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雜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雜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5.2.20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0 Oscar Predictions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0 Oscar Predictions

最佳動畫短片 Best Animation Short Film
《Sister》
●最佳視覺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
1917》
●最佳剪輯 Best Film Editing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Michael McCusker、AndrewBuckland
●最佳國際影片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
寄生上流(parasite)》(南韓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1917羅傑·狄金斯 Roger Deakins
●最佳藝術指導/最佳美術設計 Best Production Design
1917
●最佳動畫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
●最佳改編劇本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兔嘲男孩(Jojo Rabbit)》
●最佳原著劇本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寄生上流(parasite)
●最配角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蘿拉鄧(Laura Dern)
●最佳男配角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最佳女主角 Best Actress
茱蒂(Judy)》:芮妮齊薇格(Renee Zellweger)
●最佳男主角 Best Actor
小丑(Joker)》: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1917》: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20/02/10賽後檢討================
今年猜15項,猜中11項,猜錯4項。
這是我猜奧斯卡5年來猜中最多的一次~但猜錯數目還是跟以前一樣就是了...
(因為這次猜的項目比較多)
最後得獎名單請見 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 第92屆奧斯卡完整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猜中了自己的專業項目:
最佳視覺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
終於搞懂奧斯卡看重的是什麼了,
不是執著在CG技術的難易度上、也不執著多逼真、或是多華麗、
重點是要能襯托/承載戲劇內容的「視、覺、效、果」,
就只是看"視覺效果"這麼簡單而已啊~(這獎項不是CG效果)
所以這個重點關鍵其實還是在編導身上啊~

再來是最佳動畫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獎前呼聲最高的是 《克勞斯:聖誕節的祕密》
我有看《克》但沒看過《玩具總動員4》,
我猜沒看過的《玩4》得獎的原因是:
《克》雖然好看,題材也很有得獎像,但內容其實蠻老套的,老套裡沒有新啟發很難得奧斯卡 .
然而朋友對《玩4》讚譽有加,所以我猜《玩4》算是運氣好~賭對了~

=======猜錯獎項=======
●最佳動畫短片《Hair Love》
●最佳美術設計《從前,有個好萊塢》
●最佳導演《寄生上流》
●最佳影片《寄生上流》

最佳動畫短片我猜《Sister》是因為想說抨擊中國的一胎化政策符合政治正確,
結果是我想太多了,排除以上原因的話,
《Hair Love》也是我心目中覺得最有機會得獎的,人道關懷系列~
但我也沒很愛就是了...

最佳美術設計我還是比較喜歡《1917》...
最佳導演頒給《寄生上流》...真的完全不認同,不知道要講甚麼...
最佳影片頒給《寄生上流》...更是完全不認同,題材上有資格,但其他技術上都不夠~

不過這次預測奧斯卡期間,不知道為甚麼,
我一直聯想到第89屆奧斯卡爆冷門的最佳影片《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當時研究得獎原因是史上第一部有關黑人的同志題材,有其歷史意義。
所以我針對歷史意義猜了《從前,有個好萊塢》...
結果,今年也大爆冷門,首次非英語系外語片獲得最佳影片《寄生上流》...
然後有人提醒了奧斯卡的評審投票機制,
是有可能第二三名反而得獎的,《月》片爆冷門時也有被提出來講過...
如果是這樣,我就比較能釋懷了,畢竟《寄》片去年在歐美超級夯的!
我和朋友們都很不能理解,好看是好看,但也沒好到這種地步啊!
就是在韓片中比較好看的那群而已啊~~
套句朋友的心得:歐美人士太少看亞洲電影了~~



31.12.19

2019 轉換3D工作軟體 >Blender

部落格都沒在更新,今天是2019最後一天,來寫一下好了。
2019上半年延續前一年的看書行程,每個月看2~4本書~
感覺不錯~心境平緩不少~
但相對的其他時間就減少了,戲劇看得少,部落格也沒時間寫...

2019年中時,越來越知名的免費3D軟體Blender 2.8大改版釋出~
原先只是想玩他的手繪動畫功能Grease Pencil, 可以用來畫動態腳本之類的...
結果越玩越喜歡這套軟體,於是決定整套學下來再回MAX,想玩雙刀流軟體...
但玩了三個月後,就決定不回MAX了,以後就跳到Blender當主要工具。

為了生活,必須盡快上手應付工作,所以整個下半年除了工作外幾乎都在學Blender!
所以閱讀也都停掉了!


棄MAX 跳Blender 主要的原因是...
1.軟體超快!!軟體穩定
開軟體速度超快,比AE、PS還快!
而MAX這10年來越來越肥大,不只開軟體慢,
我連進MAX後開材質編輯器或TrackView都要等個三、五秒才會出現...
而軟體穩定方面,是相對MAX來說,因為MAX非常容易出錯和當機,
Blender也會當機,但當機頻率類似AE而已,甚至比AE穩,
而且重開軟體速度超快,當機不爽的程度當然就比MAX小非常多了!

2.RealTime即時引擎Eevee和材質編輯系統
Eevee是Blender內建的即時顯示引擎,在Viewport視窗就可即時看到結果,
和所需的最終成像差異不大,這相當接近於使用2D軟體時所見即所得的體驗~
這是我使用3D軟體18年來最大的困擾!
每次修改材質或更改燈光和HDRI時,都要等待算圖才能看到結果,非常不直覺!

