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17

攻敵必救 Miss Sloane - 動腦界的超級英雄爽片

動腦界的超級英雄爽片
推薦給喜歡鬥智,陰謀,算計,政治,女權的朋友們~
但觀賞時記得要專心,節奏快,名稱多,頭腦也要動得快.....



很精采的劇本,情節峰迴路轉
連一般對白都在陰來陰去的~
女主角演得很棒~是全片的焦點~

看到如此精彩的劇本,
不免想到會否和奧斯卡沾到邊(以為是明年度)
雖然看完覺得精彩,但和奧斯卡還是有些差距

後來才知是去年度(2016)的電影,奧斯卡沒有入圍
有人說沒入圍是議題太敏感不討喜........
我倒覺得不是,
因為前一屆奧斯卡得獎的驚爆焦點和大賣空,議題也很敏感

整體來講,「攻敵必救」是商業娛樂爽片。
我認為問題在他的劇本是兩面刃,
好看的是他的陰謀狡詐,情節出乎意料,
主角Sloane的個性塑造也非常成功,各種面向都有顧到~
但也因如此,劇情太過英雄...情節營造非常刻意....很像在下棋,
議題從頭到尾雖然都一再被強調,也提到政治黑暗面,
但政治手法不算新奇少見....也沒做太深的討論...

電影重點都放在女主角身上
議題上的討論變成商業娛樂片裡的籌碼,全都失焦了......
如此很難讓觀眾和現實有所連結,
格局因此變小...失去了議題性。

這時又要提到....
2013年的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
比喻上來講
就是一部政治算計版的出神入化.......


1.4.17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2017-失去靈魂的拼裝『殼』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2017 影評


=============2017.06.08補充===============
重看完銀翼殺手後發現.....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不是在拍攻殼...
根本在拍銀翼殺手.....
雖然攻殼的確有致敬銀翼殺手...
但也沒必要這麼瞧不起攻殼吧!!
西方人的eagle也太大了!!
========================================

沒看過原作或對原作研究不深的人會喜歡,
攻殼腦粉要看要做很強的心理準備....

預告裡的畫面還蠻讓人期待的,
但內容卻跟原著完全不同,角色性格和劇情都走樣了,
看完預告的感想就是----只剩下『殼』

進戲院看完電影後,
果不其然,『空殼機動隊
調侃的誇張形容就是"子供向"的攻殼機動隊

畫面視覺上
效果有出來,蠻有想法的,算是最有看頭的部分~
可惜為了還原1995年押井守的畫面,跟很多新想法的畫面其實不搭,
東拼西湊,結果就是讓整個視覺風格很雜,各式質感落差很大...

劇情角色上
因為看了預告,也就抱著全新作的心態觀賞這部電影,
但就算以一部新作的角度看這部電影,內容也是乏善可陳...
劇情是好萊塢基本款的陰謀翻轉片....完全沒有驚喜...
而其他類似懷疑或是哲學性的情節,都是很表層形式化的重現...

本片除了畫面上貪心的塞不搭的想法之外,
劇情上也貪心地為了拍續集而鋪路,把劇情全改掉
所以整體故事和世界觀有點像前傳的概念,
少校的性格完全被抽換掉,換成了很純真的個性,
可是少校的威悍才智在原作中是個很有賣點的關鍵....改掉就輸一半了...
再來和巴特間的友誼和莫名的曖昧和信任也完全消失(應該說描寫失敗)
更不用說其他角色的描寫,都是插花,只是名字剛好相同罷了,
倒是北野武飾演的荒卷課長,雖然突兀不搭,卻是電影中最成功的重新塑造角色

電影中的世界,科技也不如原作中的發達,
義體化都還在萌芽階段,而靈魂意識網路應用也很少...
整個世界觀的呈現非常模糊....

電影畫面和情節上還原了很多1995年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
但尷尬又弔詭的是,
會喜歡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的人,重點是對靈魂的質疑的氛圍,,
而喜歡TV版的則是陰謀論和抽絲剝繭,爾虞我詐的社會事件,
但電影卻把這些部分用好萊塢的粗暴劇本全部蓋掉了,
喜歡攻殼機動隊的腦粉八成都會不能接受而反感,
而能夠坦然地把這部電影當全新作來看的觀眾,
通常都沒有很深入了解攻殼機動隊,沒有愛的成分
那看到押井守的畫面就不會有太大加分......
還原經典,變成了只剩下噱頭...

