校園戀愛喜劇動畫,

正常平淡的前幾集撥放之後,
某一集無厘頭的天外飛來一個不可思議的大事件,
因為集數是亂序,所以根本不知道前因後果,
但是事件非常刺激精彩好看,只是摸不著頭緒,
接著下集撥放的是這集時間的上一集,一整集非常攏長的對話-世界觀說明,
但這時觀眾完全不會覺得無聊,
因為上一集這麼精彩的大事件後,觀眾急切的需要答案,
如果按照正常順序播放,
解說篇將會相當無聊,而且只有用說的完全無法讓觀眾理解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
這樣的安排非常高明。


在倒數的幾集當中,
有一集很明顯在時間上是最後一集,但卻擺在中間撥放,
這集雖然只是平淡悠閒的日常,
但很明顯的看得出來男女主角間的曖昧情愫跟以往完全不同,
於是讓人非常好奇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果然,留在最後一集的壓軸高潮就是這件事,
有史以來會毀滅世界的最大事件,在男主角的告白之後得以解決,縱使女主角不會記得...
但事件的精采度,緊張感以及男女主角的愛戀都在最後讓觀眾得到最強烈的滿足!

這樣的亂序播放呼應並加強了這部動畫本身的調性,
也加強觀眾的觀影體驗及戲劇張力!

21.11.17

黑鏡Black Mirror 第三季 心得感想

黑鏡 Black Mirror 

透過這塊鏡子,照映出許多不為人知的自己和他人。

這面鏡子就是你現在正在看的「螢幕」。

看到第三季才認真思考片名,後來發現維基早就有寫了.......Orz...
幾年前開始看黑鏡這部電視劇,
馬上想到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陰陽魔界」,
都是充滿奇想元素的現代寓意單元劇,
但不同於陰陽魔界的是,黑鏡全都是力道強勁的「3C科技諷刺劇」,
而且結局都不大正面.........

為的是讓觀眾反向思考現代科技挖掘出的人性與社會問題。

第三季由Netflix委託製作,
感覺上諷刺力道相較之前溫和不少,拿掉了前幾季強烈的不舒適感
而過程中的情節與科技元素都比之前的有更多趣味和巧思,
整體而言就是:變花俏了,相對的,諷刺力道也變弱了。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劇情 , 請慎入==========


1.急轉直下/Nosedive
很直接的批判臉書Facebook的社群文化,
形象決定了一個人的一切,卻讓大家失去了自我,只會虛偽的做形象,
最後諷刺的卻因此失去了一切,才終於豁然開朗找回自我。

這集還蠻普通,科技應用概念還蠻新鮮的,過程的災難豐富,
但寓意太過單調,不夠激烈,收尾淡淡的溫和反轉,還OK。


2.終極玩家/Playtest
呼籲多關心家人,不要逃避而沉迷玩樂,
前面鋪梗太長,但後面的遊戲應用非常有趣!
結局的三段死亡翻轉還蠻讓人意想不到,頗有新意!
只是在寓意諷刺上不夠鮮明激烈。


3.黑函之舞/Shut Up and Dance
這集沒有近未來科技,而是駭客入侵一般人的筆電攝影機偷拍,
這種風險似乎網路上早有耳聞,看完也提醒了我將筆電的攝影機貼起來...XD

主角,一個青少年,內向,喜歡小孩,待人和善,
卻因打飛機被駭客拍下來,被威脅去做壞事,
途中遇到同樣被威脅的受害者,相較之下,主角打飛機被拍根本只是小事一樁,
但被威脅做的事越來越嚴重違法,越來越詭異,其他人都完成後安然離開,
只有主角最後還被威脅要賭上性命,
而詭異的是,主角居然也照做了,
最後,謎底揭曉,
受害者都是做了昧著良心的事,
而主角,
出乎意料的是個戀童癖,才會被賜與最嚴重的處罰。

受害者的形象最後意外翻轉,有種活該的感覺,
帶點「奪魂鋸」的味道。


4.聖朱尼佩洛/San Junipero
科技概念根本在致敬「刀劍神域」TV動畫最後一部,
但做了有深度思考的延伸,很棒!
系列中難得的溫馨,暖色黑。

80年代,懷舊的年代,Yorkie遇上了Kelly,兩位女子陷入熱戀,
涉世未深的Yorkie愛上了玩咖Kelly,
而Kelly雖然也愛Yorkie,卻不想因此定下來,只想玩玩,
背後似乎背負著不為人知的沉重原因,
在這一個禮拜只能見一次面的虛擬世界「聖朱尼佩洛」中,
Yorkie和Kelly確定了彼此,決定在現實中見面,
原來Kelly是一名癌末老人,而Yorkie則是癱瘓了'四十多年的植物人,
Yorkie因為女同性戀的性向得不到家屬認同,無法離世,
Kelly決定與Yorkie結下婚姻關係,幫助Yorkie離開人世,永遠活在「聖朱尼佩洛」中,
而Yorkie也邀Kelly離世後永遠活在「聖朱尼佩洛」中,
但Kelly放不下已離世卻無法選擇永生的先生與女兒而拒絕並吵了一架,
最後,Kelly在過去的羈絆與未來的嚮往中做出了決定,
她決定放下過去並準備好面對剩下的一切,
過去的身體陪伴著先生與女兒,
而意識則與Yorkie永遠留在「聖朱尼佩洛」中。


