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3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3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9.5.14

Canon EOS 6D 使用滿月心得

[回顧一下]
2006年,買了第一台的數位相機,開始寫部落格。
2007年,買了第一台高階DC G7。
2008年,跟朋友買了二手的單眼Canon 40D,至此踏入錢坑。
2010年,買了NEX5單鏡組。
當然中間買了很多鏡頭來來去去的,還有很多底片機就不多加贅述...XD

[前情提要]
這一兩年比較沒這麼瘋狂了,40D幾乎沒在碰,除非有人需要婚攝才出動,
出門旅遊或朋友吃吃喝喝也頂多是帶NEX5,又小又方便,但最近也很少碰了。
於是乎想把沒用到的40D和NEX5低價出清看看,
意外地低價攻勢讓詢問度大大提升...才兩三天就賣光光了....
雖然真的價錢殺到很低...有點心痛...不過賣給真的有在用的人比較值得...
(但話說買的人都是拿來當備機....好像也...也罷...)
本來想要好好思考等著看有沒有新相機橫空出世~
但沒想到手上沒相機反而造成很想買新機的手癢...偏偏又發生了學運這個非拍不可的事件!!
330黑衫軍 凱道退回服貿_下午2點_景福門_滿
原本考慮Sony A7,但是據標爺的說法,操作感不如NEX5,卡卡的,就暫不考慮了...
想著手上已有的C家鏡頭,還有買6D送餅乾鏡的活動,於是就衝了!

終於,2014年,我踏進了全幅..........沒有很開心(咦!?)

[滿月心得]
因為C家相機長的都差不多,所以就不開箱了...
目前用了一個多月,試了現有的鏡頭拍攝和錄影,還沒試閃光燈
鏡頭17-40L,小小白IS,40餅乾,還有幾顆手動鏡。
紅樓
缺點:
1.對焦慢
原本期望只要有40D的功能換上全幅我就心滿意足了,但...
6D,11點對焦,中央是F5.6十字對焦,F2.8單向對焦,其餘F5.6的單向對焦
40D,九點對焦,中央F5.6,F2.8雙十字對焦,其餘F5.6十字對焦
跟40D比真的輸了一截,第一次有花大錢降級的感覺XD
我用同樣的L鏡拍的感覺,周圍對焦點真的明顯比40D慢...還好我本來就不常用
中央對焦點照理講應該跟40D差不多,亮度夠時的確如此
可能我太久沒用40D忘了感覺,但我6D試著要搶拍是有點困難...(我記得40D搶拍不錯)
2.Liveview依然超級慢
當初40D的Liveview技術剛出來,對焦這麼慢也就算了...
沒想到過了5,6年,居然可以一樣慢完全沒改進...真是太不簡單了....
3.拿掉香菇頭
買6D之前有去展場試玩過6D新的轉盤,本來覺得還OK,但現在還是覺得香菇頭直覺
4.錄影無法自動對焦
NEX有這功能,以為是基本,沒想到C家好像只有新的少數幾台有這功能...
5.沒有峰值對焦
這對玩手動鏡的人實在太重要了,很多相機廠和手機app都有出,為什麼C家不做!?不懂!?
雖然可以透過刷燈籠韌體來用,但只為了這功能實在不想冒風險。
6.沒有翻轉螢幕
LCD雖然比40D好很多了,但是NEX用習慣了,沒有翻轉螢幕著實不方便啊~
7.發色
發色是我棄A7進6D的其中一個原因,我喜歡C家的顏色,
但在買之前就有發覺6D顏色不如以往,不過沒有太在意,
使用後,似乎發色的確不如5D2討喜,甚至不如40D,上網爬文後,就採用了網友的建議,
用Lightroom的描述檔來轉,也算是可以解決。
8.錄影
買之前看大家的sample時有發現,但不確定,也沒見人討論
就是錄影時左右pan的鏡頭,畫面有種在閃在抖的感覺,不太順...