最後成為了一部

消費經典的特效片

-----------------------------------------------------------------------------------
後來我想到一部電影來跟他做比較,
2012年的[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
重拍自1990年阿諾的[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


非常巧合的,跟攻殼機動隊一樣,都是改編作品
也都是1982年[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視覺風格,
也都有提到自我記憶認同的部分,
雖然不是成功的翻拍,但至少是好看的爽片,
而攻殼卻讓我覺得是非常失敗的改編,

[攔截記憶碼]我給65分

[攻殼機動隊]大概就60分

[攔截記憶碼]
畫面和內容改到無法與魔鬼總動員做連結,
雖跟前作差異頗大,但也因為這樣走出了新的格局,
新的美術風格統一,考究,世界觀清楚,
重點梗和前作類似,過程卻有玩出新花樣,有原作也有新意

[攻殼機動隊]
改編手法太粗糙,
想致敬原作,不敢作大幅度的改編,
卻大刀砍掉原作的靈魂所在,只剩表象的重製,
留下了殼(Shell),卻毀了最重要的靈魂(Ghost)

就好比同人誌,畫的很像
卻看到空條承太郎在發龜派氣功,看到夏亞被潑到冷水變女人搞笑,
又或者
約翰藍儂的傳記電影,卻是約翰藍儂在唱小賈斯汀的Baby, baby, baby nooo~~
演賈伯斯的傳記電影,結果賈伯斯變成Android之父,並喊著Android才是王道...
而且都不是搞笑片,全是認真的!
我想應該沒多少人能接受.....

但如果沒看過JoJo和七龍珠的人,就會說空條承太郎發龜派氣功超帥!
沒看過鋼彈和亂馬的人,會覺得夏亞就是一個搞笑的女人!
約翰藍儂就是愛露鳥的中二屁孩!
賈伯斯就是個賣Android的!!

每個人在意的點不一樣,
觀眾反應這麼兩極大概就是因為這樣吧...


話說....
空條承太郎發龜派氣功是還蠻有趣的啦,但素子變機器戰警我實在笑不出來.....





---------------------------與原作的差異---------------------------

人類生命樹(1995)

V.S.

好萊塢式正義(2017)


[1989的漫畫,攻殼機動隊] 作者 士郎正宗
當時我高三,對這部作品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喜歡!
內容充滿科技幻想,政治陰謀算計,生命哲學,
除了愛情之外應有盡有~資訊量很大~
像部百科全書,每一頁,每一格都有梗,
對當時的我而言真是大開眼界了~~
整本漫畫看完只看懂了三成....但卻意猶未盡,
再看了一遍才看懂七八成~
雖然內容艱澀難懂,但節奏爽朗明快~


[1995 攻殼機動隊電影版] 導演 押井守
押井守以士郎正宗漫畫裡最末的事件當主軸,並加以強調,
讓整部電影沉浸在自我靈魂認知的懷疑當中,
遇到和自己一模一樣義體的人,被植入記憶的罪犯...等等
提出各種質問,讓觀眾一起思索如何證明自我的存在?
然而這種事原本就沒有答案,所以最終少校只是做出了選擇,
接受了傀儡師提出的建議,達到靈魂意識另一種存在的可能性,
就像思考戰車摧毀人類生命樹般的諷刺,

漫畫和動畫都一樣,沒有交代過少校的過去與來歷,
她自身似乎也不太清楚?
所以在與傀儡師接觸之後,少校更加質疑自己的靈魂,
是否自身也是從網路誕生的人工智慧而非人類?
此一懸念其實來自於很有名的哲學理論,
然而用戲劇和幻想將乏味的哲學理論呈現給一般觀眾,
正是戲劇,電影,動畫,漫畫等等有趣又吸引人的地方~

2015年的電影[機械姬/人造意識](Ex Machina)
也詮釋了這個哲學理論,可惜多以對話的方式呈現
張力遠遠不如[攻殼機動隊],
而這正是我熱愛攻殼機動隊的地方~


[2002 攻殼機動隊TV版] 導演 神山健治
這系列作品很多,但我只有看第一部SAC
這部強調的是漫畫中政治陰謀算計,爾虞我詐的社會事件部分,
人氣非常的高,很成功的改編~

但這部作品的角色描繪,個性,情緒等等,都非常的弱,
更不用說士郎正宗和押井守想強調的自我靈魂認知哲學,
是完全沒提到的....
所以之後的作品我就沒有看過了....