5.戰火英雄/Men Against Fire
植入裝置使腦袋產生假象,射殺人類,
這科技概念和「第五毀滅The 5th Wave」非常像,
而且抄的毫不遮掩,也有一個嗜殺的女性隊友,
但改編延伸的比第五毀滅好,有寓意又有趣,
(第五毀滅蠻難看的就是了...)
戰爭的陰謀操控和DNA挑選有點「美國隊長2寒冰戰士」的味道,
士兵的人性悲哀有點美國狙擊手的感覺。

概念都不錯,但我不喜歡,沒太多感覺。


6.全網公敵/Hated in the Nation
講網路霸凌的
這集片長根本電影長度,劇本走法也很接近電影水準。

由懸疑的死亡案件開始,
一路的解謎與追查,抽絲剝繭後,
帶出一窩蜂隨輿論起舞的網路霸凌現象,
而殺人工具真的就是「一窩蜂」,
隨著地球環境問題,蜜蜂消失,由機器蜜蜂代替維持地球生態,
卻被天才員工用作網路霸凌的報復工具,
讓機器蜜蜂每天殺死網友們仇恨投票的第一名,
最後目標是國家元首,逼的警方不得不想方設法追查出操控者和其手法,
然而,這才是兇手最後的目的,主角們一步一步地走進了兇手設的陷阱,
當機器蜜蜂脫離了兇手控制,機器蜜蜂的目標就會轉為所有投票的網友,
而最後造成了大規模的死亡事件,

以往,以前幾季的風格,結局應該就停在這了...
而這集最後由年輕探員要將兇手繩之以法的正義執著稍稍緩和了諷刺強度。

============================================================
本季製作上感覺比前幾季有水準,更用心,
但沒有前幾季諷刺的鮮明強烈,
若不是編劇江郎才盡,就是刻意符合Netflix口味?
本季最喜歡聖朱尼佩洛/全網公敵

4.7.17

卡夫卡的奇幻與現實

老實講,我從沒看過卡夫卡的任何作品,
但不斷聽聞「卡夫卡變形記」這部歷史悠久的作品,
這兩天好奇之下了解了大致劇情.....
大綱是:
敘述一心為家人著想並養家的主角,突然變成甲蟲後無法工作,
但仍然心繫著家人卻拖累了家庭,最後遭到家人遺忘與拋棄而孤單死去。

非常不可思議又悲傷的故事。

看完後,馬上聯想到現實中有重病患者的家庭,
是部很容易在現實中找到相應事件的故事,但大家都只著重在奇幻上,
卡夫卡多少隱喻著自身的處境或是感受才寫出這樣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很多動漫與奇幻電影也是由現實生活體驗衍伸出來的,
可惜現代人在現實世界衝刺了太久,抹殺了與生俱來的想像力,
沒有真實感,沒有實際體驗過的就無法體會,失去了聯想力
很多人對動漫和奇幻作品都很無感...只會覺得太過抽離...
但實際上很多動漫和奇幻作品都是有相對應的真實生活感
----------------------------------------------------------------------------------------
舉幾個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例子:

[獵人Hunter x Hunter]
在動漫[獵人]中,獵人都會一種基本的念能力「氣」,
而要學會使用氣,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經過長年的訓練,慢慢領悟出來,
第二種則是經由他人用念能力打擊出來,體質不佳者會重傷或死亡,

當初看漫畫看到這段,馬上會聯想到年輕人進入職場的洗鍊...
或是對愛情的崇景與幻滅,
當新鮮人剛進入社會時,對現實世界的狡詐與險惡並沒有認知和體悟,
就算知道也無法馬上進入狀況應對,或多或少仍抱持著自己天真的想法,
通常都要經過多年反覆的挫折打擊和領悟,才開始覺悟並找到相應的手段
而要走捷徑無非是親身經歷最痛最慘的當頭棒喝,才會有最深的體悟!
但通常結果非死即傷(牢獄或是身心重創)。

這種狀況也與獵人中小傑與奇犽學會念能力的過程十分相似!

