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18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 2018 漫威史上最有感作品!

不愧是漫威系列十年後最末的高潮~
將這十年來觀眾對角色灌注的情感都拿來用在刀口上,
所以要看這部電影,一定要先看過之前的十八部電影,
看過的也一定要有相當程度的複習~
對角色要有足夠的認識與情感連結,
才能對這部電影產生共鳴,後座力也才會夠強


電影從一開始就將情緒拉到最高,從頭高潮到結束,沒有喘息的空間,
忙到連笑料都只穿插在幾句對話之中偷渡,
最輕鬆的大概只有星際異攻隊出場那幾段而已了,
完全不會注意到這部電影有兩個半小時之久就看完了~
薩諾斯也被成功的營造成最有存在感的反派,而不是單純的魔頭~

超強的編劇和導演~
很強的角色關係應用~分配與拿捏~
全部都是讓觀眾最有感的有效橋段~

不過我猜這部電影看第二次就會沒這麼好看了
因為所有梗都是意料之外才會這麼好看~~
所以~千萬不要暴雷~也不要被人暴雷啊~~


14.4.18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部電影我應該看超過三遍了,
雖然大家都聚焦在這部電影的科學理論,
但我卻為這部電影的劇情內容所感動,
每次看到結局都還是會鼻酸含淚。

維基百科寫,
此電影的科學概念收集和研究了很多年,
輾轉經手多人最後才到諾蘭兄弟手中,
是很多科學家和專業人士的成果。

諾蘭兄弟也非常貼心的為觀眾將科學理論簡化到最簡單易懂的程度,
讓觀眾在科普宇宙知識之餘還能享受電影劇情。

這篇不討論科學範疇,
只是想研究如何感動觀眾,
作為自己對劇情安排分析的練習。

從自己的觀影心得去揣摩編導的安排與作用,
猜測情感上、情緒上如何影響觀眾,
很主觀的觀影體驗來分析,
若有謬誤或不同意見,還請不吝指正或討論,謝謝。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劇情 , 請慎入==========


《星際效應》在主角庫柏向他女兒墨菲解釋她名字時就已破題,
莫非定律,「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
庫柏向女兒解釋並非如此,只是凡可能發生之事,就會發生,不一定是指壞事

再回想片頭穿插未來的老人訪談,聊的正是庫柏的世界,是過去,是歷史,
庫柏的現在=歷史,庫柏所經歷的一切是已經寫好已經完成的歷史,
拉高看,觀眾正在觀看的不是進行式,而是過去式,是歷史傳記
接著未來的庫柏(結局)引導現在的庫柏(開頭)在做的就是將這段歷史完成。

再拉高看,非常遙遠的未來,人類已經可以控制重力,進而影響時間,
知道了這段歷史,如同庫柏引導自己般,也有成全這段歷史的責任,不然人類會滅亡。
一場人類滅亡的大危機,勾住了兩個時間螺旋(庫柏引導自己、未來人類引導庫柏)

再回到莫非定律,凡可能發生之事,就會發生。』
這是一個將莫非定律引申為『命定論』的概念構想。
但從結局父女的遺憾來看,的確就是莫非定律的壞事必定發生,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卻造就了人類的存續以及墨菲的另一面圓滿,
這或許就是編導想傳達的:
壞事發生不全然都是壞事,說不定只是引導出一段美好的開始。

寫到這邊,突然想到2016年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最美的安排》Collateral Beauty
這部矯情片的主題也在講類似主題,可惜過於刻意和矯情,不過主角結局埋的挺感人~

回到《星際效應》開頭那段,
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庫柏車子爆胎,墨菲生氣的問庫柏為甚麼把她取名為莫非定律,
庫柏才剛解釋完,印度的無人機就從空中飛過,振奮的背景音樂隨之響起,
如果有注意到,那段音樂在庫柏向墨菲解釋莫非定律時就已經開始
庫柏的車爆胎原本是壞事,卻因此而遇到了印度無人機這件從天而降不可思議的好事。
壞事注定發生,是為了要遇上好事。

原本覺得這段場面除了交代三人關係外,
(庫柏寵愛女兒,兒子死腦筋,庫柏和女兒兩人興趣一樣,但女兒較為人性)
但因為無人機在劇情上沒有作用,所以感覺還是有點突兀,原來,
這一小段場面是給觀眾的一個提示,就是這部電影想講的內涵縮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心智圖本來想做成一個圓圈的Loop關係,但工具不熟不會做,連成這樣反而有點亂...
莫非定律引申構想,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頗喜歡開場的剪接穿插,透過未來訪談帶出地球沙漠化的末日困境與低迷情緒,
因為本該是絕望的困境,卻由未來的訪談帶出一絲希望,而不是絕望。
因為未來還在。