[2017 攻殼機動隊真人電影版]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電影劇情 , 請慎入==========

電影內容過於空乏,就不說完整劇情了,
只(幹譙)幾個我自己比較在意的點:

1.垃圾車駕駛員,被植入自己沒有的老婆與女兒的假記憶:
這情節在漫畫中只是一個小小的情節
而押井守卻在動畫電影版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作
這真的是很成功的改編,是一個對自我認知非常大的質疑!!!

一個魯蛇駕駛員"被植入"幸福家庭的記憶,並為之努力,
卻發現是被人利用而植入的假記憶,這種悲哀非常有後座力!
所以押井守用了不少畫面演這角色,讓觀眾對他有所印象,
接著這記憶無法被刪除,這人的心情,接下來該如何自處與面對,留下來的懸念,
這才是這情節最有張力的地方,
我也相信這是士郎正宗和押井守的目的與用意!
個人非常喜歡這段!!!

然而到了真人電影版
角色沒有故事,被刪掉記憶,放入新記憶...
這樣一來,這人其實也就沒什麼好自我衝突了,悲戚感和自殺的原因就弱掉了,
這裡有可能是要暗示少校被刪除記憶,但實在沒有效果....
接著就直接自殺.......觀眾就停止思考了....
觀眾都還沒察覺到這事背後的悲哀就被斬掉了!!
不讓觀眾思考,這個事件本身就沒太大意義了.....
只剩高科技世界觀的展現...
幹....真是有夠灑狗血的.....


2.草薙素子
原作中
少校的魅力來自於高強的本事與果斷聰明有智慧的頭腦,

真人電影版裡的少校個性很模稜兩可...
很剛毅卻又很溫柔,很聰明卻又很天真...
可能因為劇本設定,腦是一個離家出走青少女
卻又要作出符合原作的行為,實在很矛盾...
然後形同媽媽的工程師,原本的媽媽加上反派的青少年男朋友,
整部電影最後走向溫情路線...
但放在這種世界觀和情節,完全就是讓人出戲不搭....
情感上,愛情,親情也都完全沒有描寫成功,只是制式的述說...
而這樣的劇情走向,巴特和九課的其他人反而才成了硬插進來的角色,
原作裡同事間出生入死,互信與曖昧的情感也都消失殆盡...
最後結局居然還提到為了正義甚麼的....
用好萊塢式的無腦台詞作結尾....真的是慘中之慘....


3.事件陰謀與駭客
陰謀事件在攻殼機動隊世界裡是最主要的過程和賣點
真人電影版的陰謀實在是太淺太簡單了...
完全沒有精彩的抽絲剝繭過程.....

再來是攻殼中很重要的潛入,
精神網路的駭客攻防一直是攻殼中很精彩的一部分,
這部分要用實拍畫面表現的確不容易....
但是太過意象的表達(史嘉蕾陷入一群黑手之中)
實在覺得不適合用在這部作品裡...不搭又看不懂要表達甚麼....

而反派九世的造型一直很眼熟,但想不起來
最後對著思考戰車比出扣下板機的動作更讓人覺得似曾相識,
最後只想到潛龍碟影的雷電,但感覺又不太像,實在想不起來.....


23.3.17

故事發想「瘦身國度」

[2015時想到的一則故事]

2015年,不是大家認知的這個世界,一個全國人民皆模特兒身材的國度,
每個國民,不論男女老幼,全都是模特兒身材,
每吃進一口食物都會顯示熱量,膽固醇,油脂,在每個人的頭上,
每當超過該日該餐的基礎代謝率,就會發出大聲警示,所有人都會看到,引起異樣眼光,
如果沒有運動代謝掉讓警報熄滅,將會被抓起來強制高度勞動
而每個人的低體脂率和身材都代表了那個人的身分地位,(有如現代的金錢代表意義)
越低的體脂率越完美的身材,地位越高,
也因為如此,國度裡都只有嚴格控管過的健康人工食品,
人們都過著一板一眼,沒有熱情,只有健身,保持身材的日子,

一天,叛逆少年 pon 沒有模特兒身材,是個體脂率"高達20"的魯蛇,
流連地下黑市時,意外地吃到了一碗從東方流入的美食-"滷肉飯",驚為天人,
於是,少年立志將美食"滷肉飯"傳遍全國,讓大家都品嘗到"滷肉飯"的美味,
然而在這個身材就是一切地位身分代表,熱量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世界中,
少年 pon 要如何讓大家接受被視為罪惡的"滷肉飯"呢?
又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與險阻呢!!?