[我的英雄學院]
上一篇有寫到的動漫,將每個人的個性比做英雄的超能力,
除了鼓勵大家重視自己的不凡之外,也鼓勵大家好好運用自己的超能力(個性)

[X戰警 第一戰]
在中後段,X教授教導萬磁王如何控制其超能力,
也就是將情緒穩定維持在憤怒與理智之間。

這橋段可以應用在現實中任何人處理任何事情上,
因為,
過度的憑感覺與情緒化,會讓事情變得亂七八糟,沒有根據,
過度的理智切割與規格化,會讓事情失去初衷,沒有人情味,
將感情與理智維持在一定的平衡上之時,
事情通常都會獲得比較好的解決。
----------------------------------------------------------------------------------------

當然還有無數的例子在各種奇幻的動漫與電影當中,
這也是我最原先的出發點~
我心中默默的希望,
我的每部自製作品中,
都一定要含有奇幻元素!!


25.6.17

動畫[我的英雄學院]--天賦不代表一切

幾年前就想寫關於天賦不足的人該如何自處的故事,
但礙於天賦不足寫不出來(咦?),
最近剛好看到這部很有趣的動畫,
畫工很棒是一開始吸引我觀賞的原因,
但更有趣的是,
他顛覆以往動漫畫英雄的該有的刻板條件,
拿掉了英雄主角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天賦

主角「綠谷出久」出生在一個
人人都有超能力,世界充滿英雄的時代,
這世界與生俱來的能力被稱為「個性」,
而少數沒有能力的人被稱為「無個性」,
而綠谷就是一個超級熱血卻沒有天賦的「無個性」,

如此絕望的設定,但為了實現成為英雄的夢想,
卻發展出超熱血的劇情~加上超魄力的畫面~
激發出許久不見心深處的簡單感動與熱血~~~
鼓勵平凡的大眾,打破天生的優劣勢,追求夢想!!
也用不同的方式講一個大家都知道卻遺忘了,
最簡單最平凡最有力的出發點~
「什麼是英雄」

除了主角成長發展的主軸外~
動畫中滿滿的強力天賦對決更是一大賣點~~~

雖然不及熱血神作「天元突破」的超熱血,
但也是我近年來看到最能激起熱血壯志的動畫了~

若有經過相當的挫折也省視過自己的人會喜歡這部作品~
若只是想要一昧地看到強強強,爽爽爽的人可能就會失望了~
-------------------------------------------------------------------------
我認為,
「人的個性」(不是動畫中的能力-個性)
一個人的脾氣,性格,主動,被動,自信,害羞,定性,慾望....等等等
除了後天環境造就之外(家庭,朋友,學校,與自身相處最久的環境),

本身性格的基底就是天生的天賦,
舉個例:
有的人,想到就做,超有執行力,果斷,勇敢,卻相對沒有想的太多,
有的人,一開始就想很多很遠,雖然深謀遠慮卻擔心害怕,優柔寡斷,

這些就像動畫中的能力一樣---個性

了解並調整,  (充分了解自己,不斷調整)
萃取與承受,  (萃取優點,面對並承受缺點)

我想,
這也參雜在這部動畫中鼓勵大家 !

1.4.17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2017-失去靈魂的拼裝『殼』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2017 影評


=============2017.06.08補充===============
重看完銀翼殺手後發現.....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不是在拍攻殼...
根本在拍銀翼殺手.....
雖然攻殼的確有致敬銀翼殺手...
但也沒必要這麼瞧不起攻殼吧!!
西方人的eagle也太大了!!
========================================

沒看過原作或對原作研究不深的人會喜歡,
攻殼腦粉要看要做很強的心理準備....

預告裡的畫面還蠻讓人期待的,
但內容卻跟原著完全不同,角色性格和劇情都走樣了,
看完預告的感想就是----只剩下『殼』

進戲院看完電影後,
果不其然,『空殼機動隊
調侃的誇張形容就是"子供向"的攻殼機動隊

畫面視覺上
效果有出來,蠻有想法的,算是最有看頭的部分~
可惜為了還原1995年押井守的畫面,跟很多新想法的畫面其實不搭,
東拼西湊,結果就是讓整個視覺風格很雜,各式質感落差很大...

劇情角色上
因為看了預告,也就抱著全新作的心態觀賞這部電影,
但就算以一部新作的角度看這部電影,內容也是乏善可陳...
劇情是好萊塢基本款的陰謀翻轉片....完全沒有驚喜...
而其他類似懷疑或是哲學性的情節,都是很表層形式化的重現...

本片除了畫面上貪心的塞不搭的想法之外,
劇情上也貪心地為了拍續集而鋪路,把劇情全改掉
所以整體故事和世界觀有點像前傳的概念,
少校的性格完全被抽換掉,換成了很純真的個性,
可是少校的威悍才智在原作中是個很有賣點的關鍵....改掉就輸一半了...
再來和巴特間的友誼和莫名的曖昧和信任也完全消失(應該說描寫失敗)
更不用說其他角色的描寫,都是插花,只是名字剛好相同罷了,
倒是北野武飾演的荒卷課長,雖然突兀不搭,卻是電影中最成功的重新塑造角色

電影中的世界,科技也不如原作中的發達,
義體化都還在萌芽階段,而靈魂意識網路應用也很少...
整個世界觀的呈現非常模糊....