這次Eevee的更新非常棒,光影成品已相當接近真實物理運算的算圖引擎了~
AO、次表面散射(3s透膚材質)、反射折射、景深、動態模糊、質量光/霧和Glow,
這些都支援即時預覽顯示~
不用像從前使用MAX時,這些一開,算圖就變得超級慢,避之唯恐不及啊!
但MAX的viewpor也有很漂亮的效果,可惜僅供預覽,並無高品質的最終圖像可輸出,
雖然Vray、iRay也有ActiveShade可用,但並不是RealTime的,速度頗慢...
再者Blender的兩個算圖引擎Eevee和Cycles都是以GPU顯示卡算圖為主,
GPU算圖速度比CPU快很多~
剛好我電腦CPU老舊,但GPU顯卡較新,算圖時間差異就非常明顯~
而Blender的材質編輯系統、程序貼圖很靈活~變化萬千,也讓我相當驚艷~

3.雕刻建模功能等等和未來擴充性
Blender有內建雕刻建模、手繪貼圖、影音剪接、特效合成、實景追蹤種種功能,
而且並非各自獨立放好看的兩光功能,是可以互相連動運用的實用工具~
當然如果需要更精細的深度使用還是需要專業軟體,
但已經是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做的自幹王Freelancer神物了啊~
Blender改版後更受大家注目了~而且開源軟體,全民更新大家一起來~
更新速度超級快~想見將來只會越來越厲害~非常期待~

##缺點##
相較於MAX有Particle Flow,甚至現在更強大的外掛TyFlow!
Blender在做MotionGraphic動態影像和分子上應該是最弱的環節了~
聽說目前MotionGraphic動態影像這方面的主流是C4D~
稍微瞄了些C4D的教學,發現他這些系統有工具模組化~非常方便好用~
至於Blender,目前只能靠Add-on(外掛)
AnimationNodes(免費)(簡稱AN)應該是Blender這方面最強大的支援了,
這幾個月都在學AN,學幾個教學後,發現東西實在太多了,
也頗為複雜不方便...而且不太穩會拖慢軟體開啟...
但他似乎可以把所有Blender的功能都拿進來,用AN來做,
等於是必須用AN的思考模式重新學一遍Blender,要學的東西非常多~
但真的補足了很多Blender無法做到的動態~
只好將來慢慢學了...

Blender另一個為人詬病的大缺點似乎是與其他軟體銜接不方便,
不過我打算將來全都在Blender完成,這問題就不大了。




19.11.17

面對並接受自己

[接受]
就算你抗拒它,它也不會消失。
它是你的一部分,
當你接受它,與它相處,了解它,和平共處,協商,並取得平衡,才能夠前進。
---------------------------------------------------------------------------------------------------------
這是我十年前得「糖尿病」後獲得的處置方法,
事實上,這方法之後也讓我應用到很多心理狀態,情緒問題。

2012年時就想了個腳本想把這感覺做成動畫表達出來,
但就一直沒有很滿意...只好文字分享一下。

想到當年的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 2001)幾乎也是在講這狀態,
詮釋的很棒的電影。

6.9.17

族群特性

1.簡單,無求,慢活。
2.小心,溫和,穩定。
3.熱情,征服,理想。
4.思辨,論證,王道。

副作用
1.高不成,低不就,懶散,眼界小。
2.懦弱,狹隘,心眼小。
3.衝動,狂妄,好高騖遠。
4.壓抑,違心,高傲。

==============================

以上,是我人生到目前為止遇到的四種族群,
當然,所有族群,每一個人,都有以上特性,
但是,很明顯的可以感覺到族群間的強烈差異,

如果要簡單扼要的形容,
相較其他族群特別突出的部分,
我過濾出的關鍵形容詞就是以上四種,

也許有些人是80%的1,加上20%的4
或者70%的3,加上30%的2
但是經過歲月洗鍊,
認同或是嚮往都比較相同的,
就是比較容易聚在一起,
於是族群特性就更為彰顯了!
==============================
賽後分析:

學生時期,
分班是隨機的,頂多按照成績分班,
或是依照家境富裕選擇學校,
各式各樣的人都會碰到,
雖然也會有小團體,但是區分並不明顯。

出社會之後,
選擇性變高,自己可以選擇去留,
再加上職業別,族群就變得更明顯,
興趣,價值觀,個性相近的更容易被湊在一起,
選擇與淘汰,接觸與遠離,
物以類聚,並互相影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族群特性就會越來越明顯。
----------------------------------------------------
人生的追求,
生命的嚮往,
價值的認定,
每個人心中的正確,有無限多的方向,


你,找到你的正確了嗎?


===========2017/09/08補充===========
會講出上述四種人的特性,
當然也是因為我有這些特性才會發現,
所謂朋友是面鏡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而第四類人是我最近才遇到的

思辨,論證,王道。
副作用
壓抑,違心,高傲。

當然很多人也含有這項特質,
但這類人的主要價值觀就是這項特質,
就算隨便聊都會不知不覺的冒出辯論的習慣,
很多事情都要辯出一個他認可的正確和真理才肯罷休,

會這樣講,當然是因為我也有這特質啦~

但是最近想到,
努力的追求正確和真理,其實是因為害怕吧!
害怕自己被蒙騙,
害怕自己錯誤,
害怕自己脫序,
講到底也是為了符合社會的秩序與期望,

但諷刺的是,
事實和真理,
本身就不符合人類社會的期望。

31.8.17

溫柔的霸凌

很多人,
對他人的行為或個性無法理解時,就自行揣測跟批評,
這種行為私底下聊聊,開玩笑或八卦也就罷了,
若不明就裡就拿來調侃諷刺或訓斥對方....
甚至因此有實際作為與相處上的改變....
如果猜對那也就算了.....
那...
如果猜錯了呢?
如果猜錯了呢?
如果猜錯了呢?

那也沒差嗎?
有想過對方的感受嗎?
以為對方感覺不到嗎?


而且很多人不會覺得自己錯了。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

好比過去還不知道"自閉症"的時代,不了解的人就會智障智障的叫,
人類的情緒如此複雜,如此難解,
也許有更多不為人知,卻不明顯的問題,
你永遠不會知道別人心底深處的問題,或是經歷,
甚至對方自己可能也不知道,

真的沒必要逼別人照自己的價值觀走,
更不要拿猜測來諷刺和調侃...
過頭了...
就跟"霸凌"沒有兩樣。

話說,這種事大概是台灣特產,
台灣人的溫柔,不喜歡把事講明白,
造成很多事不敢明講,講話拐彎抹角,
如果太直接問,會被認為沒禮貌,不尊重,白目或沒水準,
教育越高或是家教越好的人越有這種問題,
但是無端的揣測才更是沒有禮貌和不尊重吧!
台灣人到底是太溫柔了呢?
還是只是缺乏勇氣?