--------------------------------------------------------------------
真是一個想減肥想到走火入魔的發想...
寫完發現其實有點像獵殺代理人的世界觀啦~
電影看太多很容易不知不覺參入看過的東西...


有陣子沒在自己的[發想集]資料夾中加新檔案了,
今天小小的加了一篇...
回頭看發現這幾年來發想的也不少,有點挖寶的感覺了
可惜都僅只於篇幅很短又粗淺的概念...
沒有延伸並具體化,不會知道優缺點,更不會進步.....
但畢竟不靠這個吃飯,也只能當白日夢來做做.....嘖

14.3.17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我必須說,我對這部片沒什麼感覺...
我喜歡第一段孩童時期,還有最後一個畫面,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很美~
也知道大家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就是整個被壓抑的情感一直到最後的氛圍...
但始終不了解為什麼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因為這類電影並不少見....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人推薦的影評: 


 從《Moonlight》開始,非裔美國人的故事換了一種講法


 後來看完網友回應才懂這篇文章在寫什麼.... 

結論是:沒錯!就是因為黑人LGBT題材而得獎!

那作者是寫這麼長一篇文章來打自己臉嗎?
不不不,那是因為這種講法太沒格調了....
這片是有內涵具代表性的黑人LGBT題材里程碑.....
啊!不能講黑人,要講非裔!

文青的文筆真不是文假的...超會蓋的.... 

所以正因為他是少數描寫非裔美國人內向面的電影才會得獎.....
但也因為如此,甚少接觸黑人的亞洲人無法體會這部片的重要性
甚至因為是演黑人同志而一直出戲 , 無法入戲....
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如果這劇情發生在黃種人身上,
相信亞洲人就會對這部片有比較多共鳴...
但這種壓抑情感的題材在亞洲非常的普遍,非常的常見,
然而若是以黃種人的角度,這片就會變得非常普通, 也就不會得獎了....
所以結論是.....

就是因為黑人LGBT題材而得獎...

13.3.17

意外製造公司The Surprise -優雅幽默有味道的意外浪漫

意外製造公司The Surprise/De Surprise


歐洲電影獨有的優雅與幽默
加上精巧的劇情安排,
雖然稱不上是多麼厲害經典的電影,
題材又是灰色的嚴肅話題,
但是氛圍輕鬆,既浪漫溫馨又幽默有趣,

劇情並不複雜,卻有峰迴路轉的感覺,
梗雖不創新,但也不會感到老陳
讓觀眾在優雅幽默的氛圍中感受意料之外~
整體感覺非常輕鬆又有點小驚喜~

無厘頭卻不無腦的黑色幽默浪漫喜劇,
很棒的浪漫娛樂片~
放鬆心情的好選擇~


=========以下文章內容涉及電影劇情 , 不想被劇透者請略過==========



諾大的房間, 臨終前的母親喚了聲Jacob便闔上了雙眼 ,
Jacob只是緩緩牽起母親的手,面無表情的靜靜坐在母親身旁....

母親調皮的睜開眼睛偷看Jacob,好奇的問了Jacob有甚麼感覺
然而失去了情緒感覺的Jacob只是驚訝的回答道: 我不知道
於是母親就真的過世了.......

盡管Jacob擁有龐大的財產,卻缺少了所有的情緒與情感,
於是有了結束生命的念頭,而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執行,

自殺苦手的Jacob找上了意外製造公司處理自己的最後旅程,
卻意外愛上有同樣目的的Anne,
於是向意外公司提出希望延後自殺的旅程,
意外公司莫名的不願接受而開始追殺Jacob,

原來他愛上的Anne是意外公司老闆的女兒,
本來要在適當時機結束Jacob的生命,
她卻也愛上了Jacob,

倆人想方設法逃過意外公司的追殺,
但還必須阻止Jacob原先變賣財產的決定,
一堆意外之後,意外公司老闆接納了Jacob,
Jacob必須證明能夠處理意外公司的業務,
而這第一個任務便是,處理深愛著Jacob的老管家....