電影畫面和情節上還原了很多1995年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
但尷尬又弔詭的是,
會喜歡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的人,重點是對靈魂的質疑的氛圍,,
而喜歡TV版的則是陰謀論和抽絲剝繭,爾虞我詐的社會事件,
但電影卻把這些部分用好萊塢的粗暴劇本全部蓋掉了,
喜歡攻殼機動隊的腦粉八成都會不能接受而反感,
而能夠坦然地把這部電影當全新作來看的觀眾,
通常都沒有很深入了解攻殼機動隊,沒有愛的成分
那看到押井守的畫面就不會有太大加分......
還原經典,變成了只剩下噱頭...

最後成為了一部

消費經典的特效片

-----------------------------------------------------------------------------------
後來我想到一部電影來跟他做比較,
2012年的[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
重拍自1990年阿諾的[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


非常巧合的,跟攻殼機動隊一樣,都是改編作品
也都是1982年[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視覺風格,
也都有提到自我記憶認同的部分,
雖然不是成功的翻拍,但至少是好看的爽片,
而攻殼卻讓我覺得是非常失敗的改編,

[攔截記憶碼]我給65分

[攻殼機動隊]大概就60分

[攔截記憶碼]
畫面和內容改到無法與魔鬼總動員做連結,
雖跟前作差異頗大,但也因為這樣走出了新的格局,
新的美術風格統一,考究,世界觀清楚,
重點梗和前作類似,過程卻有玩出新花樣,有原作也有新意

[攻殼機動隊]
改編手法太粗糙,
想致敬原作,不敢作大幅度的改編,
卻大刀砍掉原作的靈魂所在,只剩表象的重製,
留下了殼(Shell),卻毀了最重要的靈魂(Ghost)

就好比同人誌,畫的很像
卻看到空條承太郎在發龜派氣功,看到夏亞被潑到冷水變女人搞笑,
又或者
約翰藍儂的傳記電影,卻是約翰藍儂在唱小賈斯汀的Baby, baby, baby nooo~~
演賈伯斯的傳記電影,結果賈伯斯變成Android之父,並喊著Android才是王道...
而且都不是搞笑片,全是認真的!
我想應該沒多少人能接受.....

但如果沒看過JoJo和七龍珠的人,就會說空條承太郎發龜派氣功超帥!
沒看過鋼彈和亂馬的人,會覺得夏亞就是一個搞笑的女人!
約翰藍儂就是愛露鳥的中二屁孩!
賈伯斯就是個賣Android的!!

每個人在意的點不一樣,
觀眾反應這麼兩極大概就是因為這樣吧...


話說....
空條承太郎發龜派氣功是還蠻有趣的啦,但素子變機器戰警我實在笑不出來.....





---------------------------與原作的差異---------------------------

人類生命樹(1995)

V.S.

好萊塢式正義(2017)


[1989的漫畫,攻殼機動隊] 作者 士郎正宗
當時我高三,對這部作品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喜歡!
內容充滿科技幻想,政治陰謀算計,生命哲學,
除了愛情之外應有盡有~資訊量很大~
像部百科全書,每一頁,每一格都有梗,
對當時的我而言真是大開眼界了~~
整本漫畫看完只看懂了三成....但卻意猶未盡,
再看了一遍才看懂七八成~
雖然內容艱澀難懂,但節奏爽朗明快~


[1995 攻殼機動隊電影版] 導演 押井守
押井守以士郎正宗漫畫裡最末的事件當主軸,並加以強調,
讓整部電影沉浸在自我靈魂認知的懷疑當中,
遇到和自己一模一樣義體的人,被植入記憶的罪犯...等等
提出各種質問,讓觀眾一起思索如何證明自我的存在?
然而這種事原本就沒有答案,所以最終少校只是做出了選擇,
接受了傀儡師提出的建議,達到靈魂意識另一種存在的可能性,
就像思考戰車摧毀人類生命樹般的諷刺,

漫畫和動畫都一樣,沒有交代過少校的過去與來歷,
她自身似乎也不太清楚?
所以在與傀儡師接觸之後,少校更加質疑自己的靈魂,
是否自身也是從網路誕生的人工智慧而非人類?
此一懸念其實來自於很有名的哲學理論,
然而用戲劇和幻想將乏味的哲學理論呈現給一般觀眾,
正是戲劇,電影,動畫,漫畫等等有趣又吸引人的地方~

2015年的電影[機械姬/人造意識](Ex Machina)
也詮釋了這個哲學理論,可惜多以對話的方式呈現
張力遠遠不如[攻殼機動隊],
而這正是我熱愛攻殼機動隊的地方~


[2002 攻殼機動隊TV版] 導演 神山健治
這系列作品很多,但我只有看第一部SAC
這部強調的是漫畫中政治陰謀算計,爾虞我詐的社會事件部分,
人氣非常的高,很成功的改編~

但這部作品的角色描繪,個性,情緒等等,都非常的弱,
更不用說士郎正宗和押井守想強調的自我靈魂認知哲學,
是完全沒提到的....
所以之後的作品我就沒有看過了....