共勉之。

==============2017/09/02補充==============
這篇是在講私底下揣測朋友的想法和私生活,並且批評揶揄的的文化,
就像一般大眾看藝人和政治人物的八卦一樣,
既定刻板印象,誤會,補腦與偏見,
人嘛~就是太無聊了想找點樂子~
於是就找到朋友的身上了~
閒嗑牙歸閒嗑牙,
朋友之間還是要相處的,
哪些事實,哪些是猜想,要搞清楚,
不要拿自己或別人的猜想來對待朋友。


==============2017/09/03補充==============
最近看到臉書有人在分享"曼德拉效應",
也就是有部分的人共同存在著 "與事實不同的另一種事實記憶"
有點像平行時空記憶般的神祕情形,而且還不少見。

而臉書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他認為是起源於短暫而小規模的錯誤報導,強調媒體操作的影響之大。

我蠻認同這種看法的,
不過我想的稍有不同,我覺得是在於多數人會認同的相似誤會,

相似的誤會-->補腦-->隱性傳播-->多數人認同-->成為既定印象。

再廣泛的延伸到人與人相處,
就是上面所講的偏見與霸凌。


18.8.17

失眠治療-現世抽離篇

還記得小時候觀看寬闊無盡的星空,想像這些無數的星球,廣闊的宇宙,
自己的存在比簍蟻還渺小,比細菌還渺小,
自己的情緒,各種追逐和需求慾望,根本渺小到不值得計較。

駭客任務中,
意識被抽離到虛擬世界中,五感,愉悅,痛苦,悲傷和一切都是假的,
只是跟人生毫無關係的數位資料與化學作用。

而這種「現世抽離感」,早有古人寫過,那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很多人在聽也很多人在唸,但真的懂得其意,感受其境的人有多少?
我很懷疑。

我沒皈依也沒唸佛,只是想要...............
一個比"數羊"更有效果的「鎮靜劑」兼迷幻藥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波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4.7.17

卡夫卡的奇幻與現實

老實講,我從沒看過卡夫卡的任何作品,
但不斷聽聞「卡夫卡變形記」這部歷史悠久的作品,
這兩天好奇之下了解了大致劇情.....
大綱是:
敘述一心為家人著想並養家的主角,突然變成甲蟲後無法工作,
但仍然心繫著家人卻拖累了家庭,最後遭到家人遺忘與拋棄而孤單死去。

非常不可思議又悲傷的故事。

看完後,馬上聯想到現實中有重病患者的家庭,
是部很容易在現實中找到相應事件的故事,但大家都只著重在奇幻上,
卡夫卡多少隱喻著自身的處境或是感受才寫出這樣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很多動漫與奇幻電影也是由現實生活體驗衍伸出來的,
可惜現代人在現實世界衝刺了太久,抹殺了與生俱來的想像力,
沒有真實感,沒有實際體驗過的就無法體會,失去了聯想力
很多人對動漫和奇幻作品都很無感...只會覺得太過抽離...
但實際上很多動漫和奇幻作品都是有相對應的真實生活感
----------------------------------------------------------------------------------------
舉幾個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例子:

[獵人Hunter x Hunter]
在動漫[獵人]中,獵人都會一種基本的念能力「氣」,
而要學會使用氣,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經過長年的訓練,慢慢領悟出來,
第二種則是經由他人用念能力打擊出來,體質不佳者會重傷或死亡,

當初看漫畫看到這段,馬上會聯想到年輕人進入職場的洗鍊...
或是對愛情的崇景與幻滅,
當新鮮人剛進入社會時,對現實世界的狡詐與險惡並沒有認知和體悟,
就算知道也無法馬上進入狀況應對,或多或少仍抱持著自己天真的想法,
通常都要經過多年反覆的挫折打擊和領悟,才開始覺悟並找到相應的手段
而要走捷徑無非是親身經歷最痛最慘的當頭棒喝,才會有最深的體悟!
但通常結果非死即傷(牢獄或是身心重創)。

這種狀況也與獵人中小傑與奇犽學會念能力的過程十分相似!

[我的英雄學院]
上一篇有寫到的動漫,將每個人的個性比做英雄的超能力,
除了鼓勵大家重視自己的不凡之外,也鼓勵大家好好運用自己的超能力(個性)

[X戰警 第一戰]
在中後段,X教授教導萬磁王如何控制其超能力,
也就是將情緒穩定維持在憤怒與理智之間。

這橋段可以應用在現實中任何人處理任何事情上,
因為,
過度的憑感覺與情緒化,會讓事情變得亂七八糟,沒有根據,
過度的理智切割與規格化,會讓事情失去初衷,沒有人情味,
將感情與理智維持在一定的平衡上之時,
事情通常都會獲得比較好的解決。
----------------------------------------------------------------------------------------

當然還有無數的例子在各種奇幻的動漫與電影當中,
這也是我最原先的出發點~
我心中默默的希望,
我的每部自製作品中,
都一定要含有奇幻元素!!


9.5.16

女人所謂的「看感覺」

[鄉野調查進度之胡言亂語]

  女人看甚麼感覺?

 「暖意」,「開心」
加一點「虛榮」「包裝」


 「暖意」
"精神上"的暖意才是最重要的,貼心,關心,歡心
而"實質上"的暖意若過了頭,很容易變成工具人,

 「開心」
討女人開心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一環了吧...
一方面要看技巧,一方面又要看人施展...
但大多數女人都是喜歡幽默風趣,主動大方的男人...
有梗不低俗,有情趣不下流。

 「虛榮」
算是哄女人開心的一環吧,但又不能太過度,
雖然有時,女人知道是假話,但有開心到其實就不會那麼在乎真假了~

 「包裝」
包裝講白了,就是假話
為甚麼女人都說男人是騙子,
根本上就是因為女人自身就不喜歡聽真話...
說話太實在的,打從認識開始就不會被列入為男人(對象)了.....