優點:
1.高ISO
棄A7進6D的最大原因,6D的高ISO是我最最最滿意的部分
他ISO12800幾乎等同40D的ISO1600,這真是他X的太好用了!!
2.WIFI
一開始本來覺得這功能沒甚麼用,
後來發現有這功能還真的會拿來傳到手機裡打卡XD
最近又發現有App可以拿手機來連線做錄影用的監看moniter(C家App不能錄影)
相機螢幕沒有峰值對焦的話,錄影真的看不出來對焦在哪裡...所以真的需要較大的螢幕
另外這app也有峰值對焦功能,意外地wifi功能多了很多用途~
3.重量
比40D小一點,輕一點,雖然感覺不太出來...
4.快門限制,閃燈快門限制
以前用40D的光圈先決模式時常有個困擾,
就是有時搶拍沒注意,快門低於安全快門就手晃了,當年拍婚攝很多moment就這樣報銷...
現在有這新功能就是可以設定最低快門...但是......
當還是太暗時,快門還是會降...只是優先不去降快門...
(幹...還好6D自動ISO可以到12800,不然這功能是做心酸的喔....)
5.電子水平儀
雖然不常用,不過有這功能還是要給他鼓鼓掌,現在景深預覽鈕可以自訂,我就設在那
順道一提,6D只有左右,5D3還有前後水平儀。
6.自動HDR,多重曝光
他HDR不是軟體模擬,而是一次拍三張在相機中幫你合成,僅JPG
多重曝光,之前參加攝影馬拉松一直看到有作品在用...很好奇哪台相機有這功能
現在我終於知道原來數位相機內真的可以直接做多重曝光。
最後...可惜還是沒有環景...
世貿一館
其他:
6D使用的是SD卡,
雖然比較便宜,但相對最高速度沒有CF快,原本以為沒關係,但使用錄影後,
我向賣家一起買的創見C10 32GB記憶卡,會發生錄7秒就斷的狀況,10次會有1次,
爬文說6D的1080P低壓縮影片傳輸速度大概每秒要20MB,所以最好要買30MB以上的
感覺應該要買到UHS-1比較保險,應該不支援UHS-2,據說6D內傳輸最高40MB,也不用買太高...

再說到仿間流傳的燈籠韌體可以錄製RAW影片,但是流量過大...據說6D無法錄FullHD
只有5D3使用1000x的CF卡可以錄到FullHD的RAW影片...不過檔案超大...我懶的試了

另外,GPS用不到,沒開過...

不過話說SONY的A7居然還有跟智慧型手機一樣做app的安裝...這實在很有競爭力啊...
Canon再不追上,只靠鏡頭撐...實在越來越勢弱了啊...Canon爭氣點!!
[照片,圖多,最底下有影片]
太陽花學運立法院反黑箱服貿
太陽花學運立法院反黑箱服貿
白狼 vs 太陽花
330黑衫軍 凱道退回服貿_晚間6點_中山南路上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德國農夫廚房,皮酥肉嫩~
下午茶
Play
植物園-油桐花
2014春電展
世貿一館
信義商圈
信義商圈
信義商圈
好,丘
422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6反核
427反核遊行
427反核遊行
427反核遊行
427反核遊行
公投盟
GG聚集韓式居酒屋-有海苔和起司的韓式辣炒雞排
太陽花
太陽花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松山慈祐宮 Sung shan Tzu-Yu Temple
人造花 Silk Flowers

[影片拍攝+剪輯練習]

植物園油桐花-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Helios 58mm F2 八羽怪

Edited with Premiere


西門町-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PENTAX SUPER-TAKUMAR 50mm F1.4

Edited with
Premiere
AfterEffects


信義商圈-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Canon EF 17-40mm f/4.0L USM
Canon EF 40mm F2.8 STM
Canon EF 70-200mm F4 L IS USM