[2017 攻殼機動隊真人電影版]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電影劇情 , 請慎入==========

電影內容過於空乏,就不說完整劇情了,
只(幹譙)幾個我自己比較在意的點:

1.垃圾車駕駛員,被植入自己沒有的老婆與女兒的假記憶:
這情節在漫畫中只是一個小小的情節
而押井守卻在動畫電影版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作
這真的是很成功的改編,是一個對自我認知非常大的質疑!!!

一個魯蛇駕駛員"被植入"幸福家庭的記憶,並為之努力,
卻發現是被人利用而植入的假記憶,這種悲哀非常有後座力!
所以押井守用了不少畫面演這角色,讓觀眾對他有所印象,
接著這記憶無法被刪除,這人的心情,接下來該如何自處與面對,留下來的懸念,
這才是這情節最有張力的地方,
我也相信這是士郎正宗和押井守的目的與用意!
個人非常喜歡這段!!!

然而到了真人電影版
角色沒有故事,被刪掉記憶,放入新記憶...
這樣一來,這人其實也就沒什麼好自我衝突了,悲戚感和自殺的原因就弱掉了,
這裡有可能是要暗示少校被刪除記憶,但實在沒有效果....
接著就直接自殺.......觀眾就停止思考了....
觀眾都還沒察覺到這事背後的悲哀就被斬掉了!!
不讓觀眾思考,這個事件本身就沒太大意義了.....
只剩高科技世界觀的展現...
幹....真是有夠灑狗血的.....


2.草薙素子
原作中
少校的魅力來自於高強的本事與果斷聰明有智慧的頭腦,

真人電影版裡的少校個性很模稜兩可...
很剛毅卻又很溫柔,很聰明卻又很天真...
可能因為劇本設定,腦是一個離家出走青少女
卻又要作出符合原作的行為,實在很矛盾...
然後形同媽媽的工程師,原本的媽媽加上反派的青少年男朋友,
整部電影最後走向溫情路線...
但放在這種世界觀和情節,完全就是讓人出戲不搭....
情感上,愛情,親情也都完全沒有描寫成功,只是制式的述說...
而這樣的劇情走向,巴特和九課的其他人反而才成了硬插進來的角色,
原作裡同事間出生入死,互信與曖昧的情感也都消失殆盡...
最後結局居然還提到為了正義甚麼的....
用好萊塢式的無腦台詞作結尾....真的是慘中之慘....


3.事件陰謀與駭客
陰謀事件在攻殼機動隊世界裡是最主要的過程和賣點
真人電影版的陰謀實在是太淺太簡單了...
完全沒有精彩的抽絲剝繭過程.....

再來是攻殼中很重要的潛入,
精神網路的駭客攻防一直是攻殼中很精彩的一部分,
這部分要用實拍畫面表現的確不容易....
但是太過意象的表達(史嘉蕾陷入一群黑手之中)
實在覺得不適合用在這部作品裡...不搭又看不懂要表達甚麼....

而反派九世的造型一直很眼熟,但想不起來
最後對著思考戰車比出扣下板機的動作更讓人覺得似曾相識,
最後只想到潛龍碟影的雷電,但感覺又不太像,實在想不起來.....


4.1.16

負能量社會運作原理(誤)

年輕時,未來充滿了希望,無限多的可能和選擇,仰慕著將來想成為的偶像,
出社會後,趟上成為偶像之路,或為了希望而選擇開始工作,
伴隨工作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就靠工作的酬勞換小確幸來撫平消除,

雖然成為了偶像,但好像又不太一樣,社會的現實總讓人覺得離希望越來越遠,
最後,產生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撫平需要更多更多的小確幸,
但扭曲的心靈和人格仍占滿了生命的絕大部分,

而為了撫平安慰這樣扭曲的靈魂就成了別人的工作,
也就是,你的工作內容,撫平別人的負面,為別人製造小確幸,

間接地,
你的負面靈魂成了別人的希望,但別的負面靈魂也曾經成就你的希望
就像循環食物鏈一般,
維持了社會的穩定發展...

而當初,給你希望誘惑的正面能量有個名字,
叫「丘比」
                                                         

                                                                              --某部知名動畫全貌

1.10.09

SD Gundam

SD Gundam
這是好一陣子之前做的一隻廣告,我負責3D的部分,但撥沒幾次就沒撥了...