----------------------------------------------------------------
女人不喜歡理性思考,做任何事都依靠直覺,

而直覺就是過往經驗的累積,

女人對感覺很敏銳,
經年累月下來,感受到的感覺會是男人的好幾倍,
但是,大部分的女人都喜歡夢幻不真實的人事物,有意無意間的喜歡被騙,
所以這些錯誤的經歷就造成每個女人的"直覺"裡多少都會有Bug...
那作為男人想要討好女人就別太實在...
了解女人的過去再對症下藥才是有效的作法....

若天生就能夠自然做出讓女人感到「暖意」,「開心」
我想人生路上應該都是 情路順遂,手到擒來,

但若後天學習則需要更多耐心來觀察和練習...
而最重要的部分我想是運用的"時機"與"自然"表現的技巧,

以上,最近鄉野調查心得。


 PS.這邊討論的是一般狀況...
顏值高,一眼就是所有女人天菜的男人
口袋深,一出手就讓女人一輩子不愁吃穿的男人
皆不在此列

12.3.16

公主與王子,都有病

古時候,男主外,女主內,各司其職,合作愉快,

看現代,男懶散,女自強,各自表述,死不退讓,

男人再懶也有自尊,遇到想呵護的小女人就會努力上進,

女人再強也想被呵護,遇到努力上進的傾慕對象就變成小女人,

但是,見識多了,眼光高了,心眼小了,誰也不信誰,

自以為是,沒遇到心中完美對象前,誰也不願意先付出,

剩男剩女做自己,單身快樂~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退步

因為,公主與王子,都有病

8.3.16

成熟

老題目,成熟就是

[社會化]

走出自己的童話,
成為社會所期待的人,


但是,抱歉,
我無法接受,
成為我不認同的那種人.....

-------------------------------------

我知道這是一篇幼稚文,

但,
赤子之心不能忘,
最後的東西都拋棄,就甚麼都不是了。

表面社會化一直是一種方法,
只是自我拉扯有點難以負荷...

-------------------------------------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部落格文,
一個上年紀的女人面對感情,說自己寧願曲高和寡也不要降格以求,


這種文大概就是現今大部分單身台女的心聲了...

身邊很多女性朋友,條件也都不差,卻單身十幾二十年,
相處下來大概知道會想交往的對象...要順眼(但其實就是要帥...)
要有錢,有企圖心,有未來,要溫柔體貼但還是要有點壞壞的,會討人歡心,...

真的很童話的感覺.....
女性童話幻想不成熟不打緊,但男性不成熟就該死了...


那篇部落格文還提到,男女要門當戶對,男生學歷很重要,思考能力與邏輯才會接近...
但人生的成功只看事業看錢?  要看價值觀就看學歷?
我根本上的不認同...

以前我參加過碩士班的聯誼.大家一樣聊得很開心,還公認我最好聊...
只是沒人知道我專科肄業

就像大企業只用台清交,要有證照,
但台清交保證有能力?不是台清交就沒能力?不見得吧...
工作如此,更何況複雜千倍不止的感情和人際關係?

但不得不說大企業(台女)就是有資格挑~

妳們曲高和寡,妳們不降格以求,
我認同寧缺勿濫,但是,
甚麼曲?甚麼格?
看事情這麼表面,真命天子都從一開始就被妳們打槍了啦~

-------------------------------------

當然,
不少男人為了擄獲女人的芳心,甘願成為女人心目中的樣子,
也許幾天,幾週,幾月,幾年,
直到哪一天,男人累了,膩了,想做回自己了,
女人們再來說男人欺騙.....輕則傷心,重則丟命...
會出現怎樣的供給(壞男人),就是因為有怎樣的需求啊...
這樣有比較好嗎?


結論:
我也曲高和寡,不降格以求,
只是求的是,女人降格以求,不看表面.....
所以繼續單身囉(攤手)

------------------------------
附上一篇文章
張永翰/我是一條在皮克斯工作的魯蛇

1.2.16

人生中最能冷靜思考的時間(誤)

人生中最能冷靜思考的時間:騎車,洗澡,大便
人生中最有創造力的時刻:睡著前,醒來前

16.1.16

屁孩皇帝 VS 土皇帝

"屁孩皇帝K"
從小養諄處優,萬人之上,事事都照自己的意思進行,人生順利無比,沒遇過挫折,
雖然天資聰穎,可惜就是個小屁孩,事事一意孤行,唯我獨尊,嚴然是個小皇帝,
突然的家道中落,小屁孩皇帝要和群眾相處,但周遭的人無法忍受這個小皇帝的任性,
屁孩皇帝第一次被人否定,第一次受到挫折,
他覺得,否定自己的人都是笨蛋,根本無知,大家都被壞人蠱惑了,
所以堅信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不斷指責是別人的錯...
而屁孩皇帝有著很多死忠的粉絲沒有離開,所以也讓他覺得不需要反省...
屁孩皇帝堅信,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只要打敗壞人的蠱惑,愚蠢的笨蛋們就會回來支持他,就能回到以前的日子!
終於,逮到了機會,打倒了所謂的壞人,深深慶幸覺得大家終於清醒了,於是回到了當小皇帝的日子,
但好景不長,死性不改的屁孩皇帝再次的惹怒眾人,
自命不凡,傲視眾人,堅決不悔改的屁孩皇帝,死命地拉著僅剩的死忠支持者,
繼續指責著壞人和他認為的愚蠢群眾...

"土皇帝D"
家境清寒,凡事都必須自己爭取,就算被人打,被人罵野孩子,也要想盡辦法生存下來,
雖然天資愚鈍,很多事情都必須靠體力靠耐力來換取別人的認同,一路跌跌撞撞,
但堅毅的個性和理念號召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始得到大家的支持,
他在過程中發現群眾的力量非常好利用,能夠得到無比的財富與權力,於是當上了土皇帝,
土皇帝被這樣的甜頭沖昏了頭,行徑越來越囂張,讓人看不下去,
加上如此低賤的出身,無法得到自命不凡的貴族們認同,
囂張的氣焰和作為開始讓群眾無法忍受,加上貴族們的打壓,
土皇帝最終失去了群眾的支持,還淪落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以前的努力瞬間完全灰飛煙滅,
成也群眾,敗也群眾,
這才意識到群眾是無法完全利用控制的,
土皇帝半被迫的收起囂張的氣焰,並慢慢摸索著新群眾的力量...

