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7

2017年第89屆奧斯卡 得獎預測

2017年第89屆奧斯卡  得獎預測

最佳視覺效果
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
[短評:視覺效果非常創新,而且吸睛]

最佳剪輯
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
[短評:雖然我個人比較喜歡"異星入境",但這個比較偏技術性的獎項,還是"鋼鐵英雄"機會比較大,
後半段的轟炸,日兵進攻,救人,撤退,畫面很亂很多,剪得很緊湊又不混亂]

最佳攝影
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
[短評:個人比較喜歡"漫漫回家路"的取景,但論技術還是樂來樂愛你的難度比較高很多]

最佳動畫長片
動物方城市(Zootopia)
[短評:片中的反歧視主題很有教育意義,題目很大,加上電影中每種動物的特性都被帶入個性,十分有趣,教育外不失娛樂性]

最佳原創劇本
海邊的曼徹斯特 (Manchester by the Sea)
[短評:個人另外也偏好"赴湯蹈火",但可惜遇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

最佳改編劇本
異星入境(Arrival)
[短評:個人偏好]

最佳女配角
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 / 藩籬 (Fences)
[短評:其實沒看過藩籬,但其他入圍者表現不是那麼亮眼]

最佳男配角
戴夫帕托(Dev Patel) / 漫漫回家路(Lion)
[短評:入圍者表現都不錯,但這位戲分最多]

最佳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 / 樂來樂愛你 (La La Land)
[短評:導演對整部電影的編排都非常有想法,創新]

最佳女主角
艾瑪史東(Emma Stone) / 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
[短評:個人覺得她演得有點太過了...但是加上跳舞等等地演出難度,是很有資格]

最佳男主角
凱西艾佛列克(Casey Affleck) /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短評:被好劇本加持出來的,個人覺得他其實沒怎麼在演,但剛好這部戲就是需要這樣演]

最佳影片
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
[短評:"沒有對手",雖然不是這次最好看的電影,但是所有的元素都有一定的水準,而其他作品都有一好沒兩好....平均而言,最有機會的還是"樂來樂愛你"]


============================================
補充一下個人心目中的排行,但因為個人偏好科幻元素,所以...
異星入境>海邊的曼徹斯特>赴湯蹈火>樂來樂愛你>漫漫回家路>關鍵少數>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鋼鐵英雄>沈默

PS.藩籬還沒看過
============================================
頒獎後補充感想
============================================
猜12項,中8項,也還不錯~(可惜沒全中,哈哈哈)
來講一下猜錯的四項,得獎的是:

最佳視覺效果
《與森林共舞》

最佳改編劇本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最佳男配角

馬赫夏拉·阿里-《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最佳影片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
[最佳視覺效果]
畢竟還是技術向的獎項,當然是難度高的"與森林共舞"得獎,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奇異博士"

可以看到除了視校外的獎項,我猜錯的都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改編劇本雖然我也知道"異星入境"不太可能會得獎,所以上面我才寫[個人喜好]...
不過還真猜不到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得獎...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這部電影真的很多人都說好看...
但可能我看的時候狀況不好或心情不好(誤)
我實在感應不太到...不太能同步.....同步率大概只有20%...
所以只好....

明年再戰!!

20.2.17

異星入境 Arrival - 坦然接受,擁抱幸福


預告剪得非常危機緊湊,貌似緊張刺激的科幻片...
可是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並沒有特別讓人想看....

而事實上,這是一部步調緩慢的懸疑片,同時也是部溫情片,
真的比預告片好看太多了~~

看完當下就蠻希望這部能奪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整體上有點去年諾蘭的"星際效應"的感覺,
用科幻的新思維劇情導出人們感情上的糾結,
但劇情沒有星際效應這麼複雜龐大,
雖然還是需要思考,卻是單純有力,
專注在情感上的連結,很有張力~~


=========下文有「異星入境」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開頭女主角Louise和她女兒的一生,生命結束的悲傷,加上旁白
"記憶是種奇妙的東西,總是受到時間的束縛,在意著開始與結束"

一開始就給觀眾一些誤導和一些線索,幾句讓人覺得好奇的台詞

隨著外星人的到來,Louise開始用文字與外星人溝通,
漸漸地受到外星語言的結構的影響,
Louise女兒的畫面日漸增加(但始終沒有她老公的畫面?)