這是電視上撥的版本,調色跟特效還有背景部分不是我弄的...
SD

這案子花了不少時間在模型上,一直想試試別的材質,
(其實動作也花了很多時間"修改")
這幾個禮拜比較有空,於是找了N百年前抓的材質教學重新整修一番,
Master Gundam
Strike Gundam

套上之前導演給的對位影片,自己加了效果再套上音樂,弄了一段自己的版本

音樂是Gundam SEED的op 玉置成實-Believe 的間奏

1.2.09

Cosplay初攝

距離上次參觀同人誌展應該是快十年前了吧,
那時我還有在畫漫畫,所以去都是看同人誌,
對於外面的奇裝異服實在是有些害怕...
而且還有很多很華麗的等身大布袋戲角色@@...

不過這幾年Cos在台灣越來越盛行,水準也越來越高~
前陣子逛到某位愛拍COS大大的Flickr,
對現在COS的水準有刮目相看的感覺,
不像以前只是拿幾塊有顏色的布裁一裁黏上去...
現在的服裝造型都很專業又講究~
而且,重點是!
正妹多很多!!

這次在台大舉辦的同人誌展,我當然是為了拍照去的啦~
不知是不是因為春節的關係超多人超熱鬧,COSER跟拍照的人都超多,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台單眼聚集在同一個地方,
甚至連很多COSER自己都是拿單眼~
單眼大眾化的時代來臨了~

一進入會場就改成臉蛋先決模式,
看到剛結束不久的超時空要塞F 雙歌姬之一的"雪麗露",
雖然感覺沒扮什麼...但還蠻像的,
IMG_5481

再來是渾身是傷的喬巴跟西爾爾克醫生
應該是演冬島上那段,這西爾爾克醫生很有味道,
雖然我以經忘了漫畫上的西爾爾克醫生長怎樣...
IMG_5557
IMG_5480


不知名小女僕...
IMG_5596
IMG_5516
IMG_5503
不知名角色
IMG_5538
IMG_5598

反逆的魯魯修裡的尤菲米雅
IMG_5569
(這人很眼熟?)

一騎當千的孫策伯符,小一號的...(咦?)
IMG_5680

IMG_5656
IMG_5693
IMG_5532
很酷的COS,雖然不知道是啥....

IMG_5717
IMG_5712
嬌小的身材,酷酷的表情,跟神槍少女形象很像...不過好像不是...

IMG_5610
這次最受矚目的Cos,Gundam 00的Exia,作的超棒!!
不知是什麼材質作的,看COSER穿沒多久就超累的...
週圍圍了很多人,要拍到實在很困難...硬擠進去才拍到這張...

這次拍的感覺很不錯,以前蠻排斥拍這種場的,
感覺現場狀況會很亂~背景也亂會很難取景...
但實際拍用大光圈可以避掉這問題,
再來是很多COSER也很有經驗,擺的POSE都很有架勢,正妹也不少~
大家都很大方面對鏡頭的讓我們拍,是非常棒的練習機會~
各式各樣的造型任你挑~人數超多,應有盡有~
不像展場還要人擠人的等活動開始...
拍Cosplay有種比拍SG還有價值的感覺!!
似乎是個很好練人像的的方法~

全程40D+85 F1.8
感覺85拍這種就有點太遠了...感覺50來拍應該剛剛好~
現場也看到很多70-200,應該也不錯用~

11.12.08

空中殺手The Sky Crawlers

空中殺手
The Sky Crawlers
スカイ・クロラ
對名動畫導演押井守的映像只有攻殼機動隊
但對士郎正宗老師的原著有著先入為主的觀念
所以對押井守的攻殼機動多少有些排斥,不甚喜歡
這次看了空中殺手之後,不由得對押井守導演欽佩起來
空中殺手是改編自森博嗣的同名小說作品

其實這是看完電影後上網查才知道的
我只知道空中殺手是押井守的新作
其他就沒研究,對這部片也沒什麼期待
因為不喜歡他的人物設定
但看完後,覺得他這人設還蠻適合這劇情的
這部的作畫方面走寫實,3DCG空戰場面魄力十足
它的空中場面比實拍還有感覺~
天空跟雲超漂亮!!場景做的跟畫的都很棒!!
整部片步調緩慢,前面鋪陳讓人摸不著頭腦
又悶又不懂的情況下,不是在電影院看應該會看不下去吧
但好在有跟著他鋪陳走下去,默默的後段就來了爆點...
我流淚了...
一個平凡的片段,不用一句話,就一瞬間,把整部片串起來一口氣消化~
這...我都起雞皮疙瘩了~
整部片成就的就是這個
後來上網查發現官網都捏的差不多了
如果已經知道大概劇情,應該會有不同感受吧
建議大家在不捏的情況下觀賞
所以我就不多說囉