KMT VS DPP  寫在第三次政黨輪替
----------------------------------------------
寫完突然覺得有點像項羽和劉邦...

15.7.15

"感覺型"與"思考型"

很多年前在果X獸當動畫屍調動作,
離職後找了動作組裡我覺得最厲害的同事(非主管)聊了一下,
想套他話,評鑑動作組裡誰最厲害(我知道不會是我,我習慣性吊車尾),
他當時把同事們分為了"感覺型"和"思考型"...至今我都還是覺得是非常有見地的分法~
顧名思義
"感覺型"就是調動作時是憑感覺,
"思考型"則是先想清楚這裡應該是怎樣,那裡應該是怎樣,
(然後他居然說...他看不出來我是思考型還是感覺型...
我在想大概是因為我既不想思考.想憑感覺卻又不精準吧...XD)

一直到現在,
不只是調動作,任何工作或日常生活,其實都可以看的出來誰是"感覺型",誰是"思考型",
這種方法很有趣~說穿了~就是"理性"與"感性"罷了~

更久之後,
我覺得"感覺型"的人需要學會思考,"思考型"的人需要學會直覺,
"理性"與"感性"必須共存,而且要能隨時切換...
這樣在工作或生活上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以前看過文章說過,直覺其實就是平常經驗的累積,我深深覺得很有道理!
所以,不斷累積生活上或工作上的經驗,把經驗放到快取記憶體區(直覺)吧!
共勉之

9.5.14

Canon EOS 6D 使用滿月心得

[回顧一下]
2006年,買了第一台的數位相機,開始寫部落格。
2007年,買了第一台高階DC G7。
2008年,跟朋友買了二手的單眼Canon 40D,至此踏入錢坑。
2010年,買了NEX5單鏡組。
當然中間買了很多鏡頭來來去去的,還有很多底片機就不多加贅述...XD

[前情提要]
這一兩年比較沒這麼瘋狂了,40D幾乎沒在碰,除非有人需要婚攝才出動,
出門旅遊或朋友吃吃喝喝也頂多是帶NEX5,又小又方便,但最近也很少碰了。
於是乎想把沒用到的40D和NEX5低價出清看看,
意外地低價攻勢讓詢問度大大提升...才兩三天就賣光光了....
雖然真的價錢殺到很低...有點心痛...不過賣給真的有在用的人比較值得...
(但話說買的人都是拿來當備機....好像也...也罷...)
本來想要好好思考等著看有沒有新相機橫空出世~
但沒想到手上沒相機反而造成很想買新機的手癢...偏偏又發生了學運這個非拍不可的事件!!
330黑衫軍 凱道退回服貿_下午2點_景福門_滿
原本考慮Sony A7,但是據標爺的說法,操作感不如NEX5,卡卡的,就暫不考慮了...
想著手上已有的C家鏡頭,還有買6D送餅乾鏡的活動,於是就衝了!

終於,2014年,我踏進了全幅..........沒有很開心(咦!?)

[滿月心得]
因為C家相機長的都差不多,所以就不開箱了...
目前用了一個多月,試了現有的鏡頭拍攝和錄影,還沒試閃光燈
鏡頭17-40L,小小白IS,40餅乾,還有幾顆手動鏡。
紅樓
缺點:
1.對焦慢
原本期望只要有40D的功能換上全幅我就心滿意足了,但...
6D,11點對焦,中央是F5.6十字對焦,F2.8單向對焦,其餘F5.6的單向對焦
40D,九點對焦,中央F5.6,F2.8雙十字對焦,其餘F5.6十字對焦
跟40D比真的輸了一截,第一次有花大錢降級的感覺XD
我用同樣的L鏡拍的感覺,周圍對焦點真的明顯比40D慢...還好我本來就不常用
中央對焦點照理講應該跟40D差不多,亮度夠時的確如此
可能我太久沒用40D忘了感覺,但我6D試著要搶拍是有點困難...(我記得40D搶拍不錯)
2.Liveview依然超級慢
當初40D的Liveview技術剛出來,對焦這麼慢也就算了...
沒想到過了5,6年,居然可以一樣慢完全沒改進...真是太不簡單了....
3.拿掉香菇頭
買6D之前有去展場試玩過6D新的轉盤,本來覺得還OK,但現在還是覺得香菇頭直覺
4.錄影無法自動對焦
NEX有這功能,以為是基本,沒想到C家好像只有新的少數幾台有這功能...
5.沒有峰值對焦
這對玩手動鏡的人實在太重要了,很多相機廠和手機app都有出,為什麼C家不做!?不懂!?
雖然可以透過刷燈籠韌體來用,但只為了這功能實在不想冒風險。
6.沒有翻轉螢幕
LCD雖然比40D好很多了,但是NEX用習慣了,沒有翻轉螢幕著實不方便啊~
7.發色
發色是我棄A7進6D的其中一個原因,我喜歡C家的顏色,
但在買之前就有發覺6D顏色不如以往,不過沒有太在意,
使用後,似乎發色的確不如5D2討喜,甚至不如40D,上網爬文後,就採用了網友的建議,
用Lightroom的描述檔來轉,也算是可以解決。
8.錄影
買之前看大家的sample時有發現,但不確定,也沒見人討論
就是錄影時左右pan的鏡頭,畫面有種在閃在抖的感覺,不太順...