第一幕佈局大都在介紹地球困境與人類的絕望保守,
庫柏的大兒子-湯姆,喜歡當農夫又不知變通的死腦筋,符合社會期待,
但長大後的湯姆成為墨菲拯救人類的阻力,也成為自己妻小獲救的阻力,
湯姆也許象徵著當時地球上不知變通的人們,絕望而保守,守舊而不知變通。

然後就是庫柏與墨菲父女的相似 ,因而感情最要好,但墨菲更加的感性,
也在第一幕末關鍵的父女別離場面加強印象,以達到結局時爆發張力的效果。

第二幕開始踏上探索之旅,
第一段出師不利的米勒星球失誤判斷,導致了23年的時間差,此段造成第一個悲痛,
而罪魁禍首是極力推薦去米勒星球的道爾,我覺得編導對這角色安排有點微妙,

可能作用是作為指責焦點,但也因為後續劇情發展需要,
必須讓庫柏有原因的和艾蜜莉亞有主要衝突
所以道爾作為艾蜜莉亞的代罪羔羊,代替艾蜜莉亞成為前往米勒星球的主導人,
並在意外發生時死亡,讓觀眾的主要指責情感消失,將艾蜜莉亞除罪化,
再因庫柏的指責讓觀眾對艾蜜莉亞產生同情同理心。

再來就是本片的第一個哭點,當初在電影院看也是紅了眼眶,
這段也是馬修·麥康納展現細膩演技的時刻,
庫柏接收23年來家人的訊息
看著湯姆講著開心的事,庫柏開心的笑卻開始痛哭,內心悲喜交雜,
孩子的第一次戀愛,長大成人,結婚生子,都永遠錯過,無法參與,
逐漸的,湯姆訊息內容轉入悲傷(孫子和外公的去世),
庫柏卻已逐漸接受現實,平靜接受,
情緒突然結束在湯姆道別(音樂停止),
讓庫柏既不捨又迷茫,心想:只有這樣?
突然墨菲出現在畫面上,從沒傳過訊的墨菲第一次傳訊,
因為這天是墨菲的33歲生日,是庫柏承諾要回家的日子
(補上最後一刀,將自責情緒推到最高點,也無限擴大一失足成千古恨)

之後故事帶到地球上墨菲的日常,緩解觀眾情緒,
再隨著故事推進,漸漸帶出一個接一個地謊言,
先是布蘭登教授永遠無法解開的反重力方程式,
接著是曼恩博士的欺騙與背叛,
謊言一個一個揭開,危機一個接一個出現,
緊張情緒逐漸升高。

庫柏方在庫柏的機智與勇敢還有犧牲下解除,
而墨菲方,地球的危機卻尚在,
隨著庫柏被吸進黑洞,
這最大的危機即將化為高潮並和解。

第三幕結局,在無限堆疊的書架三度空間中,
慌張地庫柏先傳達了"stay"留下的訊息給墨菲阻止自己離開,
顯示自己多麼的懊悔,但也無意間完成了第一個迴圈線索,
與機器人塔斯連絡上之後,庫柏才了解到,
必須引導自己出發,才能在此時此刻將黑洞奇點的資訊傳達出去,
墨菲才得以獲救,地球上的人類才得以延續,這是一個必然的歷史迴圈,
而要將這些關鍵都連結起來,卻又沒辦法透過語言解釋,
只能透過庫柏和墨菲彼此的默契,無法解釋的信任與連結,也就是愛,
艾蜜莉亞(安海瑟威)講的--愛能超越次元時空,愛的實際量化。

能不著痕跡的設計出如此合理又沒有破綻的迴圈故事,
而且讓觀眾自然的沉浸在這迴圈迷宮中不自知,
同時感受到人類最溫暖的情感-『愛』
用一個非常不俗,新奇的過程,不可思議的現象,另類的方式
闡述最八股最老套的主題,卻如此感人,
相當的利害,非常的不簡單。