原來,老管家在失去愛人之後便只剩最愛的Jacob,
如今他希望能在最愛的人身邊走完最後的旅程~


12.3.17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 沉痛悲傷的出口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當初是為了猜奧斯卡得獎名單而看,沒想到還真是部好作品~
情感深沉而濃郁,沉痛悲傷中卻帶著溫暖,
是我心目中奧斯卡入圍影片的前兩名~(另一部是異星入境)

用瑣碎的生活情節,不同的小事讓觀眾去感受角色
用角色的行為間接反映出內心的狀態
穿插過去的生活細節慢慢帶出角色間的關係和糾結的原因
帶領觀眾的感受進入電影中角色的故事裡面~
並隨著出現的改變和主角一同邁向心靈的出口

編劇和導演都是肯尼斯·洛勒根,
編導一起,我認為是很多電影成功的原因,
雖然這位編導的導演功力沒有到非常厲害,
但我認為因為是自己的劇本,
就更能清楚地了解到每一處的情緒需要的感覺
所以才能用畫面把劇情需要的情境完全表達出來
讓劇情更加豐富,更多層次~
整部電影充滿了情感,味道十足~
非常感動人心之作~~~

另外一提,此片獲得第8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男主角

=========下文有「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寧靜的海邊,曼徹斯特
嬉鬧的叔姪,Lee和Patrick,在Joe的捕魚船上,開心的舊時光
.
.

時序來到冬天,
Lee任勞任怨的做著公寓的雜工,
情緒冰冷壓抑,拒絕他人與自己內心接觸,
在酒吧鬧事發洩不明的不快

突然一通電話,Joe過世了,  
那是Lee的哥哥,Patrick的爸爸,
突如其來的打亂了Lee自我放逐,牢獄般的生活,

Joe的遺囑
希望 Lee擔任Patrick的監護人並就近照顧,也已準備好所有開銷,
這讓Lee十分的為難,且喚起了Lee悲傷的過去:
因為自己一時的疏忽,失去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和曾有的幸福家庭,
Lee始終無法原諒自己,自責又害怕的拒絕接受其他的幸福,

然而Joe的遺囑和Patrick的各種情況,強逼著Lee與Patrick暫時同住,
Lee很不情願地搬回這發生悲傷過去的小鎮,
邊處理著Joe的後事,邊熟悉Patrick的生活,並想方設法另外安置Patrick,
這段期間的相處,
叔姪兩人彼此之間熟悉的程度,比他們自己知道的還要親近,
不知不覺的讓Lee的心境有了些微的變化....

盡管如此,回到傷心地的Lee,熟悉的人事物難免臨門,
熟悉又陌生的Randi , Lee的前妻, 曾經相愛也仍然相愛的兩人 , 
Randi希望能繼續前緣並幫助Lee,
但是Lee無法面對前妻,更無法面對自己...

被挑起的悲傷混著悲憤的發洩,
更讓Lee明白自己無法走出痛苦的過去....
"I Can't beat it."
Lee向Patrick說出了原因,相擁道別.
.
.

冬天過去,
鬆軟的土壤 , Joe終於下葬,

Lee與Patrick,

看似陌生卻親暱的叔姪

雖然腳步緩慢

但正緩緩地向前邁進

寧靜的海邊,曼徹斯特

最美的安排Collateral Beauty-最刻意的安排

最美的安排Collateral Beauty


看完[最美的安排]
自然的會想到[海邊的曼徹斯特]
因為主題很類似.
但等級差很多.....
過度的賣弄(最美的安排)不如簡單的純粹真實(海邊的曼徹斯特)來的有力


[最美的安排]Collateral Beauty
當初我看完預告的解讀是:
好友為拉痛失至親的好友一把,找人扮演擬人化的抽象事物,
讓不願與外界接觸的好友和他唯一願意相信的事物溝通而走出來,
整個感覺很溫馨感人...,
唯一擔心的是會拍得太過矯情。
但若能感動人心,稍微矯情也可以接受~

結果....
看完的心得是....
矯情還不是最大缺點....

愛Love,時間Time,死亡Death
三個主題是本片想強調的重點
哲學感性的主題,卻用了商業娛樂片的手法...
情節賣弄到以為在看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
淺薄而刻意的情節安排,太過造作,弄巧成拙,
沒加強主題,反而讓觀眾抽離了該感受的情緒...