優點:
1.高ISO
棄A7進6D的最大原因,6D的高ISO是我最最最滿意的部分
他ISO12800幾乎等同40D的ISO1600,這真是他X的太好用了!!
2.WIFI
一開始本來覺得這功能沒甚麼用,
後來發現有這功能還真的會拿來傳到手機裡打卡XD
最近又發現有App可以拿手機來連線做錄影用的監看moniter(C家App不能錄影)
相機螢幕沒有峰值對焦的話,錄影真的看不出來對焦在哪裡...所以真的需要較大的螢幕
另外這app也有峰值對焦功能,意外地wifi功能多了很多用途~
3.重量
比40D小一點,輕一點,雖然感覺不太出來...
4.快門限制,閃燈快門限制
以前用40D的光圈先決模式時常有個困擾,
就是有時搶拍沒注意,快門低於安全快門就手晃了,當年拍婚攝很多moment就這樣報銷...
現在有這新功能就是可以設定最低快門...但是......
當還是太暗時,快門還是會降...只是優先不去降快門...
(幹...還好6D自動ISO可以到12800,不然這功能是做心酸的喔....)
5.電子水平儀
雖然不常用,不過有這功能還是要給他鼓鼓掌,現在景深預覽鈕可以自訂,我就設在那
順道一提,6D只有左右,5D3還有前後水平儀。
6.自動HDR,多重曝光
他HDR不是軟體模擬,而是一次拍三張在相機中幫你合成,僅JPG
多重曝光,之前參加攝影馬拉松一直看到有作品在用...很好奇哪台相機有這功能
現在我終於知道原來數位相機內真的可以直接做多重曝光。
最後...可惜還是沒有環景...
世貿一館
其他:
6D使用的是SD卡,
雖然比較便宜,但相對最高速度沒有CF快,原本以為沒關係,但使用錄影後,
我向賣家一起買的創見C10 32GB記憶卡,會發生錄7秒就斷的狀況,10次會有1次,
爬文說6D的1080P低壓縮影片傳輸速度大概每秒要20MB,所以最好要買30MB以上的
感覺應該要買到UHS-1比較保險,應該不支援UHS-2,據說6D內傳輸最高40MB,也不用買太高...

再說到仿間流傳的燈籠韌體可以錄製RAW影片,但是流量過大...據說6D無法錄FullHD
只有5D3使用1000x的CF卡可以錄到FullHD的RAW影片...不過檔案超大...我懶的試了

另外,GPS用不到,沒開過...

不過話說SONY的A7居然還有跟智慧型手機一樣做app的安裝...這實在很有競爭力啊...
Canon再不追上,只靠鏡頭撐...實在越來越勢弱了啊...Canon爭氣點!!
[照片,圖多,最底下有影片]
太陽花學運立法院反黑箱服貿
太陽花學運立法院反黑箱服貿
白狼 vs 太陽花
330黑衫軍 凱道退回服貿_晚間6點_中山南路上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德國農夫廚房,皮酥肉嫩~
下午茶
Play
植物園-油桐花
2014春電展
世貿一館
信義商圈
信義商圈
信義商圈
好,丘
422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7反核遊行
427反核遊行
427反核遊行
427反核遊行
公投盟
GG聚集韓式居酒屋-有海苔和起司的韓式辣炒雞排
太陽花
太陽花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人造花 Silk Flowers

[影片拍攝+剪輯練習]

植物園油桐花-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Helios 58mm F2 八羽怪

Edited with Premiere


西門町-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PENTAX SUPER-TAKUMAR 50mm F1.4

Edited with
Premiere
AfterEffects


信義商圈-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Canon EF 17-40mm f/4.0L USM
Canon EF 40mm F2.8 STM
Canon EF 70-200mm F4 L IS USM

Edited with
Premiere
AfterEffects


2014
426反核無限期佔領凱道
427反核大遊行佔領忠孝西路
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Canon EF 17-40mm f/4.0L USM
Canon EF 40mm F2.8 STM
Canon EF 70-200mm F4 L IS USM

Edited with
Premiere
AfterEffects

27.1.14

夢的氧化與翻修

今晚,吃接案客戶的尾牙,有攝影師,有導演,有製作公司,有後製,好不熱鬧~~
回家後,玩了一下今天才在surface發現的模擬器App,
開了太空戰士來玩,單調的電子配樂,雖然尖銳,但能感受到宏廣世界觀的磅礡。
懷念的經典旋律總是能帶老玩家回到那美好的回憶...

每個個性鮮明的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背景故事,
然後在奇幻廣大的世界背景中相遇,而後分散,再相聚
能創造出這樣的世界我相信是每個玩家都有過的夢想,
這也是我花了很多力氣拼命想進3D界的原因

但一入行後,跟我想的差很多,身為遊戲美術只能執行企劃的想法,與做工無異,
可是我有自知之明,動作慢,又非本科的能力,別想苛求,就先這樣,當是練功吧。

後來換跑道作後製,沒想到越走越偏,
現在身邊都是視覺影像工作者,做的是演唱會,MV,廣告,promo,電影。
我並不是說做這不好,反而是這塊領域很酷,很難,很厲害,
但一樣是在執行別人的想法,始終無法帶給我當時想拼命進業界的那種悸動,
從踏入遊戲業一直到後來的後製產業,這11年來始終給我很重的空虛和格格不入的感覺,
每年內心都有個聲音在對我說,這樣不對,這個不是我要的...
我不想只是單純的把別人畫的東西3D化,也不想只是畫出很細很美的人物設定
我不想做出很厲害難以做到的3D效果,也不想設計出很屌很厲害的MotionGraphic,
漸漸地發現,我需要有鮮活的角色和故事碰撞衝擊,讓人悸動,讓自己悸動。
可是一直以來走錯路,工作上沒有這個機會能夠主導這種事...
而且這些年看著周遭的每個人都很努力在為生活打拼,
讓我覺得有這種要實現夢想的想法很不踏實,是個長不大的任性小孩。
好幾度想放棄轉行,或是就找間穩定的公司待著養老

可這幾年看到很多和自己夢想類似的人都做到了!!
有人利用閒暇時間找了志同道合的人合作了自己創作的故事動畫,
有同事拍了從高中開始就想拍的流浪狗紀錄片,
還有今晚尾牙,其實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拼,
也許是當導演,也許是當老闆,也或者只是開心地做著自己喜歡的影像設計,
有人想要家庭和樂,有人想要社會地位。

我從入行到現在,一直在幫別人完成他們的夢想,甚至讓他們影響了我對夢想的看法。
不如就徹底任性,把原本的夢想一手掌握,自己來!!