30.9.08

Macross Frontier與Code Geass和Evangelion

超時空要塞系列的最新作Macross Frontier
在短短25集之後,又落幕了~

個人對這次的馬克羅斯頗失望,
除了作畫部份臉都變形了之外,
這次主題很像是找不到跟歌結合的戰鬥而硬掰出來的,
劇情鬆散, 一下演這,一下演那,前面演了很久,
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最後幾集才進入正題,
三角關係也弄得很莫名其妙,沒什麼太深的感情依據...
阿爾特的翱翔夢想也表現的若有似無,並不讓人有渴望天空的感覺,
也可能是25集太少想做這麼多東西才顯得鬆散嗎?
但話說PLUS也才做了4集就表現出三人的飛行夢,
無奈又深刻的三角戀,以及精彩的空中戰~

不過,這次的雙歌姬效果不錯,合唱或對尬的感覺都很有Fu~
歌也都蠻不錯聽的,(中島愛(蘭華)唱的"愛,還記得嗎"很好聽)
3D機體與2D作畫的配合也相當協調~

個人還蠻喜歡雪麗露這個角色的~
對歌唱的執著和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個性很值得學習~

再來的小小劇情比較 會有劇情透露,
看完了Macross Frontier與Code Geass和Eva這三部的人,
再往下看,其於退散~~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這部11年前的卡通,
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何況最近又開始重畫推電影版騙錢~)
劇中最後第三次人類補完計畫,以真嗣的願望開始進行補完,
大家開始LCL液化,全人類合為一體,不分你我,補足個性的不足,
感覺像是把人類全丟進大果汁機開始榨...達成世界大同...

相較於
Macross Frontier最後為了統制銀河(...)的fold意識大串連,
Code Geass裡魯魯修他爸查爾斯為了讓世人坦承相對,
不再有欺騙的諸神黃昏大融合~
雖然是不同的形式跟目的,
但這種意識大融合的題材延續到現在作成了其他作品,
其實都類似EVA的人類補完計畫,
事隔這麼久,又開始了這種題材,
是巧合還是現在卡通內容都要搞得很大氣才會賣的好~

雖然Code Geass這兩天已經完結了,但我還沒看到,
希望結局能夠帶給我衝擊~很期待的說~

6.6.08

反逆的魯魯修 Code Geass


[ Code Geass 反逆的魯魯修 ]
雖然這部動畫早就已經風靡好一陣子了,
但我對clamp畫風實在提不起興趣,
於是就趁著第二部開播之際,就把第一部全找來好好嗑他一番,
一開始,對日本被大國Britannia侵占改制為[11區]的橋段好奇而繼續看下去
Britannian優越的貶低賤踏著原本住在日本土地上的日本人...真熟悉的感覺...
主角是被Britannia拋棄的皇子,極具謀略的思考能力
命運讓他得到了能控制任何人行為的Geass左眼,
使他得以實現摧毀Britannia的報復行為,命運的齒輪於是開始轉動......



平均作畫品質蠻優的,讓我對clamp畫風改觀,
第一部前半劇情算是平平,算是鋪梗交代角色劇情,
後半劇情開始出現衝擊,心情可說七上八下,會想一直看下去,
現在已經在看第二部了,心機城府越用越兇,
這部劇情給我的感覺很像日劇"白夜行"加上"死亡筆記本"
日本最近的劇情怎麼都這副德性...
還是說他們只是在陳現現代的人心呢...可怕喔~~

Code Geass中還有就是叫做Knightmare Frame的人形作戰機器,
但我覺得在第一部並沒有太多重點在上面,倒是第二部開始活躍了,
看到目前又是變形又是加農砲~看來之後應該還會出現更多新機體~


再來是日本動畫中一定要有的巨乳跟蘿莉,
他一樣都不缺,很有看頭,不時還會走光......
紅蓮二式的駕駛員卡蓮

他每次出場的鏡頭都很養眼,在這不得不再說一次"日本人真懂得男人的心啊~"
學生會長跟失憶的Viletta Nu也不在話下,
而Clamp畫到羅莉也免不了手長腳長偶而還來個全裸....

這部作畫優又華麗,老實說我多少有被萌到~
劇中角色以個性來講的話個人蠻喜歡C.C.和莎莉
不是看透一切就是傻不隆咚,頗極端~哈~

接下來就等第二部還會有什麼新的衝擊性劇情咧~

16.3.08

愛,還記得嗎? 失落的太王英雄


還記得林明美,一條輝等等小時候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嗎?
超時空要塞MACROSS應該算是跟鋼彈一樣歷史悠久的卡通了
近幾年也一直有續集,前傳等等作品出現,還聽說好萊烏要拍真人電影...
今年四月日本就會放送超時空要塞系列的最新作Macross Frontier

可惜初代超時空要塞小時候只有看過片斷以及雜誌畫面,
快20年前的雜誌了,雖然破爛不堪,但是有很多回憶啊~
Macross magazine (almost twenty years ago)Macross magazine
長大後有玩PC GAME的超時空要塞,算是對初代有近一步的了解,
所以越來越有興趣,但是礙於TV版太過攏長,加上過於老舊的畫工,
實在很難有耐心看下去,於是幾年前買了部劇場版"愛,還記得嗎? "
不過還是拖了很久才看啊....
這部劇場版是全部重畫的版本,劇情與TV版有些許不同,
聽說這部設定是Macross世界背景中所拍攝的一部電影
畫工比TV版細緻很多~(不過跟現在比還是....)
雖然時代背景是未來,不過距離現在也只是幾年後而已啊!!好期待喔~ .....
劇場版比較著重於三角戀的部份,如果我是小時候看應該都看不懂吧...