外星語言的結構是一個圓圈,可以包含多重複雜的意思,
"沒有句頭(開始)沒有句尾(結束),不受時間的限制"
接著男主角Ian說了很關鍵的話,
"學習不同的語言會改變思考的方式"

又是很關鍵的兩個線索,
若專心地跟著電影的步調思考,漸漸的懷疑和觀察,
一步步的把女兒的片段和現實作連結,會有抽絲剝繭的感覺,

後來一段女兒的片段,問起Louise一個雙贏的詞彙,
回答不了的Louise讓她女兒去問他物理學的爸爸,
這邊有些觀眾應該就會想到現實中她身邊的男主角Ian了,
接著現實中緊迫的局勢,男主角Ian講出了"非零和博弈",
如此罕見難懂的詞彙,
居然同時出現在Louise與她女兒的"回憶"片段中,由Louise脫口而出

在此同時,觀眾的心情應該和女主角Louise是緊緊相扣的了吧!!
到底是怎麼回事!!!?

接著觀眾們應該都猜到了,所有關於Louise女兒的片段,不是回憶,而是未來,
女兒的父親是因為Louise的預知能力,預知了女兒的不治之症,無法接受而離開,
(這類電影厲害的地方就是,這邊會留時間讓觀眾思考,並且一一舉證)

恍然大悟之後(Louise與觀眾),電影步調轉為緊張,
Louise運用了外星人給的武器(工具):預知
透過未來的片段,解決了世界的危機,

局勢平緩之後,面臨的就是,
既然已知將來的不幸,還要讓它發生嗎?
(穿插與女兒相處的畫面,並再次舉證,這邊剪得很催淚)

所以Louise就開口問了Ian,但Louise心中也已有答案
坦然接受,擁抱幸福中的每一刻


----------------------------------------------------------------------

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裡語言可以改變思考模式的設定概念,
我們華語系學習英文一定很能理解這種變化,
英文語系跟華文語系的結構非常不同,
往往需要改變思考模式才能理解,
進而能衍生出這種情節實在厲害,

再來就是電影裡一步一步的帶領觀眾,
讓觀眾隨著主角發現整個世界,心情也隨之上下,
沒有一方搶快,讓觀眾意識到,也同時能讓觀眾理解到,感受到

據說原著小說中,Hannah是因車禍過世,電影改為不治之症,
感覺上更能為"無法改變的將來","坦然接受"更有說服力,更有張力

電影中,以女兒Hannah生命的結束作為起點,
與Ian相遇的同時,就知道了Hannah的死亡,
就如同外星人的思考方式,非線性的時間,
已知的未來,那便是過去嗎?
一個圈中有過去也有未來,
何為始?何為終?

這邊也很有意思~~

14.2.17

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就是那種感覺

雖然定位在驚悚片,但其實這是一部控訴電影
過程讓人很不舒服,驚悚,負面情緒滿點,
但在感情中遇過類似狀況受過傷的人會很有類似感覺。

題外話,負面情緒滿點第一名還是中島哲也的渴望
(這部片負面到我不敢看第二次,當初看完幾天後,光回想都可以瞬間掉入情緒中...)

回到夜行動物,
進戲院前連預告都沒看過,什麼來歷都不清楚,
只憑海報,片名和傑克就很想看了...
果然,我眼光還蠻準的XD


看完電影後看預告才發現,預告講得還比較清楚...XD

故事講述一名作為藝術品收藏家的女性收到了前夫寄來的小說手稿,她在閱讀故事的同時也陷入對往事的回憶當中,書稿中的驚悚情節與現實生活交織在了一起。(截至維基百科)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剪接,
三段不同時空的故事可以毫不突兀的跳剪,
在情緒上的連結緊緊抓住觀眾的心還能同時講述三段故事不讓人混淆~

這部電影情緒很鮮明,但主題講的很曖昧,
用情緒連結故事,用感受貫穿主題,
每個人的解讀可能都不大一樣,
以下是我的解讀:

=========下文有「夜行動物」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先講預告,
年輕的蘇珊和軟弱的愛德華相戀,蘇珊拋棄了愛德華
手稿中的湯尼=愛德華,歹徒=蘇珊拋棄愛德華
預告跳剪得很故意,關係對的很明確,

但預告終究只是預告,
電影中,關係就變的很曖昧,
唯一能確定的是夜行動物手稿中,
湯尼遭遇的椎心刺骨悲痛,就有如愛德華當初在感情中的傷痛

開場肥滋滋的華麗艷舞和城市街道穿插跳剪,十足的諷刺了上流藝文界的華麗腐敗,
這作品卻是出自女主角蘇珊之手,她家中的不斷出現的掛畫及作品,失眠睡不著
在在都說明了她憤世忌俗冷冽刻薄的個性,以及對所處環境的厭惡和空虛的心靈

然而那卻是一個人人稱羨,奢華的生活,高富帥的老公,呼風喚雨的社會地位
但背後不為人知的即將破產的財務,無愛的婚姻,偷吃的丈夫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而夜行動物手稿,就是敏感的愛德華,受到蘇珊的感召(?)
將蘇珊的憤世忌俗冷冽刻薄寫進手稿....