6.1.14

我的行動裝置夢+Surface Pro 2 使用兩個月心得

【我的行動裝置夢】

2007.11  Apple iPod Touch一代
ipod touch I
我的第一個行動裝置,在那個台灣連iPhone都還沒有的年代
當年的系統(後來的iOS)很穩!!曾有過一整年都沒重開機,還可以順順使用!!
但玩過這台讓我知道,想要更接近電腦使用體驗的行動裝置絕對不要買iPhone....
iOS就是拿來當3C休閒玩具,上上網,玩玩遊戲。取代相機倒是相當不錯~

2011.11   Motorola RAZR XT910
輕薄,雙核,Android系統
比iPhone更接近電腦使用體驗,影片,文件,圖片不用經過轉檔,直接丟進裝置就可使用,
而且支援大部分檔案格式,也有類似檔案總管的東西,可惜用久會頓...
Android自由性很高,但每想使用某個小功能就要裝一個app,當然很多PC功能還是辦不到
要取代電腦還是很遙遠...

2013.11   Microsoft Surface Pro 2

Windows 8.1,i5,128GBSSD,4GB Ram,
我看好平板絕對是取代筆電的下一代產物,不是指Android和iOS系統
因為想要能夠當作行動工作室,跟客戶接洽,開啟3D,合成特效,繪圖的軟體,
需要的是完整的PC架構平板,但始終等不到夠輕薄的理想產品,
去年微軟出了一台內建WACOM感壓繪圖板的平板,頗吸引人,
苦等到二代,但規格仍不如理想,但還是衝了!!

Surface Pro 2和Apple Macbook Air規格價錢大小都相仿,
但平板方便性比較高,又自帶Wacom,所以選擇Surface Pro 2
事實上,Macbook Air這厚度完全可以做成平板,如果再與Wacom合作,
Wacom+OSX加上iPad大小的平板,根本早就可以上市了...
可惜A家的產品線不可能出現這種產品自打嘴巴....

未來 無線觸控螢幕
當初iPad的出現引發了觸控螢幕的波瀾,賣場滿是觸控螢幕,
當時就在想為什麼不出一個無線觸控螢幕,跟主機分離的螢幕,
就好像是平板,但不用裝主機在裡面,只要一塊觸控螢幕板,一定更輕薄,
如果再搭配將來高速網路應用,電腦主機只要放在家裡開著,
我帶著一塊螢幕就可以在世界各地做案子!!

更甚者,現在雲端硬碟這麼流行,廠商們何不做一個雲端主機呢?
廠商擁有整台電腦硬體主機,負責維護維修升級,甚至工作站雲端出租,
使用者只要透過雲端依照需求租借,使用。
我甚至不用擺主機在家中,只要透過一台觸控螢幕板就能上網,工作,做案子。
(當然隱私問題還是會有,現在雲端也有一樣問題)

夢幻 全息影像,神經網路
承上者的雲端主機,
用類似google眼鏡,只有自己看的到的影像,搭配穿戴式輸入裝置,
帶著輕裝備就可以邊工作邊旅遊全世界。
還有當然少不了鋼鐵人電影中的全息顯示,
將來在咖啡廳中可以看到每個人周圍被全息影像圍著,手揮來揮去。
最後就是知名漫畫攻殼機動隊當中,影像透過神經網路,直接在腦海中出現
直接靠意識操控,不用任何線,載具和裝置,完美的行動裝置!!

扯遠了...
但是無線觸控螢幕雲端主機是認真的~我已經等了很多年...
無線螢幕現在已經很常見了,我想我的需求這幾年應該很快會被實現吧!!!

【Surface Pro 2 使用心得】


Surface Pro 2在台灣並沒上市,所以只好找代購在日本買了(還被扣了關稅)
由於買的是日文版,必須裝語言套件,但是能裝的只有香港繁體中文套件,
台灣繁體中文套件必須付費訂閱才能下載,這點我實在無法理解...
(台灣晚別人一年上市,語言套件也跟別人不同,必須付費???為什麼有差別待遇?)
然而問題不只這一點,只能說想像總是美好的,但以平板來說已經很棒了

1.Metro UI 動態磚
原先沒用過時覺得不怎麼樣,沒想到用了之後
直覺好用,又簡潔美觀,比Andoid好用(iOS很久沒用,無法比較)
他是取代原本開始程式集的介面,可以任意編排增加或移除動態磚的位置和大小,
這介面是設計給平板上的,大字大畫面,十分好用,但是app非常少,很可惜...
Win8可以裝windows app,同時又可以裝一般軟體,
主要分別就是app都全螢幕,字都很大,利於瀏覽
要使用一般電腦功能,可以按下動態磚"桌面",進入桌面使用。

2.開機關機快
開機到可以使用Metro只要5秒,很快!!
但實際進入桌面,等他開完所有背景程式還需要一段時間
跟我的桌機相比是慢上不少(i7,SATA3 SSD,32GB RAM,win7)

3.重量大小,硬體規格
當初需求是想取代筆電,更輕便的帶出門使用,真的比筆電輕巧很多,
但以平板來說,九百多公克真的太重,用單手拿在手上不一會兒就感到吃力,
這時他本身自帶的立架就顯得很有用處,雖然只有兩個角度,無法更低。
10.6吋的大小以平板來說剛好,用Metro和App使用上很爽快!!
但若要當一般電腦來工作,1920x1080的解析度讓icon變的很小,眼睛會很吃力
相較同級產品
Sony VAIO Tap 11的11吋,又更薄,但可惜不是Wacom筆,效能稍差,也比較貴
Wacom Cintiq Companion 13吋繪圖平板,i7,專業級繪圖筆,但實在太天價了...
硬體上
Surface Pro 2的CPU i5+內顯,簡單小案子堪用,128GB裝系統剛好,還可以插64GB的MicroSD卡,
唯獨4GB的RAM實在太少,電池續航比一代沿長不少,但若使用一整天還是需要常充電。