雖然是24年前的卡通了,
但最後林明美在戰場上唱著"愛,還記得嗎? "的場面,
真是感人又好聽啊~收尾的林明美那段感覺我也蠻喜歡的~
片尾裡有林明美的告別演唱會,畫的很棒~但可惜只有一小段,
roll字的時候驚見一位名人"庵野秀明"!!
也就是經典作"新世紀福音戰士EVA"的動畫監督,
在維基百科裡確認了他確實有參予製作,還發現很多大作都出自他手

看完後上網找了些資料,發現很多網站對超時空要塞有很詳細的介紹,
推薦 《超時空要塞》系列綜合評述 以及 維基百科

MACROSS Flash Back 2012
將初代畫面及多首歌剪接成一部很長的MV,
片尾有未完的明美的告別演唱會以及各主角的去向,是真正的完結篇啊~
早瀨未莎與一條輝搭上第一批移民船團,明美似乎也上去了?
片中又看到了一個驚喜~

這不就是現在時下最流行的數位像框嗎~!?
比時下的數位像框還薄,而且還加上了觸控換頁的功能
24年前的卡通就預期到現在的科技產品了~
還是說人類一步步的邁向了自己的期望呢,
那我們現在應該有會變身為機器人的飛機才是啊~

==================超時空分隔線==================
接下來對其他系列作發些感想~

MacrossII
據說是平行故事,當年租錄影帶看的...還好沒幾集,畫的很糟
變形的很嚴重,對劇情也沒啥映像了,只記得最後MACROSS爆掉...

Macross Plus
不管是4集OVA還是劇場版,我都很喜歡,我還有買正版原聲帶CD
雖然不是美樹本情彦的設定,但畫工很不錯,劇情我也很喜歡~
歌也很棒~!!這部的音樂都還蠻特別的~

超時空要塞 7
這部算是很完整的看完了,搖滾樂版的超時空要塞還挺特別的~
劇情感覺頗莫名奇妙...
看了其他幾部後才發現7很沒內容...不過還是蠻喜歡7的歌...
尤其是米連的歌~很喜歡米連的歌聲~
7還有兩部劇場版...跟他TV板一樣莫名奇妙...
不是對著宇宙鯨魚要不就是對著巨人唱歌...

超時空要塞 7 Trash
這是美樹本情彦的漫畫也不知道有沒完結...我是看一半啦
描述7號移民船城市裡的一項噴射直排輪運動比賽
主角是天才馬克斯艦長的私生子,
映象比較深的是主角很討厭別人叫他天才
因為這抹煞了他不斷拼命苦練的努力

Macross Zero
超時空要塞前傳,ZERO字樣寫的很漂亮,畫工也讚~
將近半年才出一集的劇場版,相隔太久,看的李李辣辣
可能跟初代的人種有關,所以當時看不是很懂...

Macross Frontier
最新的系列作,預計2008四月開始放送,之前有釋出第一集,
一樣是發生在移民船團的事,遇到不明外星人襲擊
畫工很讚~但是人物設定跟機械設定都不是很喜歡...
第一集結束在正要High的地方...機車~

====================分隔線====================
說說360失落的奧德賽的進度吧~
目前在第4片,之前說戰鬥難度高,不過那也只限第一片,
從第二片後角色一多,魔法一多,也是輕鬆打啦~
現在也只是以完成這個遊戲的心情慢慢玩囉~

同步進行的還有太王四神記,前面10集還蠻精采的...
看到後面幾集都會看到想睡覺....
話說這裴勇駿的古裝扮像還真不好看,連超愛冬季戀歌的老媽都說不OK
現在只有看到可愛的秀芝妮才會讓我振奮,現在在19集(韓國集數)
進度緩慢進行中...

又同步進行的是Heroes(第一季),
這時應該會有人說為啥我都在看些過時的連續劇,
其實我這個人是不太看連續劇低...因為量太大,要花很多時間,
不過Heroes還真是不錯,而且我是找720P的來看...看起來很爽~
以TV版來說~特效還挺厲害的~
像X-Men又像JoJo還有獵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能力~
個人一直覺得"寬"的"世界"是賣點,每次到他的橋段都蠻屌的~
至於塞拉的能力,我哥先後提到了獵人的蜘蛛旅團的團長,
以及幽遊白書後期的吞噬者,感覺吞噬者的能力比較像...
也許JoJo可以提到更多類似能力吧...不過我JoJo吞的太快...
幾乎都忘光了....
目前進度在第14集~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