但蘇珊收到愛德華的手稿後,
漸漸地想起她與愛德華的感情,
開始找回感情的溫度,
這才發現自己在工作的地方布置的東西跟手稿中的種種負面不謀而合
(掛畫,被箭射的牛,寫著復仇的大掛畫(湯尼),寶寶監視器中出現的強暴犯雷)
殘酷的裁替員工也暫緩了,但嘴巴依然很賤(對同事說:換了新整形師?)


蘇珊對自己的感情不負責,明明母親勸離,明知自己高冷,越是執意與愛德華結婚
(如同手稿中的強暴犯"雷"說過,人家越說我像強暴犯,我越是要強暴她)
最後還劈腿傷害了愛德華,

種種懦弱的行為,也許手稿中的湯尼指的其實是蘇珊?(泡澡的湯尼和蘇珊跳剪)
湯尼原本有著幸福的家庭(真摯的感情),
卻因為一時懦弱(蘇珊用現實當藉口劈腿)
最後讓自己陷入了懊悔不已的泥沼導致自我毀滅
奢華腐敗,沒有感情的活著,假面夫妻,冷血感情,尖酸刻薄,各種負面,卻還是願意陷在其中,
就像是湯尼在小屋中質問強暴犯湯:我想知道他們怎麼死的!!
掐著傷口不放,還用力的踐踏傷口,
沉溺在負面情緒中的夜行動物

================後記=========================

網路上爬到導演說「如果你愛上一個人,就不要輕易放棄」,忠誠就是它的主題。
貌似我的解讀並沒有偏離太多~


================2017/03/06補充================
回頭看這篇寫得有點含糊不清,
加個簡單扼要的版本:

手稿中的湯尼 = 蘇珊
湯尼的妻小 = 蘇珊與愛德華的感情
強暴犯們 = 感情上的危機

蘇珊 面對 與愛德華的愛情 出現的危機,
懦弱的逃避劈腿
殺死了蘇珊與愛德華的愛情
也害自己陷入虛假世界的負面情緒中

不過這電影也沒把事情說死,
手稿是愛德華認識蘇珊前就寫的,
後半的確是在講蘇珊,
但前半恐怕也有愛德華自己的成分在裡面.....

1.2.17

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 - 對現今伴侶價值觀的嘲諷

又是一部很隱諱的黑色諷刺片
不得不說,我對這種片都蠻有興趣的~
但這部我沒有很愛就是了...
大概是因為情緒張力不夠...哈


這部片就如預告所說,如果一直單身就會被變成動物
但變動物並不是重點,害我一直期待要怎麼變(咦)

整部電影用黑色冷冽的氛圍逐漸帶出整個荒謬的世界觀,
用以嘲諷現代社會的伴侶價值觀。

感覺有點像另一部電影[ 飢餓遊戲]
用扭曲的社會體制,來引發觀眾的反思


=========下文有「單身動物園」的劇情討論,未看者請迴避==========


電影前半段是伴侶社會對單身者的歧視

單身=罪犯,立即逮捕,
在感化院(?)內45日內找不到伴侶會被強制轉變成動物
其中各式各樣的人,上演了各式各樣對社會扭曲的伴侶制度所做出的應對方法
就像是現實生活中面對適婚年齡,對於社會觀感的應對處理方式,
有人積極的改變自己找到適婚對象(跛腳男)
有人放低身段,投懷送抱,誰都好(餅乾女)
有人拼命賺錢,桀驁不馴,只等著那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絲毫不差的人出現(冷酷獵捕女)
但是當然,在這樣的制度和設定之下,伴侶大多都是沒有感情的假面夫妻

中段之後是單身者對情侶的歧視,恨意,
以及對愛情的各種不信任,以拆散他人為樂,
並以獨身自樂為傲!不許他人也見不得他人好!

真的是開地圖砲諷刺了社會上可以見到的各種人


結局是開放式結局,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解讀,
而我的解讀是這樣的:

電影中的伴侶關係必須要有[共同特徵]


共同特徵這部分我猜很多人都沒有太放在心上,
我思考了很久才發現,這部分對最後的劇情發展,
意義頗為重大

整部電影以不帶感情的方式陳述,
幾乎把愛情的情愫情緒感降到最低點
應該也是想強調這部電影中的[愛情]不存在,或是存在感很低
伴侶關係並不是以戀愛關係構成,
而是透過 [共同特徵]

電影開頭主角就問出軌的老婆,對方帶著怎樣的眼鏡,
後段又和有近視的女主角在一起,
再加上其他人的跛腳,流鼻血,冷酷無情等等,
依以上事件可歸納出,
在一起的伴侶必須有一定的 [共同特徵],