Edited with
Premiere
AfterEffects


2014
426反核無限期佔領凱道
427反核大遊行佔領忠孝西路
錄影拍攝+剪接練習

Camera
Canon EOS 6D

Lens
Canon EF 17-40mm f/4.0L USM
Canon EF 40mm F2.8 STM
Canon EF 70-200mm F4 L IS USM

Edited with
Premiere
AfterEffects

6.1.14

我的行動裝置夢+Surface Pro 2 使用兩個月心得

【我的行動裝置夢】

2007.11  Apple iPod Touch一代
ipod touch I
我的第一個行動裝置,在那個台灣連iPhone都還沒有的年代
當年的系統(後來的iOS)很穩!!曾有過一整年都沒重開機,還可以順順使用!!
但玩過這台讓我知道,想要更接近電腦使用體驗的行動裝置絕對不要買iPhone....
iOS就是拿來當3C休閒玩具,上上網,玩玩遊戲。取代相機倒是相當不錯~

2011.11   Motorola RAZR XT910
輕薄,雙核,Android系統
比iPhone更接近電腦使用體驗,影片,文件,圖片不用經過轉檔,直接丟進裝置就可使用,
而且支援大部分檔案格式,也有類似檔案總管的東西,可惜用久會頓...
Android自由性很高,但每想使用某個小功能就要裝一個app,當然很多PC功能還是辦不到
要取代電腦還是很遙遠...

2013.11   Microsoft Surface Pro 2

Windows 8.1,i5,128GBSSD,4GB Ram,
我看好平板絕對是取代筆電的下一代產物,不是指Android和iOS系統
因為想要能夠當作行動工作室,跟客戶接洽,開啟3D,合成特效,繪圖的軟體,
需要的是完整的PC架構平板,但始終等不到夠輕薄的理想產品,
去年微軟出了一台內建WACOM感壓繪圖板的平板,頗吸引人,
苦等到二代,但規格仍不如理想,但還是衝了!!

Surface Pro 2和Apple Macbook Air規格價錢大小都相仿,
但平板方便性比較高,又自帶Wacom,所以選擇Surface Pro 2
事實上,Macbook Air這厚度完全可以做成平板,如果再與Wacom合作,
Wacom+OSX加上iPad大小的平板,根本早就可以上市了...
可惜A家的產品線不可能出現這種產品自打嘴巴....

未來 無線觸控螢幕
當初iPad的出現引發了觸控螢幕的波瀾,賣場滿是觸控螢幕,
當時就在想為什麼不出一個無線觸控螢幕,跟主機分離的螢幕,
就好像是平板,但不用裝主機在裡面,只要一塊觸控螢幕板,一定更輕薄,
如果再搭配將來高速網路應用,電腦主機只要放在家裡開著,
我帶著一塊螢幕就可以在世界各地做案子!!

更甚者,現在雲端硬碟這麼流行,廠商們何不做一個雲端主機呢?
廠商擁有整台電腦硬體主機,負責維護維修升級,甚至工作站雲端出租,
使用者只要透過雲端依照需求租借,使用。
我甚至不用擺主機在家中,只要透過一台觸控螢幕板就能上網,工作,做案子。
(當然隱私問題還是會有,現在雲端也有一樣問題)

夢幻 全息影像,神經網路
承上者的雲端主機,
用類似google眼鏡,只有自己看的到的影像,搭配穿戴式輸入裝置,
帶著輕裝備就可以邊工作邊旅遊全世界。
還有當然少不了鋼鐵人電影中的全息顯示,
將來在咖啡廳中可以看到每個人周圍被全息影像圍著,手揮來揮去。
最後就是知名漫畫攻殼機動隊當中,影像透過神經網路,直接在腦海中出現
直接靠意識操控,不用任何線,載具和裝置,完美的行動裝置!!

扯遠了...
但是無線觸控螢幕雲端主機是認真的~我已經等了很多年...
無線螢幕現在已經很常見了,我想我的需求這幾年應該很快會被實現吧!!!