4.Wacom感壓繪圖筆
微軟將筆設計磁吸在Surface側邊很方便,因為進入PC桌面後手指不好點擊,會很常用到筆
當初很擔心磁吸式會容易掉落,但實際使用,吸力很強,拿著Surface使用不會碰到就掉,
不過要放進包包或外出的情況下還是會分開放,避免遺失。
但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種價錢的PC平板還附感壓繪圖筆,當然是比較兩光的...
筆比較細,比較輕,握感不好,不能換筆頭
感壓只有1024階,但非專業繪師,偶而畫簡單的設定,貼圖,刻刻ZB其實撮撮有餘,
我用了快10年的Intuos2也是1024階。
可是比較嚴重的是,筆傾斜會偏移2mm,在四個角偏移的更嚴重,游標會往四個角飛
買前爬文知道會有這個問題,原以為應該不影響使用,
但實際使用上,真的會造成困擾,因為PC桌面使用的介面小,已經不好點擊了,
再加上偏移的位置是在筆頭下面,游標會被筆遮住,常常會點錯,
四個角更嚴重,常常要縮小視窗會點到關閉視窗....
再者,Wacom使用者應該都習慣將中鍵和右鍵設在Wacom筆的側邊按鍵,
但是SurfacePro2的筆側只有一個按鍵,預設不能更改,按下按鍵點擊螢幕為右鍵點擊,
可以透過安裝WACOM提供給平板的Driver,更改按鍵,改成懸空點擊中鍵或右鍵
但若拿來工作,最後還是會想外接滑鼠,因為缺少一個鍵,
在此很希望Wacom能針對平板出一隻Intuos專業級的兩鍵繪圖筆,順便改善偏移問題
賣到四五千應該都會人願意買~

5.Bug問題
不知道是因為新產品的關係還是我買到機王,大大小小的問題我遇到了一堆
[開不了機]
使用第三天就遇上的問題,SurfacePro2經過一段時間不用就會進入睡眠,
照理應該跟iPad一樣按一下繼續使用~
但我的SurfacePro2竟然一睡不起,按Windows鍵,機身有反應會震動,但螢幕怎麼都打不開,
網上爬文,似乎Win8都會有睡死的問題,網上找了很多解決方法,
1.電源鍵長按5秒,2.電源鍵+音量上鍵長按15秒後,快按5下電源鍵
但搞了兩小時還是開不了,最後怎麼打開的都忘了...後來就很少用睡眠,
但其實正常開機也會打不開的,
按了電源鍵,螢幕仍一片黑,按Windows鍵有反應,又來了...
有幾次還目睹關機後幾分鐘,SurfacePro2自己開機...
也有幾次一跑完Surface字樣就停住死機...
這時我都反覆使用長按電源鍵5秒,硬關機...再開機,但也常常無效就是了...
總之搭配組合鍵亂按總會開啟的~
[藍畫面]
雖然會開不了機,但在使用時都很順暢不會有問題,
不過不免俗的還是遇到一次藍畫面,SurfacePro2的藍畫面很先進,有中文提示還會倒數重開機...
但有維持傳統,還是藍的。
[觸控失效]
這是裝Artdock導致的,Artdock開啟後會禁用觸控,只留Artdock的部分能觸控,(可開關)
但是若禁用觸控的背景程式沒關閉就關機,在我這台Surface造成了觸控失效,
會知道是Artdock造成的是因為開啟Artdock的觸控仍有效,
我的解決方法是同樣開著禁用觸控開關機幾次就會有機會恢復正常
[繪圖筆失效]
這問題只發生了一次,但當時真是把我嚇死了....
在某次開機後數位筆就失效了,原因不明,去賣場試用別台,我的數位筆是沒有問題的,
但我的SurfacePro2就是不能用,在網路上只有查到國外網友有遇到類似問題,
似乎也是睡眠的問題造成的,但網路上找到的解決方法都無效,
後來花了兩天重灌了三次仍回天乏術...正想要送回日本原廠時...
SurfacePro2它又睡死了!!
用各種組合技將他叫醒後,數位筆就復活了...
[外接光碟機抓不到]
為了讓SurfacePro2更接近電腦,鍵盤滑鼠,螢幕,1Gb網卡,光碟機,全都可以外接,
但外接光碟機正常使用幾次後突然抓不到,插上有安裝聲,但就是沒顯示光碟裝置,
光碟機在別台電腦上是可以使用的,
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我安裝了initio - bus controllers and ports這個選用更新,
將光碟機判讀為其他裝置,殺掉這個驅動就可正常使用了

總結:
現在沒有趕工作的時候都是使用SurfacePro2,平常上網看電影都使用這台很方便,
拿來邊看教學邊測試功能也很好用,,可以坐在沙發或床上使用,甚至做案子,
和桌機相比耗電也少很多,現在連手機都很少滑了。

外出時用手機開熱點給SurfacePro2上網,搭配NAS或雲端空間,外出想到甚麼馬上就可以用~
但攜帶有點重,要使用時會想先找個地方坐下來,再拿出來,不會想隨手拿出來用。

實際趕工作使用上還是有困難,因為不順手,做事很慢,
雖然有Artdock可以使用,但快速鍵還是不全,一定需要外接鍵盤滑鼠,
畫面太小,眼睛吃力,也是造成工作緩慢的原因,但就算外接螢幕,
使用上還是有很多小問題,不如當初筆電外接就形同一台主機。
跟當初想像中落差有點大,還是無法完全取代工作機,達到四海行動工作室的目的...

3.1.13

2013新的一年,未末日

30% OFF
2012。八月。一個人的墾丁
2010.十月.東京
2008.Oct.PO
2008.Oct.PO
ImAGe
2011.Jul.Taipei
2009 Jul. sun [film]
2010.Oct.Tokyo
2012.Dec.Taipei
2012.Dec.Taipei
2012.Dec.Taipei
2012.Dec.Taipei
2012.Dec.Taipei
2009 Sep. Taipei [Film]
2012.Dec.Taipei
世界沒末日,表示人生的挑戰要繼續,
失望之餘只好開始認真思考下一步(咦?現在才...!?)

上面有近一半是前幾年拍的舊照片,
翻翻以前拍的照片,發現很多沒選出來的照片,現在反倒還蠻喜歡的~
是進步?退步?還是心境變了?我也不知道~但是有在改變~都是好事~

去年在行天宮問的願望沒有達成,以及年中時的難過也到現在還有餘溫,
新的一年不知道還會有什麼不一樣的驚喜,希望不要太刺激...
人老了挺不住啊...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