雖然現實中,共同話題,共同興趣也很重要,
但在這裡,其意義似乎遠遠高於感情
幾乎等於代表[愛情]本身(其實現代人似乎也會?哈)

而當 [共同特徵](即愛情)消失或是欺騙,就會面臨分手或犯罪...
這實在很妙....對照現實有很大程度的雷同啊~~~

在女主角瞎了之後,主角對女主角的愛意產生了動搖,
(也許情緒上是愛著的,但是失去 [共同特徵]後,
落入大眾扭曲的伴侶關係認知,而對自己產生懷疑)
接著不斷的用問答問女主角,
嘗試找出自己和女主角之間除了近視以外的共同特徵,比如血型,德語
(找不到愛情的證明?)
電影的最後主角想以弄瞎自己的眼睛來達成和女主角[共同特徵]來收尾
(證明愛情?)

但他們都忘了
共同創造的[肢體暗號語言]
就是他們之間最與眾不同的[共同特徵]


是不是有點諷刺現代社會情侶都忘了
彼此共同創造的回憶才是最重要的呢?


12.8.16

Okinawa & Kyushu Travel in 2015 旅遊影片剪輯

用兩趟旅行隨手拍的影片剪輯了段小短片,也練練剪接和達文西調色,
然後也希望影片能帶給大家旅遊的悠閒感,
希望各位喜歡~

2015.Oct.10月遊沖繩
2015.Dec.12月遊九州

Okinawa & Kyushu Travel in 2015
Music音樂來自
"All The Pieces Come Together" by Dave Depper 


=======================關於旅行的碎念=======================

這幾年來常常獨自出去旅行,不論環島或出國,
去了很多趟日本,於是開始有朋友推薦便宜的歐洲國家,
但我實在提不起興趣...

仔細想想,我為甚麼這麼喜歡獨自去日本旅行?

大部分的人喜歡旅遊都是去感受異國風情,一種浪漫或玩樂的心情,
但我的心情似乎與大家不同,並不是大家認知的"旅遊"
我只是想一個人真正的好好靜一靜,放鬆及悠閒漫步,
所以我特別愛去日本,
第一,日本很安全,很乾淨,很整齊,環境很舒適,美食很好吃
第二,日本人很有禮貌,互不侵犯,重點是,情緒很內斂! 不會輕易讓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情緒!
這就是日本人的民族性,十分的壓抑,雖然讓人覺得很有距離感,放不開,
但好處就是不會因此而干涉打擾到不相干的人。
再者,因為語言不通的關係,路人講的話都聽不懂...
所以真的是完全隔絕了,走在街上都可以享受清淨(不是指真的聲音,而是進入腦裡的聲音),
但當需要點餐,入住或買東西的必需時候,大部分都會有方便的中文輔助

我旅行的目的是 : 一個真正可以與自己舒適獨處的安全環境!

雖然說是悠閒獨處,但也看到很多日本令人佩服的民族性,習慣和生活!
每個人旅行目的不同,但是多看看多增廣見聞是必須的!
我會試著去去別的國家的.....XD

28.6.16

2015.Dec.九州

九州,日本南方一個和台灣差不多大的島,
雖然是冷門的觀光景點,但其中熊本縣的吉祥物熊本熊很有名,
但很不幸的今年(2016)發生了重大地震,造成不少地方重創和死傷,在此哀悼。

去年底(2015)安排了15天的旅程遊九州,鐵道旅遊是九州的主打,
所以這趟行程都是由九州周遊券坐觀光列車去延伸,很適合鐵道迷(雖然我不是)
從鹿兒島開始-宮崎-別府-長崎-熊本-福岡,把每個縣的主要城市和景點都走過一遍,
說實在,景點和景點之間的距離實在是拉得很遠...火車上的時間佔了不少,
畢竟是一個遊台灣的大小,所以研究行程和安排就花了我一個月的時間...
第一次來,有點走馬看花...不是很深入的體會了解...
只能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和味道,也是一種體驗~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宮崎.鵜戸神宮
2015.Dec.Kyushu.九州.鹿兒島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人吉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人吉
2015.Dec.Kyushu.九州.大分縣別府市
2015.Dec.Kyushu.九州.長崎.稲佐山展望台
2015.Dec.Kyushu.九州.長崎.稲佐山展望台
2015.Dec.Kyushu.九州.長崎.稲佐山展望台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
2015.Dec.Kyushu.九州.熊本
2015.Dec.Kyushu.九州.大分県由布市湯布院町
2015.Dec.Kyushu.九州.大分県由布市湯布院町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天神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天神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門司港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門司港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小倉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太宰府
2015.Dec.Kyushu.九州.福岡.博多駅
2015.Dec.Kyushu.九州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