【Surface Pro 2 使用心得】


Surface Pro 2在台灣並沒上市,所以只好找代購在日本買了(還被扣了關稅)
由於買的是日文版,必須裝語言套件,但是能裝的只有香港繁體中文套件,
台灣繁體中文套件必須付費訂閱才能下載,這點我實在無法理解...
(台灣晚別人一年上市,語言套件也跟別人不同,必須付費???為什麼有差別待遇?)
然而問題不只這一點,只能說想像總是美好的,但以平板來說已經很棒了

1.Metro UI 動態磚
原先沒用過時覺得不怎麼樣,沒想到用了之後
直覺好用,又簡潔美觀,比Andoid好用(iOS很久沒用,無法比較)
他是取代原本開始程式集的介面,可以任意編排增加或移除動態磚的位置和大小,
這介面是設計給平板上的,大字大畫面,十分好用,但是app非常少,很可惜...
Win8可以裝windows app,同時又可以裝一般軟體,
主要分別就是app都全螢幕,字都很大,利於瀏覽
要使用一般電腦功能,可以按下動態磚"桌面",進入桌面使用。

2.開機關機快
開機到可以使用Metro只要5秒,很快!!
但實際進入桌面,等他開完所有背景程式還需要一段時間
跟我的桌機相比是慢上不少(i7,SATA3 SSD,32GB RAM,win7)

3.重量大小,硬體規格
當初需求是想取代筆電,更輕便的帶出門使用,真的比筆電輕巧很多,
但以平板來說,九百多公克真的太重,用單手拿在手上不一會兒就感到吃力,
這時他本身自帶的立架就顯得很有用處,雖然只有兩個角度,無法更低。
10.6吋的大小以平板來說剛好,用Metro和App使用上很爽快!!
但若要當一般電腦來工作,1920x1080的解析度讓icon變的很小,眼睛會很吃力
相較同級產品
Sony VAIO Tap 11的11吋,又更薄,但可惜不是Wacom筆,效能稍差,也比較貴
Wacom Cintiq Companion 13吋繪圖平板,i7,專業級繪圖筆,但實在太天價了...
硬體上
Surface Pro 2的CPU i5+內顯,簡單小案子堪用,128GB裝系統剛好,還可以插64GB的MicroSD卡,
唯獨4GB的RAM實在太少,電池續航比一代沿長不少,但若使用一整天還是需要常充電。

4.Wacom感壓繪圖筆
微軟將筆設計磁吸在Surface側邊很方便,因為進入PC桌面後手指不好點擊,會很常用到筆
當初很擔心磁吸式會容易掉落,但實際使用,吸力很強,拿著Surface使用不會碰到就掉,
不過要放進包包或外出的情況下還是會分開放,避免遺失。
但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種價錢的PC平板還附感壓繪圖筆,當然是比較兩光的...
筆比較細,比較輕,握感不好,不能換筆頭
感壓只有1024階,但非專業繪師,偶而畫簡單的設定,貼圖,刻刻ZB其實撮撮有餘,
我用了快10年的Intuos2也是1024階。
可是比較嚴重的是,筆傾斜會偏移2mm,在四個角偏移的更嚴重,游標會往四個角飛
買前爬文知道會有這個問題,原以為應該不影響使用,
但實際使用上,真的會造成困擾,因為PC桌面使用的介面小,已經不好點擊了,
再加上偏移的位置是在筆頭下面,游標會被筆遮住,常常會點錯,
四個角更嚴重,常常要縮小視窗會點到關閉視窗....
再者,Wacom使用者應該都習慣將中鍵和右鍵設在Wacom筆的側邊按鍵,
但是SurfacePro2的筆側只有一個按鍵,預設不能更改,按下按鍵點擊螢幕為右鍵點擊,
可以透過安裝WACOM提供給平板的Driver,更改按鍵,改成懸空點擊中鍵或右鍵
但若拿來工作,最後還是會想外接滑鼠,因為缺少一個鍵,
在此很希望Wacom能針對平板出一隻Intuos專業級的兩鍵繪圖筆,順便改善偏移問題
賣到四五千應該都會人願意買~