最後庫柏與老年墨菲的結局中,馬修·麥康納演技再次爆發,
這是全片第二個哭點,我看到第三次仍然眼角含淚。

年老的墨菲始終相信父親的承諾,
而讓庫柏深深的自責愧疚的那個闔眼。

而這段稍有遺憾的Happy Ending結局設計,
發現是個有點微妙的設計,
作為一個以"父女團圓"為主軸的電影,
即使次要目標"拯救人類存續"如此偉大,
但讓父女離別近一個世紀,臨終聚首,
加上這樣注定好無法改變的命定命運論,
這樣的結果對觀眾的"情緒上"來說還是太過殘酷。

所以結局在處理"觀眾情緒"上很重要:
1.墨菲方:
庫柏推開房門,看到的是滿滿來陪伴的"家人",
墨菲雖然失去了父親的陪伴,但取而代之的是"未來",
父親給予的未來(手錶資訊)=眾多家人的陪伴,
臨終又得以見到父親最後一面,
道別時家人環繞的幸福,證明她此生已圓滿,沒有遺憾。
2.庫柏方:
待在太空站的庫柏,,就算待在舊家,感覺也不對勁(導演應該有刻意營造),
友人只有機器人塔斯,不同時代與不同世界,滿滿的違和感,
充滿冒險精神尚屬壯年的庫柏,待在穩定的太空站不會是他的歸屬,
已升級為長輩等級的墨菲深知這點,引導他去找尋他的歸屬,
打拼夥伴艾蜜莉亞,
冒險還沒結束,未來還要繼續。
也順手交代了艾蜜莉亞的結局懸念,
留下開放式的Happy Ending可能性。


《星際效應》第一幕,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星際效應》第二幕,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星際效應》第三幕,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星際效應》英雄歷程,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7.4.18

《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 2006,《柯羅索巨獸》Colossal 2016

這篇主要是講2006年的《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
當年很喜歡這部電影,多年後再次觀看依然喜歡,
拿來當作編劇架構分析練習。

剛好前陣子也看完2016年的《柯羅索巨獸》Colossa,不喜歡,
但發現兩部其實有類似的架構和主題,我卻不喜歡Colossal,
想先講講我不喜歡Colossal的可能原因。



兩部都是講因為失敗的感情造就的成長,也都存在意有所指的弦外之音。

《柯羅索巨獸》是從女性觀點出發,有點批判男性主導權的性別議題,
但預告片打造成完全的娛樂喜劇片.....
和預期想看的情緒不同,這是不喜歡的原因之一,
這部電影前半段如預告中一樣,看安海瑟薇傻萌的各種笑料,與怪獸的奇異連結,
然而電影後半部,突然變成恐怖驚悚片,既使還有笑料在,那情緒氛圍下也完全笑不出來。
批判議題要包裝成喜劇也不是不行,但都主打喜劇了,突然變驚悚片是哪招!
歡笑背後的省思才是高招吧!
再者,雖然能感受出編導想表達的,但是鋪陳與原因都不夠力,
男女角色各種脫序的行為,要不沒有原因,要不就無法說服觀眾,
電影結局雖然出乎意料,但角色的成長和改變都非常稀薄.....
電影中的角色面向混亂,角色塑造失敗讓我覺得是電影失敗的主因。
可惜了和怪獸做超連結的有趣創意~

《戀夏500日》則從男性觀點出發,講得是純情男孩對愛情觀的改變,
就像很多人失戀後回想熱戀時的種種,都像一個個巴掌狠狠打在臉上一樣,
《戀夏500日》就是把這種情緒直接安插在戀愛過程中呈現給觀眾,
稍微看過原文劇本,這樣的安插似乎是編劇的想法,並非事後亂序剪接,都是有作用的,
而導演也用很鮮明對比的風格和明快節奏加持,打造出這部非常成功的電影~
角色鮮明,橋段用心有趣,原因與過程都簡短有力,幽默風趣,
就算是扮演黑臉的夏天也有非常足夠合理的背景支撐讓人認同,
而且全片沒有太多空乏的橋段,非常緊湊,拳拳到肉。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劇情 , 請慎入==========

《戀夏500日》練習分析揣摩編導規劃,有誤還請勿見笑,
這部寫很長 ,依自己判斷分成三幕:

我認為這部電影好看的原因有:
1.經典歌曲串場當彩蛋
2.節奏緊湊的剪接還有音樂剪輯
3.各種影像風格表現方式增加趣味

最關鍵的是將分手和不愉快的困境打散,
安插在快樂浪漫過程的每個環節中,
作用有:
1.不斷打臉Tom天真的諷刺喜劇
2.避免過度持續的負面哀傷感
3.正負極性情緒不斷交接,無冷場
4.打造出Summer的捉摸不定

