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果X獸當動畫屍調動作,
離職後找了動作組裡我覺得最厲害的同事(非主管)聊了一下,
想套他話,評鑑動作組裡誰最厲害(我知道不會是我,我習慣性吊車尾),
他當時把同事們分為了"感覺型"和"思考型"...至今我都還是覺得是非常有見地的分法~
顧名思義
"感覺型"就是調動作時是憑感覺,
"思考型"則是先想清楚這裡應該是怎樣,那裡應該是怎樣,
(然後他居然說...他看不出來我是思考型還是感覺型...
我在想大概是因為我既不想思考.想憑感覺卻又不精準吧...XD)
一直到現在,
不只是調動作,任何工作或日常生活,其實都可以看的出來誰是"感覺型",誰是"思考型",
這種方法很有趣~說穿了~就是"理性"與"感性"罷了~
更久之後,
我覺得"感覺型"的人需要學會思考,"思考型"的人需要學會直覺,
"理性"與"感性"必須共存,而且要能隨時切換...
這樣在工作或生活上都會有很大的益處~
以前看過文章說過,直覺其實就是平常經驗的累積,我深深覺得很有道理!
所以,不斷累積生活上或工作上的經驗,把經驗放到快取記憶體區(直覺)吧!
共勉之
15.7.1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2023年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 部分得獎預測 2023 Oscars Predictions ●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ing: 關家永...
-
這部片有點難寫,許多說不出來的感覺~ 為了寫這篇,看完第二天又特地拉了幾個經典場面出來看, 不知不覺又看了一輪,卻是越看越有味道~而且會有新的體悟~ 若不討厭這部片,又有些說不出的感受的人,建議可以再看第二遍~ 但說實在,我猜看完這部片,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很難...
-
黑鏡 Black Mirror 透過這塊鏡子,照映出許多不為人知的自己和他人。 這面鏡子就是你現在正在看的「螢幕」。 看到第三季才認真思考片名,後來發現維基早就有寫了.......Orz... 幾年前開始看黑鏡這部電視劇, 馬上想到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陰陽魔界」...
-
Google Colab 提供用戶在線上透過瀏覽器執行程式碼跑深度學習,免費提供一顆GPU的算力使用 (目前遇到的有Tesla P100 (3584 CUDA) 或 Tesla T4 (2560 CUDA) 或 Tesla K80(最慢)) 這CUDA數的算力對公司企業或小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