5.Bug問題
不知道是因為新產品的關係還是我買到機王,大大小小的問題我遇到了一堆
[開不了機]
使用第三天就遇上的問題,SurfacePro2經過一段時間不用就會進入睡眠,
照理應該跟iPad一樣按一下繼續使用~
但我的SurfacePro2竟然一睡不起,按Windows鍵,機身有反應會震動,但螢幕怎麼都打不開,
網上爬文,似乎Win8都會有睡死的問題,網上找了很多解決方法,
1.電源鍵長按5秒,2.電源鍵+音量上鍵長按15秒後,快按5下電源鍵
但搞了兩小時還是開不了,最後怎麼打開的都忘了...後來就很少用睡眠,
但其實正常開機也會打不開的,
按了電源鍵,螢幕仍一片黑,按Windows鍵有反應,又來了...
有幾次還目睹關機後幾分鐘,SurfacePro2自己開機...
也有幾次一跑完Surface字樣就停住死機...
這時我都反覆使用長按電源鍵5秒,硬關機...再開機,但也常常無效就是了...
總之搭配組合鍵亂按總會開啟的~
[藍畫面]
雖然會開不了機,但在使用時都很順暢不會有問題,
不過不免俗的還是遇到一次藍畫面,SurfacePro2的藍畫面很先進,有中文提示還會倒數重開機...
但有維持傳統,還是藍的。
[觸控失效]
這是裝Artdock導致的,Artdock開啟後會禁用觸控,只留Artdock的部分能觸控,(可開關)
但是若禁用觸控的背景程式沒關閉就關機,在我這台Surface造成了觸控失效,
會知道是Artdock造成的是因為開啟Artdock的觸控仍有效,
我的解決方法是同樣開著禁用觸控開關機幾次就會有機會恢復正常
[繪圖筆失效]
這問題只發生了一次,但當時真是把我嚇死了....
在某次開機後數位筆就失效了,原因不明,去賣場試用別台,我的數位筆是沒有問題的,
但我的SurfacePro2就是不能用,在網路上只有查到國外網友有遇到類似問題,
似乎也是睡眠的問題造成的,但網路上找到的解決方法都無效,
後來花了兩天重灌了三次仍回天乏術...正想要送回日本原廠時...
SurfacePro2它又睡死了!!
用各種組合技將他叫醒後,數位筆就復活了...
[外接光碟機抓不到]
為了讓SurfacePro2更接近電腦,鍵盤滑鼠,螢幕,1Gb網卡,光碟機,全都可以外接,
但外接光碟機正常使用幾次後突然抓不到,插上有安裝聲,但就是沒顯示光碟裝置,
光碟機在別台電腦上是可以使用的,
後來才發現是因為我安裝了initio - bus controllers and ports這個選用更新,
將光碟機判讀為其他裝置,殺掉這個驅動就可正常使用了

總結:
現在沒有趕工作的時候都是使用SurfacePro2,平常上網看電影都使用這台很方便,
拿來邊看教學邊測試功能也很好用,,可以坐在沙發或床上使用,甚至做案子,
和桌機相比耗電也少很多,現在連手機都很少滑了。

外出時用手機開熱點給SurfacePro2上網,搭配NAS或雲端空間,外出想到甚麼馬上就可以用~
但攜帶有點重,要使用時會想先找個地方坐下來,再拿出來,不會想隨手拿出來用。

實際趕工作使用上還是有困難,因為不順手,做事很慢,
雖然有Artdock可以使用,但快速鍵還是不全,一定需要外接鍵盤滑鼠,
畫面太小,眼睛吃力,也是造成工作緩慢的原因,但就算外接螢幕,
使用上還是有很多小問題,不如當初筆電外接就形同一台主機。
跟當初想像中落差有點大,還是無法完全取代工作機,達到四海行動工作室的目的...