第一幕 佈局:
我覺得是從開頭到公司同事訂婚宴Tom第一次搭訕Summer後,
安插一段Tom幸福洋溢地向朋友說愛上Summer這段宣告為止。

這次重看,有幾個以前沒發現的地方,
像是片頭Credit,兩人成長錄影帶的交錯剪接中,
最後Summer拿起蒲公英吹向Tom,吹進Tom的畫面,變成夢幻的泡泡破掉,很有趣的安排。
就像Summer與Tom泡泡般的愛戀,如夢似幻,但一抓就破。
順手查了蒲公英的花語:停留不了的愛(can not stop love)
(原文劇本中沒有,應是導演用意)

接著開場序幕就是Tom被甩後,他妹妹Rachel緊急跑去安慰他的這段亂序安插,
我認為將此尾聲場景當作序幕有幾個作用:
1.帶出全部重要角色的位置:兩個無用的死黨,如母親般的妹妹軍師。
2.愛情觀不成熟的男主,難以捉摸的女主,還有男主非常迷戀女主。
3.交代完以上關係與整部電影的大綱,接著就可以玩亂序:打臉男主的諷刺翻轉大戲。


《戀夏500日》第一幕,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第二幕 抗衡:
從Tom開始自作多情愛上Summer後,一直到分手後Summer訂婚,Tom重新審視關係為止。
這是整部電影的主體,Tom和Summer的戀愛過程,很長很精彩...

從Tom在電梯中被Summer因為史密斯的歌搭訕後,
Tom就拿都愛音樂來當愛上Summer的理由之一,,
但後來過程中在在顯示Summer喜愛的音樂類型和理由都跟Tom完全不同,
意思不是說興趣不同不能當情侶,
而是Tom始終只看到Summer跟他一樣愛音樂,卻不關心Summer的真正喜好,
種種盲目的一廂情願,也被安排當作幕末觀感翻轉理由之一。

二幕末,
Tom看到Summer的訂婚戒,希望完全破滅,
妹妹Rachel說他都只看到好的一面,叫他重新審視這段關係:

第一個關鍵就是電影「畢業生」:
這部電影關鍵的指出兩人價值觀的差異與Tom的狀況外,
電影「畢業生」表面上是擺脫框架追求真愛的年少輕狂,但其實不然,
推薦一篇寫的很棒的電影心得,標題就道出重點,
「畢業生」(The Graduate) - 對未來的徬徨是沒有止盡的
當Summer看到結局中的兩人開始從狂樂轉為迷茫不知所措時,Summer開始狂哭,
誤解「畢業生」意義的Tom完全無法理解,不了解Summer對愛情,對未來的不知所措,
Summer非常沒有安全感,這也是Tom無法給予的。

接著就是上面所提到的:
Tom講著他喜歡的音樂,Summer本來就沒興趣,此時更加不附和了。

此場景就是二幕末,分手前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戀夏500日》第二幕,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第三幕 結局
稍微看過原文劇本中開頭有提到Tom的打扮,
電影中Tom始終頂著亂亂的瀏海和不適切的服裝,
結局成長後,穿著打扮正式,代表著幼稚與成長。

最後公園長椅中的和解片段:
公園長椅也是全片中最重要的象徵,
象徵了Tom的兩個夢想,建築與Summer,
此場為全片中時間最久的同場景片段,也是最重要的場景,
同時象徵了他兩個夢想的和解,建築與Summer。

《戀夏500日》第三幕,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最後,試著套上編劇書「作家之路」中的英雄歷程,貌似也是可行的。

《戀夏500日》英雄歷程,請按中鍵另開視窗放大

1.4.18

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結構剖析

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結構剖析

原諒我把這麼感人的電影切的這麼血淋淋...
若有剖析錯誤還請勿見笑...
圖片放大請用中鍵點擊,另開分頁開啟圖片






































心得: 

1.MindMap真的是好東西啊~
2.老電影的軌跡都還蠻容易找的~情節擺得好明顯~
3.老電影以5、10分鐘為單位做故事轉折推進是怎麼回事,難怪節奏這麼平...
4.劇本和導演拍的差距蠻大的...,好導演就是有加分~如何取捨很重要~
5.只花一個晚上剖析其實還蠻快的...

 下次挑戰解剖戀夏500或是全面啟動還是普羅米修斯...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