還有大部分故事都是以對話在進行,照本宣科...
說的比做的多,淪為說教片

雖然還是有不少感人的橋段,論述也不差,
可惜就僅止於說教概念, 很單薄, 無法發酵...



=========下文有「最美的安排」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最美的安排]Collateral Beauty

由Howard主導並與Whit,Claire,Simon三位朋友合開的公司蓬勃發展
卻因Howard女兒的過世導致Howard內心封閉,只願與抽象的愛,時間與死亡對話
(使用公司橋段很多餘,拐彎抹角沒加分又跳痛...
Howard與女兒的畫面幾乎只有一個,情感連結非常薄弱,
觀眾無法了解與感受Howard的悲傷....只有單一沒層次,沒來由的自閉與自殺...)

公司因此面臨危機,所幸有大公司願意收購,但Howard卻不願意出售
Whit巧遇舞台劇演員,三位好友想到找演員讓Howard與抽象事物對話...
(Aimee中離,刻意讓Whit追上,這段故意的很奇怪,
導演刻意讓觀眾存疑,Aimee是不是故意的
搞懸疑,讓觀眾在真實與抽象間徘徊猜想,但我要說.....
這部片不是懸疑片啊!!!搞錯重點了吧!!!(抓頭))

目的是為了證明Howard的狀況不適合經營公司
(負面利益橋段也是一個敗筆)

多愁善感的"愛" 與 已離婚的Whit 接洽 ,Whit正為女兒對自己的不諒解而苦惱
"時間"則與逝去青春歲月的Claire 接洽 , Claire因年紀大而急著想作試管嬰兒
"死亡"和得了癌症的Simon 接洽 , 然而沒有任何人知道Simon病危
(他媽這又更刻意了...,埋梗也不這樣埋的啊...這片不是懸疑片啊!!!(抓頭))

Howard面對愛,時間與死亡的出現漸漸開始願意敞開,找上互助會會長Madeleine開釋,
Madeleine引用自己女兒過世前遇到老婦人說過的話,鼓勵Howard面對這些抽象的事物
(對觀眾暗示遇見過"死亡",是真實的存在角色)

三位朋友計謀成功,拍到Howard對空氣發飆的影片,讓Howard簽下收購同意,
然而這時三位朋友才發現Howard不願意簽下的其實是女兒死亡的股份轉移,
Howard始終不願意接受女兒的死亡,
(照理說這裡的目的是要發酵,Howard的相信與三位摯友的深切後悔..........
但完全沒有敘述過的友誼,讓這段沒有足夠的情緒可以發酵.....)

Whit因為"愛"提出的條件,努力對女兒付出,終於得到回應
Claire因為"時間"說的話,了解了可以用領養的方式養小孩
Simon因為"死亡"的開釋,終於願意讓家人有和自己道別的時間
(三位朋友的各自故事變得只是為了要襯出這三個主題,很平很刻意...)

Howard最後在Madeleine的引導下,終於接受了女兒死亡的事實
而且,Madeleine其實就是Howard的老婆!!
最後就是翻轉 愛,時間與死亡 真實存在
(Madeleine其實是Howard的老婆這橋段是我覺得全片唯一需要留的翻轉梗.....
這段還蠻有力道的!
而愛,時間與死亡的擬人很倒胃口,埋梗用掉太多時間...,翻轉後也沒有特別厲害...
如果是朋友的用心安排反倒還比較美.........)

電影結束,不只愛,時間,死亡三主題都沒有能發酵,
還稀釋掉了主角的悲傷和救贖解放....

總結,我個人覺得
導演沒有好好感受到編劇每一個橋段的用意和目的,
沒有抓好比重,哪些該強調,哪些該忽略....
讓很多好的橋段無法發揮出作用,
我猜這也是為什麼全片會有照本宣科的感覺....

另外,
我很喜歡片中飾演Madeleine 娜歐蜜哈瑞絲 Naomie Harris ,演的很有情,
她也因為[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而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片中表現也頗亮眼~
還有飾演Claire的凱特溫絲蕾 Kate Winslet,
那段"時間"要Howard問Claire看不看的到"時間"時,

特溫絲蕾把Claire的彆扭演技演得入木三分,那段還蠻好笑的~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