12.7.11

SONY HWS-BTA2WA藍芽接收發送器+Fubar IV 加映 換op

話說這幾個月Kinect跳下來,一直有個問題...
因為我在客廳的某個角落跳,家人大部分時間也會在看電視,
所以聲音常常打架....跳舞聽不到音樂實在不太好跳...

於是就在打無線耳機的主意~
雖然我已經有藍芽耳機了,但是偏偏360沒有藍芽裝置可接...
PS3更機車,藍芽接下去只能當耳麥講話...音樂音效一樣從喇叭出來...

上網查了大部分人是買SONY的7.1聲道無線耳機Sony MDR-DS7100
吃光纖解DD,DTS~頗讚的感覺~
問題是戴這麼大的耳罩式耳機我是要怎麼跳....
而且這種內藏電池,電池死了就不能用了的東西...實在不想買...
我可以只買他的發射器嗎Q_Q

於是找了[藍芽立體聲音源發射器]...
這東西真是超冷門啊...網拍上還真不多
有牌子的好像也只有SONY跟聲海有出...
聲海還要代購...所以就買了SONY的...
SONY HWS-BTA2WA 藍芽訊號接收器&發射器
一來外型不錯,一來跟我藍芽同牌比較不會有問題...

這台可以將3.5mm立體聲音源轉成藍芽訊號,
還可以反過來接收手機或其他裝置的藍芽訊號再接3.5mm到喇叭發聲

再來缺個DAC來轉光纖
很巧的...
之前在爬耳擴時有注意到的Fubar IV
原價5K,限時特價2500到七月31,
有興趣的可以上電光火石官網http://www.firestone-audio.com/
就是這麼巧啊~
於是
Fubar IV DAC / Headphone Amp
電光火石-Fubar IV DAC / Headphone Amp
這台DAC可以吃同軸,光纖跟USB~
用了之後聲音是有比原本清晰乾淨了~
耳擴部分還是不能跟之前試聽的純耳機擴大機比...
不知怎麼形容,那感覺就像底片單眼拍出來的渾厚又有層次...
用這台有點像只是從一般DC進步到Canon G系列的感覺...

不過像我這種外行人有這台就很滿足了~
沒錢砸啊~~

最近幾天一直狂花錢...又是出國的後遺症嗎 > <
==================================加映==================================
以前爬文時就聽說Fubar IV可以換op改變聲音音質~
(僅限於使用Fubar IV前的耳機孔,有另外從RCA接耳擴就不用換了)
本來嫌麻煩不想弄,但這幾天聽下來,實在聽不出有比較厲害的感覺...於是...

開始拆機...網路上都有好心的網友有寫教學~
電光火石自己就有附內六角起子讓你拆...
我的拆法是拆掉前面板的四顆螺絲,
再拆背板光纖下跟同軸右上還有RCA左邊共三顆螺絲
這樣就可以將前面板連同兩塊PC板從殼中抽出來

再來是要換哪顆OP...OP多到真是琳瑯滿目...又要兩顆搭配...
我也沒那財力跟耳朵一個一個試聽, 所以稍微爬了一下文,
就買了網路上比較推薦的組合~

(右)主放大(U2) LT1364CN8+(左)DC Servo(U3) OPA2107AP
fubar IV op
換完之後終於有使用耳擴的感覺了~音場層次都出來了~
耳機帶著都不想拿下來了~

至於OP的選擇可以參考andaudio.com的[這篇],寫得很詳細~可惜我換完才看到....

5.8.10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感覺拍得太少,所以最後一天再去補拍一下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台北101
於是...今天就出大景...
============================================================
買了小小白就是要拍ShowGirl啊!!
有點拍膩了加上太晚去,沒拍甚麼...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2010台北電腦應用展

另外,讓我們歡迎剛跌入錢坑的新朋友-左邊先生!!
左Ben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